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51微控制器之獨立按鍵和矩陣鍵盤(概念及原理)

51微控制器之獨立按鍵和矩陣鍵盤(概念及原理)

一、基本知識

        1.按鍵分類與輸入原理

        按鍵按照結構原理科分為兩類,一類是觸點式開關按鍵,如機械式開關、導電橡膠式開關燈;另一類是無觸點式開關按鍵,如電氣式按鍵,磁感應按鍵等。前者造價低,後者壽命長。目前,微機系統中最常見的是觸點式開關按鍵。

        在微控制器應用系統中,除了復位按鍵有專門的復位電路及專一的復位功能外,其他按鍵都是以開關狀態來設定控制功能或輸入資料的。當所設定的功能鍵或數字鍵按下時,計算機應用系統應完成該按鍵所設定的功能,鍵資訊輸入時與軟體結構密切相關的過程。

         對於一組鍵或一個鍵盤,總有一個介面電路與CPU相連。CPU可以採用查詢或中斷方式瞭解有無將按鍵輸入,並檢查是哪一個按鍵按下,將該鍵號送人累加器,然後通過跳轉指令轉入執行該鍵的功能程式,執行完成後再返回主程式。

        2.按鍵結構與特點

        微機鍵盤通常使用機械觸點式按鍵開關,其主要功能式把機械上的通斷轉換為電氣上的邏輯關係。也就是說,它能提供標準的TTL邏輯電平,以便於通用數字系統的邏輯電平相容。機械式按鍵再按下或釋放時,由於機械彈性作用的影響,通常伴隨有一定的時間觸點機械抖動,然後其觸點才穩定下來。其抖動過程如下圖1所示,抖動時間的長短與開關的機械特性有關,一般為5-10ms。在觸點抖動期間檢測按鍵的通與斷,可能導致判斷出錯,即按鍵一次按下或釋放錯誤的被認為是多次操作,這種情況是不允許出現的。為了克服你、按鍵觸點機械抖動所致的檢測誤判,必須採取消抖措施。按鍵較少時,可採用硬體消抖;按鍵較多式,採用軟體消抖。


圖1  按鍵觸點機械抖動

        (1)按鍵編碼

         一組按鍵或鍵盤都要通過I/O口線查詢按鍵的開關狀態。根據鍵盤結構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編碼。無論有無編碼,以及採用什麼編碼,最後都要轉換成為與累加器中數值相對應的鍵值,以實現按鍵功能程式的跳轉。

       (2)鍵盤程式

         一個完整的鍵盤控制程式應具備以下功能:

          a.檢測有無按鍵按下,並採取硬體或軟體措施消抖。

          b.有可靠的邏輯處理辦法。每次只處理一個按鍵,期間對任何按鍵的操作對系統不產生影響,且無論一次按鍵時間有多長,系統僅執行一次按鍵功能程式。

          c.準確輸出按鍵值(或鍵號),以滿足跳轉指令要求。

        3.獨立按鍵與矩陣鍵盤

       (1)獨立按鍵

        微控制器控制系統中,如果只需要幾個功能鍵,此時,可採用獨立式按鍵結構。

        獨立按鍵式直接用I/O口線構成的單個按鍵電路,其特點式每個按鍵單獨佔用一根I/O口線,每個按鍵的工作不會影響其他I/O口線的狀態。獨立按鍵的典型應用如圖所示。獨立式按鍵電路配置靈活,軟體結構簡單,但每個按鍵必須佔用一個I/O口線,因此,在按鍵較多時,I/O口線浪費較大,不宜採用。獨立按鍵如圖2所示。


圖2  獨立鍵盤

        獨立按鍵的軟體常採用查詢式結構。先逐位查詢沒跟I/O口線的輸入狀態,如某一根I/O口線輸入為低電平,則可確認該I/O口線所對應的按鍵已按下,然後,再轉向該鍵的功能處理程式。

