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功能測試、自動化測試、效能測試區別?

功能測試、自動化測試、效能測試區別?

轉自:https://blog.csdn.net/qq_31344287/article/details/80995604

1、功能測試。
   Functional testing(功能測試),也稱為behavioral testing(行為測試),根據產品特性、操作描述和使用者方案,測試一個產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為以確定它們滿足設計需求。
  1>又名:黑盒測試或資料驅動測試。
  2>依據;需求文件。
  3>執行:測試用例。
  4>用例設計方法:
      a.等價類劃分方法。
      b.邊界值分析方法。
      c.錯誤推測方法。
      d.因果圖方法。
      e.判定表驅動分析方法。
      f.正交實驗設計方法。
      g.功能圖分析方法。
  5>檢視發現以下錯誤:
      a.功能錯誤或遺漏。
      b.介面錯誤。
      c.資料結構或外部資料庫訪問錯誤。
      d.效能錯誤。
      e.初始化和終止錯誤。

2、自動化測試。

   自動化測試是把以人為驅動的測試行為轉化為機器執行的一種過程。通常,在設計了測試用例並通過評審之後,由測試人員根據測試用例中描述的規程一步步執行測試,得到實際結果與期望結果的比較。在此過程中,為了節省人力、時間或硬體資源,提高測試效率,便引入了自動化測試的概念。
   1>工具介紹:
     QTP:建立測試、插入檢查點、檢驗資料、增強測試、執行測試、分析結果和維護測試等方面。(迴歸測試)
     WinRunner:企業級的功能測試工具,用於檢測應用程式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功能及正常執行。通過自動錄製、檢測和回放使用者的應用操作。
     QA Run:通過滑鼠移動、鍵盤點選操作被測應用,即而得到相應的測試指令碼,對該指令碼可以進行編輯和除錯。
     AutoRunner:功能測試、迴歸測試。
   2>前提:需求變動不頻繁/專案週期足夠長/自動化測試指令碼可重複使用
   3>過程:自動化測試需求分析,自動化測試框架的搭建(要素:a. 公用的物件。b. 公用的環境。c. 公用的方法。d. 測試資料。)
   4>涉及:指令碼編寫

   5>手機自動化測試:Monkey,Monkeyrunner,Appium(常用)

3、效能測試。
  1>包括:負載測試(指標變化),壓力測試(效能點),強度測試,容量測試,基準測試,滲入測試,峰谷測試
  2>效能測試概括為三個方面:
       a.應用在客戶端效能的測試: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
       b.應用在網路上效能的測試:
       c.應用在伺服器端效能的測試:
                 * Avg Rps: 平均每秒鐘響應次數=總請求時間 / 秒數;
                 * 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 (mstes):平均每秒業務指令碼的迭代次數,有人會把這兩者混淆;
                 * 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請求;
                 * Failed Rounds :失敗的請求;
                 * Successful Hits :成功的點選次數;
                 * Failed Hits :失敗的點選次數;
                 * Hits Per Second :每秒點選次數;
                 * 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 :每秒成功的點選次數;
                 * Failed Hits Per Second :每秒失敗的點選次數;
                 * Attempted Connections :嘗試連結數;
  2>具體:通過量、響應時間、CPU負載、記憶體使用
  3>工具:QALoad、LoadRunner、Benchmark Factory、Webstress
  4>過程:測試需求與測試內容,測試案例制定,測試環境準備,測試指令碼錄製、編寫與除錯,指令碼分配、回放配置效能測試影象,效能測試影象與載入策略,測試執行跟蹤,結果分析與定位問題所在,測試報告與測試評估。

4、其他。
   單元測試框架:java的Junit、testNG,C#的NUnit ,python 的unittest、py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