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Web1.0、Web2.0、Web3.0、Web4.0、Web5.0、Web6.0

Web1.0、Web2.0、Web3.0、Web4.0、Web5.0、Web6.0

Web是大家所熟知的,百度上的解釋為:web(World Wide Web)即全球廣域網,也稱為全球資訊網,它是一種基於超文字和HTTP的、全球性的、動態互動的、跨平臺的分散式圖形資訊系統。

計算機專業的學習者對Web這個概念並不陌生,提到web3.0、web4.0…我們會下意識的理解為web的“版本”,或者是“升級版”的意思。因為我們在很多的技術中都會有一些通用的標準,一般都是以數字來命名版本,以示區別。

於是我去搜了一下,發現網際網路發展至今,現在一共有6種形式:web1.0、2.0、3.0、4.0、5.0、6.0。關於他們的區別和含義,引用一個PPT的介紹,整理記錄下來。

(1)、Web1.0

Web1.0–資訊共享。雖然人們為著資訊共享已經奮鬥了很多年,但直到Web技術的出現並逐步完善之今,資訊共享也還遠未令人滿意。但比起之前的其它技術,如ftp等,自描述性賦予了Web系統強大的生命力,使得Web成為資訊共享的第一設施。

(2)、Web2.0

Web2.0–資訊共建。直到Web1.0時代,資訊也還都是單向的,由話語權集團發出。普通百姓只有聽的份兒,而Web2.0則賦予了普通百姓一樣的話語權,意識表達空前活躍,特別是在意識形態禁錮的社會裡。如此必然導致網路資訊的泛濫:陷阱病毒成災,如今防毒軟體倒成了計算機第一應用了;垃圾資訊遍野,如果找到適合於自己的資訊,就成了網民的需要,因此搜尋引擎崛起。但搜尋引擎並不能杜絕陷阱病毒,也不能區分垃圾資訊,更不能系統化Web資訊,因此技術探索就成為必然。

(3)、Web3.0

Web3.0–知識傳承。計算機是人類的意識外化,其每一點進步,都必然聚合了更多人的智慧。集聚人類智慧為人類共享,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內在本質。Web
3.0裡,我們不僅要消滅陷阱病毒,踢出垃圾資訊,更要有序化系統化整個Web世界,以全Web資源為基礎建設出一座“Web圖書館”來,實現人類自身的“知識傳承”。我的知識界系統產品,就是這樣一個實現人類自身知識傳承的Web3.0系統。即時性是其主要特性,因此即時通訊(iM)系統是知識界的技術平臺。

(4)、Web4.0

Web4.0–知識分配。在Web3.0裡,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獲取各種知識,當然這些知識都是先人們即時貢獻出來的。這裡的即時性,指的就是學堂里老師教學生的即時性。從Web3.0開始,網路就具備了即時特性。但人們並不知道自己應該獲取怎樣的知識,即自己適合於學習哪些知識。比如一個10歲的孩子想在20歲的時候成為核物理學家,那麼他應該怎樣學習知識呢?這些問題就是Web4.0的核心–知識分配系統所要解決的問題了。

(5)、Web5.0

Web5.0–語用網。說到語用網,才真正進入了我的研究領域。技術的發展雖然令人眼花繚亂,但其背後的本質卻十分簡單。現有的計算機技術都是圖靈機模型,簡單地講,圖靈機就是機械化、程式化,或者說算術,以資料和算符(運算元)為2元的閉合理論體系。圖靈機是研究和定義在資料集上的運算元規律或法則的數學科學。在網路世界裡,這個封閉系統都要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所謂的整個網路成為一臺計算機系統了。而這臺計算機就不再是圖靈機了,而是Petri網了。早在20多年前,Petri就說過,實現Petri網的計算機系統技術叫語用學。因此語用網才是這臺計算機的技術基礎。

(6)、Web6.0

Web6.0本質上不是單純的網際網路技術或衍生思想。而是物聯網與網際網路的初步結合,一種全新模式,惠及廣大網民。這裡不要將物聯網看成是網際網路的附庸,他是與網際網路等價的物理媒介,即將改變世界的新的物理模式。在Web6.0裡每個人都有調動自己感官的無限權力,用自己的五官去重新發現世界,從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