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 標準庫之日期 & 時間篇(calendar,time,datetime)

Python 標準庫之日期 & 時間篇(calendar,time,datetime)

寫在之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時間」這個詞是比較籠統和含糊的。在物理學的概念中,「時間」是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在我們的 Python 中,時間是可以通過相關模組來實現的。

今天我們先來看「時間」裡的「日曆」。

calendar

先來看一下 calendar 如何使用:

>>> import calendar
>>> cal = calendar.month(2018,9)
>>> print(cal)
   September 2018
Mo Tu We Th Fr Sa Su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上面的程式碼輕而易舉的得到了 2018 年 9 月的日曆,並且排列還相當整齊(上面純粹是貼上的原因,看起來不齊,你可以自己試試),這個就是 calender 模組。大家可以用 dir() 去檢視這個模組下所有的內容。下面我說幾個比較常用的內容。

1.calendar(year,w=2,l=1,c=6)

返回 year 年的年曆,3 個月一行,間隔距離為 c,每日寬度間隔為 w 字元,每行長度為 21 * w + 18 + 2 * c,l 是每星期行數。

>>> year = calendar.calendar(2018)
>>> print(year)
                                  2018

      January                   February                   March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1  2  3  4  5  6  7                1  2  3  4                1  2  3  4
 8  9 10 11 12 13 14       5  6  7  8  9 10 11       5  6  7  8  9 10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13 14 15 16 17 18
22 23 24 25 26 27 28      19 20 21 22 23 24 25      19 20 21 22 23 24 25
29 30 31                  26 27 28                  26 27 28 29 30 31

       April                      May                       June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1          1  2  3  4  5  6                   1  2  3
 2  3  4  5  6  7  8       7  8  9 10 11 12 13       4  5  6  7  8  9 10
 9 10 11 12 13 14 15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17 18 19 20 21 22      21 22 23 24 25 26 2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24 25 26 27 28 29      28 29 30 31               25 26 27 28 29 30
30

        July                     August                  September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1             1  2  3  4  5                      1  2
 2  3  4  5  6  7  8       6  7  8  9 10 11 12       3  4  5  6  7  8  9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7 18 1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21 22      20 21 22 23 24 25 26      17 18 19 20 21 22 23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8 29 30 31            24 25 26 27 28 29 30
30 31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Mo Tu We Th Fr Sa Su
 1  2  3  4  5  6  7                1  2  3  4                      1  2
 8  9 10 11 12 13 1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16
22 23 24 25 26 27 28      19 20 21 22 23 24 25      17 18 19 20 21 22 23
29 30 31                  26 27 28 29 30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isleap(year)

這個是判斷是否為閏年,是則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 calendar.isleap(2018)
False
>>> calendar.isleap(2000)
True

怎麼判斷一年是閏年,用 c 語言什麼的要寫一堆來搞,現在我們一個方法就可以搞定,舒服的一批。

3.leapdays(y1,y2)

返回 y1,y2 兩年之間的閏年總數,左閉右開區間,在這點上和序列的切片一樣。

>>> calendar.leapdays(2000,2018)
5
>>> calendar.leapdays(2000,2000)
0
>>> calendar.leapdays(2000,2004)
1

4.month(year,month,w=2,l=1)

返回 year 年 mouth 月日曆,兩行標題,一週一行。每日間隔寬度為 w 字元,每行的長度為 7 * w + 6,l 是每個星期的行數。

>>> print(calendar.month(2018,9))
   September 2018
Mo Tu We Th Fr Sa Su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monthrange(year,month)

返回一個元組,裡面有兩個整數。第一個整數代表著該月的第一天是從星期幾開始的(從 0 開始,依次為星期一,星期二…直到 6 代表星期日)。第二個整數代表該月一共多少天。

>>> calendar.monthrange(2018,9)
(5, 30)
>>> calendar.monthrange(2017,9)
(4, 30)

從上述的返回值可以得出,2018 年 9 月 1 日是星期五,這個月一共 31 天,這個你可以去看看日曆,看看是不是和這個結果一樣。

6.monthcalendar(year,month)

返回一個列表,列表內的元素還是列表,每個子列表代表一個星期,都是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如果沒有本月的日期的話,則為 0。

>>> calendar.monthcalendar(2018,9)
[[0, 0, 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calendar.monthcalendar(2018,8)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 0]]

大家可以把上面的這個結果和前面的 calendar.month(2018,9) 去對照理解。

7.weekday(year,month,day)

輸入年月日,返回該日是星期幾(需要注意的是,返回值依然按照從 0 到 6 依次對應星期一到星期日)。

>>> calendar.weekday(2018,9,13)
3
>>> calendar.weekday(2018,9,1)
5

再次提醒:上面的 3 是 星期四,5 是星期六。

time

time 模組是我們很常用的一個模組,比如我們需要記錄某個程式執行的時間長短等,下面容我一一介紹其中的方法。

1.time()

