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基礎技術篇 1 —— RFID技術(一)

基礎技術篇 1 —— RFID技術(一)

RFID工作原理

1    簡介

      RFID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訊號自動識別目標物件並獲取相關資料,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籤上資料可以加密、儲存資料容量更大、儲存資訊更改自如等優點(取決於RFID標籤的封裝材質,條碼標籤採用樹脂碳帶和PET標籤紙進行熱轉印也能達到較好的防水、長壽命等效果),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2    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複雜:RFID讀寫器接受指令後發出射頻訊號,RFID標籤進入磁場後,接收讀寫器發出的射頻訊號,憑藉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傳送出儲存在晶片中的產品資訊(Passive Tag,無源標籤或被動標籤),或者主動傳送某一頻率的訊號(Active Tag,有源標籤或主動標籤);讀寫器讀取資訊並解碼後,送至資訊系統進行有關資料處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 是由讀寫器(Reader/Writer,射頻模組都同時具備讀和寫的功能,根據使用場景分為閱讀器和髮卡器)與電子標籤(TAG)也就是所謂的應答器(Transponder)及應用軟體系統三個部份所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 用以驅動 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的資料送出,此時 Reader 便依序接收解讀資料, 送給應用程式做相應的處理。

      以RFID 卡片閱讀器及電子標籤之間的通訊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大致上可以分成, 感應偶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後向散射偶合(BackscatterCoupling)兩種, 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採用第一種式, 而較高頻大多采用第二種方式。

      讀寫器(含配套天線)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資訊控制和處理中心。讀寫器通常由耦合模組、收發模組、控制模組和介面單元組成。讀寫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採用半雙工通訊方式進行資訊交換,同時讀寫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在實際應用中,可進一步通過Ethernet或WLAN等實現對物體識別資訊的採集、處理及遠端傳送等管理功能。應答器是RFID系統的資訊載體,目前應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線圈、微帶天線等)和微晶片組成無源單元。

檢視物聯網及智慧城市相關技術及解決方案的更多分享,敬請關注筆者公眾號:智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