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Q更上一層樓窮千里目

SQ更上一層樓窮千里目

王健林訪談實錄(轉)

王健林說“我先掙它一個億”,原來只是他成為首富的第一步……訪談全文都在這裡了(轉)


我的目標就是讓上海迪士尼20年內盈不了利

【旁白】王健林表示,迪士尼成本高、裝置少,他的目標就是讓上海迪士尼在20年盈不了利。在文化和電影領域,他的目標則是讓外國人能夠“聽中國人的意見”,認可中國的文化。

魯豫:那你用不用派人到迪士尼看一下?

王健林:還用看嗎?設計圖紙都知道,不用看。

魯豫:看大家吐槽比較多的就是價格特別貴。

王健林:它沒辦法,它成本太貴。純室外樂園。我們面積跟他差不多,裝置是它的一倍。

魯豫:價格呢?

王健林:我們成本大概只有迪士尼的1/8、1/9。你想想,除了建造成本他們是我們的9倍、10倍之外,還有管理成本,至少是我們的5倍。

魯豫:它在上海會不會具有一些優勢?上海那個城市會吸引到一些人。

王健林:它在上海有一點優勢,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在無錫也幹一個,無錫居於上海、南京、杭州的等邊三角中心,都是30分鐘到35分鐘,目標就是針對迪士尼去的,我們目標就是讓上海迪士尼20年內盈不了利,就這個目標。

魯豫:這事他們知道嗎?

王健林:知道,我公開演講,就這個目標,我一定要讓崇洋媚外的這批人好好的認識一下。迪士尼可能在10年前,乃至80、90年,肯定是世界最優秀的公司。你就想胡牌,你叫了,我們叫截胡。我在中國這麼多城市周邊到處建,我叫你胡不成。為什麼開迪士尼,它是因為缺乏文化自信。

關於新的人生目標


王健林:我本來想退休,但現在又有了新的人生目標。新的人生目標就是,一定要幹幾件事,起碼拿幾個獎,讓外國人覺得這件事“中國人說行”,這個事就行了。比方說電影,現在都唯奧斯卡、金球這種,咱們想辦法來整一整。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準備再發掘下一個人。

【旁白】王健林讓畫家石齊成為第一個在盧浮宮舉辦個人畫展的畫家,並捧紅了著名畫家吳冠中。他還收藏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中國畫。現在,他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目標,打算把他捧紅。

魯豫:他(吳冠中)在哪學的油畫?

王健林:吳先生也是我們發掘或者說幫助擴大影響,我現在也是吳先生吳冠中的最大收藏者。在這之後我就發現石齊,覺得他這個人更加大膽,他是第一個在盧浮宮舉辦個人畫展的畫家。

魯豫:是您幫他辦的吧?

王健林:當然了。第一個在盧浮宮辦個展的畫人畫家,我當時這個也排了五到六年吧,而且排了很長時間以後,他們來通知,你先拿40幅過來鑑定一下,你40幅畫是不是得有運費、保險,看了還有一種可能,看完說不行,你得硬賠了,再拉回來。看完還不錯,他現在價錢已經很高了。我收藏的是好多年前,我藏的比較早,接近30年吧。

關於首富收藏的世界最大尺寸國畫


【旁白】體育產業是王健林現在最感興趣的產業,體育的觀賞性和對抗性讓他非常著迷。對於賺錢,王健林現在沒有這麼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要講中國人在世界上的話語權進行提升。

魯豫:現在你們旗下這些哪個是你個人最喜歡的產業?就是你最感興趣的。

王健林:體育產業。過去體育有句名言叫“和平時期的戰爭”。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公司或者一群人,互相間競爭,表現什麼呢?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競技體育。真性,男人或者什麼對抗性的,非常好。足球、籃球、冰球像這些,橄欖球,真是,三年前佈局體育產業的時候,國內幾乎沒人看得懂。或者看好者極少,覺得花十多億歐元買一個體育公司,說它價值在哪裡,但是現在你看價值就出來了,而且中國已經把體育產業提上目標,10年之內做到世界第一。我們規劃是5萬億人民幣,比美國還大。

我現在最喜歡這個,體育產業一個是觀賞性好,對抗性強,看的時候熱血沸騰的。你看在好玩當中還能賺錢,甚至能賺大錢,我現在最喜歡的應該是這個。

魯豫:在好玩和賺錢相比哪個更重要?

