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白盒測試教程基礎大綱

白盒測試教程基礎大綱

千鋒白盒測試基礎大綱

白盒測試作為軟體測試中的一項比較重點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千鋒教育王曉軍老師的視訊課程固然深入淺出,偏僻入裡,但對於從未接觸過軟測的同學而言還是容易發生掌握不牢的情況,因此,小編在這裡整理出了一份白盒測試的課程大綱,供同學們預習使用。

〇、定義

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它是按照程式內部的結構測試程式,通過測試來檢測產品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設計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檢驗程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能按預定要求正確工作。這一方法是把測試物件看作一個開啟的盒子,測試人員依據程式內部邏輯結構相關資訊,設計或選擇測試用例,對程式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通過在不同點檢查程式的狀態,確定實際的狀態是否與預期的狀態一致。

一、概述

白盒測試又稱結構測試、透明盒測試、邏輯驅動測試或基於程式碼的測試。白盒測試是一種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測試的軟體,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視的,你清楚盒子內部的東西以及裡面是如何運作的。"白盒"法全面瞭解程式內部邏輯結構、對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白盒"法是窮舉路徑測試。在使用這一方案時,測試者必須檢查程式的內部結構,從檢查程式的邏輯著手,得出測試資料。貫穿程式的獨立路徑數是天文數字。

採用什麼方法對軟體進行測試呢?常用的軟體測試方法有兩大類:靜態測試方法和動態測試方法。其中軟體的靜態測試不要求在計算機上實際執行所測程式,主要以一些人工的模擬技術對軟體進行分析和測試;而軟體的動態測試是通過輸入一組預先按照一定的測試準則構造的例項資料來動態執行程式,而達到發現程式錯誤的過程。在動態分析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是路徑和分支測試。下面要介紹的六種覆蓋測試方法屬於動態分析方法。

二、測試方法

白盒測試的測試方法有程式碼檢查法、靜態結構分析法、靜態質量度量法、邏輯覆蓋法、基本路徑測試法、域測試、符號測試、路徑覆蓋和程式變異。

白盒測試法的覆蓋標準有邏輯覆蓋、迴圈覆蓋和基本路徑測試。其中邏輯覆蓋包括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和路徑覆蓋。

六種覆蓋標準: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和路徑覆蓋發現錯誤的能力呈由弱至強的變化。語句覆蓋每條語句至少執行一次。判定覆蓋每個判定的每個分支至少執行一次。條件覆蓋每個判定的每個條件應取到各種可能的值。判定/條件覆蓋同時滿足判定覆蓋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每個判定中各條件的每一種組合至少出現一次。路徑覆蓋使程式中每一條可能的路徑至少執行一次。

三、要求

1.保證一個模組中的所有獨立路徑至少被使用一次;

2.對所有邏輯值均需測試 true和 false;

3.在上下邊界及可操作範圍內執行所有迴圈;

4.檢查內部資料結構以確保其有效性。

四、目的

通過檢查軟體內部的邏輯結構,對軟體中的邏輯路徑進行覆蓋測試;在程式不同地方設立檢查點,檢查程式的狀態,以確定實際執行狀態與預期狀態是否一致。

五、特點

依據軟體設計說明書進行測試、對程式內部細節的嚴密檢驗、針對特定條件設計測試用例、對軟體的邏輯路徑進行覆蓋測試。

六、實施步驟

1.測試計劃階段:根據需求說明書,制定測試進度。

2.測試設計階段:依據程式設計說明書,按照一定規範化的方法進行軟體結構劃分和設計測試用例。

3.測試執行階段:輸入測試用例,得到測試結果。

4.測試總結階段:對比測試的結果和程式碼的預期結果,分析錯誤原因,找到並解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