「時間」這一部分的話,主要就是標準庫中的兩個:time 和 datetime。下面我們依次來看。

>>> import time
>>> time.time()
1536827514.095

time.time() 是獲得當前的時間(嚴格點說是時間戳),只不過這個時間相當不友好,它是以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時 0 分 0 秒為起點,到當前的時間長度。

當然,我們還是有友好的時間顯示的,請接著往下看。

2.localtime()

>>>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8, tm_mon=9, tm_mday=13, tm_hour=16, tm_min=37, tm_sec=48, tm_wday=3, tm_yday=256, tm_isdst=0)

這個就友好很多了,得到的結果我們可以稱之為時間元祖(也有括號),它們的索引分別是從 0 到 8,代表的含義依次是:年,月,日,時,分,秒,一週中的第幾天,一年中的第幾天,夏令時。

>>> t = time.localtime()
>>> t[1]
9

通過索引能夠得到相應的屬性,上面的例子中就得到了當前時間的月份。

3.asctime()

>>> time.asctime()
'Thu Sep 13 16:47:57 2018'

time.asctime() 的引數為空時,預設的設定是 time.localtime() 的值為引數,所以得到的是當前日期,時間和星期。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己設定引數。

>>> h = time.localtime(1000000)
>>> h
time.struct_time(tm_year=1970, tm_mon=1, tm_mday=12, tm_hour=21, tm_min=46, tm_sec=40, tm_wday=0, tm_yday=12, tm_isdst=0)
>>> time.asctime(h)
'Mon Jan 12 21:46:40 1970'

注意,time.asctime() 的引數必須是時間元組,類似上面的那種。

4.mktime()

mktime() 也是以時間元組為引數,但是它返回的不是可讀性更好的那種樣式,而是下面這種形式的:

>>> lt = time.localtime()
>>> lt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8, tm_mon=9, tm_mday=13, tm_hour=17, tm_min=28, tm_sec=2, tm_wday=3, tm_yday=256, tm_isdst=0)
>>> time.mktime(lt)
1536830882.0

返回了時間戳,類似於 localtime() 的逆程式(localtime() 以時間戳為引數)。

好像到了這裡還缺點什麼,在程式設計中用的比較多的是“字串”,似乎還沒有將時間轉化為字串的函式,這個應該有,繼續往下看。

5.strftime()

這個的函式格式稍微複雜一點:

>>> help(time.strftime)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strftime in module time:

strftime(...)
   strftime(format[, tuple]) -> string

將時間元組按照指定格式要求轉化為字串,如果不指定的話就預設為 localtime() 值。之所以說它複雜,是在於其 format,需要用到以下所示的東西: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簡單的舉個例子,請看下面:

>>> time.strftime("%y,%m,%d")
'18,09,13'
>>> time.strftime("%y/%m/%d")
'18/09/13'

分隔符可以由我們自由指定,既然已經變成了字串,那麼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玩啦。

datetime

雖然 time 模組已經能把有關時間方面的東西搞定了,但是在實際業務中其實還有更多複雜的要求,呼喚著更多的專有工具,這些專有工具將複雜的業務封裝,讓我們使用起來更簡單,比如我們現在要學的 datetime 就是其中之一。

datetime 主要有這麼幾個類:date(日期類),time(時間類),datetime(日期時間類),timedelta(時間間隔),tzinfo(時區類)。下面我挑前幾個常用的給大家說一下。

1.date 類

下面讓我們通過例項來了解一下常用的屬性:

>>> import datetime
>>> today = datetime.date.today()
>>> today
datetime.date(2018, 9, 13)

上面生成的是一個日期物件,然後操作這個物件的各種屬性,可以用 print 語句,以獲得更佳的視覺效果:

>>> print(today)
2018-09-13
>>> print(today.ctime())
Thu Sep 13 00:00:00 2018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 datetime.date.year() 的話會報錯,因為 year 不是一個方法,必須像下面這樣才可以:

>>> print(today.year)
2018
>>> print(today.month)
9
>>> print(today.day)
13

當然還有一些諸如時間戳與時間格式化的轉換,修改日期等,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沒興趣的等碰到再說好了。

2.time 類

time 類也要生成 time 物件:

>>> t = datetime.time(1,2,3)
>>> print(t)
01:02:03

time 類的常用屬性如下所示:

>>> print(t.hour)
1
>>> print(t.minute)
2
>>> print(t.second)
3
>>> t.microsecond
0

3.timedelta 類

timedelta 類主要用來做時間的運算,比如像下面這樣:

>>>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 print(now)
2018-09-13 22:06:47.738903

在這裡我沒有講 datetime 類,因為有了 date 和 time 類的知識以後,這個類變得非常簡單。下面我們來繼續上面的例子進行操作:

>>> b = now + datetime.timedelta(hours = 5)
>>> print(b)
2018-09-14 03:10:45.656367

上述程式碼是對 now 增加了 5 個小時,下面我們繼續來操作增加兩週:

>>> c = now + datetime.timedelta(weeks = 2)
>>> print(c)
2018-09-27 22:10:45.656367

最後我們來計算一下時間差:

>>> d = c - b
>>> print(d)
13 days, 19:00:00

寫在之後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Python空間」,期待和你的交流。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