1. 程式人生 > >小米推遲上市和A股大跌,背後有什麼共同原因?

小米推遲上市和A股大跌,背後有什麼共同原因?

640?wx_fmt=jpeg

矽谷Live / 實地探訪 / 熱點探祕 / 深度探討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畢亞軍

640?wx_fmt=png


今天,不少人落淚了,因為A股。今天的局面如果延續,讓我們掉下來眼淚的,將不止是A股……

640?wx_fmt=gif

今天,此前著急忙慌要搶頭籌CDR上市的小米,說自己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港股和中國存託憑證(CDR)上市計劃,先發行港股,然後擇機在境內發行中國存託憑證,為此向證監會申請推遲發審會時間。

證監會同意了。

今天,滬指彷彿自由落體,跌破3000點關口,跌破2900點關口。超過1000支股票跌停。也就是說,超過1000只股票的持有者,一天虧損超過10%。

兩件事其實是一回事:缺錢,缺信心。

640?wx_fmt=png

首先說句難聽的話。即便已經跌破3000點,

A股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還是非常貴,貴到拿往海外市場打對摺都沒人要。

股票貴,是因為我們的錢多嗎?不是,否則,小米不會撤回;那是因為我們錢少嗎?也不是,否則也不會這麼貴。

這麼跌,還這麼貴?是因為我們的市場有大問題。因為我們的市場已經脫離價值規律,甚至跑偏經濟軌道和設立市場的初衷。

發展資本市場的初衷,應該是將民間財富引入實體經濟創造更多財富。

其良性發展應該是:把錢交給更能創造財富的人(上市公司),讓這些人將這些錢拿去生產,拿去經營,去創造更多的財富,越多的錢聚集到越多更能創造的人手中,就會創造越多的財富,進而帶動整個社會財富的創造,也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受益……

我們的市場現在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是天天喊要增加企業融資的比例,但卻一方面是大量真正對資金有需求的企業無法上市融資,一方面是大量的垃圾公司持續享受著上市公司的特權便利……

我們是一方面是在房地產吸金效應下本身就越來越吃緊的資金面,一方面是隻要在A股上市就能享受比全球主要市場都要高得多的市盈率……餓的餓得要死,飽的飽得要死。

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會專門出一篇文章再說。但核心就是一個,這是一罈腐水,不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流水。

這個腐,有腐敗,比如被抓的一波又一波,還有腐朽,腐爛。導致腐的關鍵:幾乎是只進不出,發著惡臭的殭屍也不退,臭氣熏天,還沒有做空機制。

這也就罷了。

現在還新上來的也越來讓人失望:一上市就業績變臉,動不動就是千億,幾千億市值。

比如今年的主打歌擁抱新經濟。懷抱希望的投資者奔走相告,我們終於可以分享高科技高成長公司的盛宴了,但一個一個看下來,揮之不去的都是又要充當接盤俠的陰影。黃奇帆都說,這哪是獨角獸,這是恐龍。

比如,小米沒搞成的CDR,比如已經搞成的工業富聯。

工業富聯,今天一個跌停還有4000億人民幣的市值。與之對應的是,2017年它的營收才不過3545億(摺合554億美元)。

而它的母公司鴻海精密,2017年的營收高達156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將近1萬億,但它在臺灣的市值不過才3000多億人民幣。

多少真心缺錢的好企業拿不到上市的路條,但資本市場越來越有限的錢卻被用來這樣搞。您說這驚不驚喜,荒不荒唐?

資本市場的錢為什麼越來越有限?因為很多錢都被房地產吸走了。這裡形成一個更大的惡迴圈,甚至怪胎。

640?wx_fmt=png

房地產是發展和維護經濟的重要籌碼,這在我們這裡幾乎已成共識,也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找到印證,以至於有人無不驕傲地說:我們是靠房地產應對了歷次經濟危機。

靠房地產背後,是靠房價不斷上漲,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是老百姓越來越淪落為給房子打工。

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政府和企業債務壓頂,產業結構調整本身的問題,讓中國經濟面臨更大下行壓力,但房價卻一路高漲。

房地產彷彿已再成經濟發展的萬能藥,但房地產,以及讓房價持續漲真的會一直是發展和維護經濟的靈丹妙藥嗎?

就假設它是吧。如果房價真的可以一直漲。

問題是,房價真的可以一直漲,尤其這樣脫離經濟規律和基本面的漲嗎?

任志強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研究供需。他說,城鎮化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住房的人還多,甚至將來房子多了,寧可炸掉也不給你住,所以你還得高價買。

但我們的答案卻不是,我們也講供需,但會加上一個消費能力。

要是隻要有需求,房價就能一直漲,房價一漲,經濟就一直能好,那經濟也太簡單了,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同胞也太愚蠢了:嘿,大家夥兒,趕緊蓋房吧,建設你們的國家。

幾十年下來,尤其最近這10多年下來,老百姓的住房消費和承受能力已經嚴重超支和透支,不能更嚴重地透支了。

我們沒有那麼大的高房價消費能力了。這不是你心不心疼老百姓以及老百姓受不受得了的問題,而是受得了,也真沒什麼錢了。

關於這個,有一系列的資料。

即便不看資料,也有一個基本事實,能夠買得起房的基本都有房子,而且有不少房子了,還買不起的,真是沒錢了。

而且,越來越多老百姓都感覺到,錢越來越難掙了。幾千萬的股民,今天估計有上千萬人,四個小時就虧掉10%的資本。

10%,不少啊。再來幾下,一大批中產階級,又要被收割得差不多了。

就算有錢,真的要把錢都投到房子上去嗎?居民收入就那麼多,都被用到了房地產上,其他產業怎麼發展,怎麼轉型升級?

沒有其他產業,經濟如何持續增長?

640?wx_fmt=png

現在手上真的沒什麼錢了?這是不少老百姓,也是不少老闆的共同的心聲。

但我們的頭頂上卻頂著:一個需要更多資金去維持的房地產市場,一個需要更多資金去維持的股市?而且,兩個都是中國的就是比外國貴?而且,還兩個都不能出系統性問題。我們的前途當然是光明的,但我們今年和接下來的關,難過啊!

另外,還有一堆因此導致的債務,風險,很多已經走在爆破的路上……另外,還有特朗普對我們經濟轉型升級的阻擊。

從這個角度說,美國人也真的是會選時機。

這些因素綜合下來就是,對那些過度透支自己的人來說,今年可能真的就是最難過的那一年了,同志們要對此有些心理準備。

還想講些道理,但又似乎沒有必要。因為,道理其實大家都是懂得的。很多問題根本不是道理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喪失根本的問題。說到最後,無外乎也就是感嘆一句:

我們怎麼走到了這麼一步?我們是否還要執迷不悟走下去?

最後一句,未來幾天的A股關鍵了,真心呼籲有關部門多加小心。

有資料顯示,我們現在大概有兩、三萬億的股權質押已經站在懸崖峭壁上。眾所周知,A股是一個極其不理性的市場,可千萬不要讓這不理性往懸崖下跳。

如果是那樣,如果今天的局面再延續,讓我們掉下來眼淚的,那可不止是A股……

文章轉載自華商韜略(ID:hstl8888),禁止私自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絡華商韜略授權。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