       (2)矩陣鍵盤

        微控制器系統中,若使用按鍵較多時如電子密碼鎖、電話機鍵盤等一般都至少有12到16個按鍵,通常採用矩陣鍵盤。

矩陣鍵盤又稱行列鍵盤,它是用四條I/O線作為行線,四條I/O線作為列線組成的鍵盤。在行線和列線的每個交叉點上設定一個按鍵。這樣鍵盤上按鍵的個數就為4*4個。這種行列式鍵盤結構能有效地提高微控制器系統中I/O口的利用率。

    矩陣鍵盤的工作原理 

    最常見的鍵盤佈局如圖3所示。一般由16個按鍵組成,在微控制器中正好可以用一個P口實現16個按鍵功能,這也是在微控制器系統中最常用的形式,4*4矩陣鍵盤的內部電路如圖4所示。

 

圖3 矩陣鍵盤佈局圖 

圖4 矩陣鍵盤內部電路圖         

    當無按鍵閉合時,P3.0~P3.3與P3.4~P3.7之間開路。當有鍵閉合時,與閉合鍵相連的兩條I/O口線之間短路。判斷有無按鍵按下的方法是:第一步,置列線P3.4~P3.7為輸入狀態,從行線P3.0~P3.3輸出低電平,讀入列線資料,若某一列線為低電平,則該列線上有鍵閉合。第二步,行線輪流輸出低電平,從列線P3.4~P3.7讀入資料,若有某一列為低電平,則對應行線上有鍵按下。綜合一二兩步的結果,可確定按鍵編號。但是鍵閉合一次只能進行一次鍵功能操作,因此須等到按鍵釋放後,再進行鍵功能操作,否則按一次鍵,有可能會連續多次進行同樣的鍵操作。  

    識別按鍵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方法是掃描法

    按鍵按下時,與此鍵相連的行線與列線導通,行線在無按鍵按下時處在高電平。如果所有的列線都處在高電平,則按鍵按下與否不會引起行線電平的變化,因此必須使所有列線處在電平。這樣,當有按鍵按下時,改鍵所在的行電平才回由高變低。才能判斷相應的行有鍵按下。

    獨立按鍵數量少,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編碼。矩陣鍵盤,按鍵的位置由行號和列號唯一確定,因此可以分別對行號和列號進行二進位制編碼,然後兩值合成一個位元組,高4位是行號,低4位是列號。

    4.鍵盤的工作方式

    對鍵盤的響應取決於鍵盤的工作方式,鍵盤的工作方式應根據實際應用系統中的CPU的工作狀況而定,其選取的原則是既要保證CPU能及時響應按鍵操作,又不要過多佔用CPU的工作時間。通常鍵盤的工作方式有三種,程式設計掃描、定時掃描和中斷掃描。

    (1)程式設計掃描方式

    程式設計掃描方式是利用CPU完成其它工作的空餘時間,呼叫鍵盤掃描子程式來響應鍵盤輸入的要求。在執行鍵功能程式時,CPU不再響應鍵輸入要求,直到CPU重新掃描鍵盤為止。

    (2)定時掃描方式

    定時掃描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對鍵盤掃描一次,它利用微控制器內部的定時器產生一定時間(例如10ms)的定時,當定時時間到就產生定時器溢位中斷。CPU響應中斷後對鍵盤進行掃描,並在有按鍵按下時識別出該鍵,再執行該鍵的功能程式。

    (3)中斷掃描方式

    上述兩種鍵盤掃描方式,無論是否按鍵,CPU都要定時掃描鍵盤,而微控制器應用系統工作時,並非經常需要鍵盤輸入,因此,CPU經常處於空掃描狀態。

    為提高CPU工作效率,可採用中斷掃描工作方式。其工作過程如下:當無按鍵按下時,CPU處理自己的工作,當有按鍵按下時,產生中斷請求,CPU轉去執行鍵盤掃描子程式,並識別鍵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