王健林:當然賺錢最重要。我完全是我自己玩倒無所謂,一兩年內要推到市場上,IPO上市,我就有一個對股東負責的問題,規模做大,收入增加、利潤增加。

魯豫:財富現在對你還重要嗎?

王健林:不重要。我現在不是追求財富,我是追求一種境界,追求一種情懷,我就是試圖努力改變世界上什麼事情由“洋人說了算,以洋人標準作為國際標準”這件事情。

魯豫:我非常相信這一點,因為真的只要你有更高遠的追求的人,當你可以用你的財富去改變一些什麼,幫助一些什麼,他一定會有情懷,我特別相信。談情懷需要底氣的,您覺得您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底氣,有這個追求的?

王健林:應該是個階段性。大概就是最近五年,在五年之前,這個企業也是一樣。萬達企業的文化變了三次,最早提的口號就是老實做人,精明做事。那層面覺得很低,那個年代就覺得可以了。後來過了一段時間,90年代中期吧改了,叫做共創財富,公益社會。90年代中期就有這種意識,2004年、2005年,企業文化又做了一次提升,就提了8個字“國際萬達、百年企業”。

這個口號我估計再改的可能性不大了,永遠都是這句話,國際萬達、百年企業。但是能不能做到還不知道,那個時候。應該說是大概四五年前,特別是走向國際以後,萬達的這種自信心就越來越強了。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掙一個億


【旁白】當王健林當年提出要掙一個億的時候,公司就有人站起來反對他,說他是“說胡話”,但王健林堅持認為:只有先定目標,才能去奮鬥,即使達不到目標,完成一部分也是好的,心和舞臺都是逐漸放大的過程。目前,整個萬達集團開始轉型,全力轉向文化、體育、旅遊、網路。

王健林:原來也是特別害怕,國際化特別害怕,覺得能行嗎,其實我們早就有能力走出去了。就是覺得,這行嗎,國際跟國內的文化制度,這種管理能不能行。

魯豫:害怕什麼呢?

王健林:害怕失敗,成功了做事就特別怕失敗,所以我們就有好多次的這樣機會,都沒敢走出去。自從買了AMC,而且由於我們自己的制度調整獲得了成功,徹底建立了自信,覺得跨國發展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特別是在國際化的發展上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萬達的這種自信心就越來越強。

魯豫:作為個人的自信你一直是有的?

王健林:有。

魯豫:做企業要成功必須要具備一些大家共有的特質,你必須要很刻苦,你要對自己嚴格到別人覺得是吹毛求疵的程度。

王健林:以我個人體會來講,做到一個簡單的優秀企業或者一般的叫大企業容易,做得優秀比較容易,做到卓越就比較困難。如果要成為一個超級的企業或者卓越的企業,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品質一定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想別人沒有想過的事情,而且商業模式儘量跟別人不一樣,要獨特。

比如說創新就獲得定價權,或者議價權,或者獲得超高的利潤,而且別人也難以超越。別人做住宅地產,我就做商業地產,別人開始做商業地產,我就做文化產業。別人也開始做文化產業,我現在整個集團轉型,全力轉向文化、體育、旅遊、網路。

魯豫:每一次轉型前你們害怕嗎?

王健林:轉型害怕這個談不上,但是如履薄冰,哆哆嗦嗦這個心態是有的。就不敢邁的步子那麼大,或者說試著來。

魯豫:你是越做越意氣風發,還是越來越如履薄冰?

王健林:應該越做越如履薄冰了,還不是意氣風發。現在做決定比較瞻前顧後,不是我一個人的性格改變,而是公司大了,制約的部門多了。以前我是總裁、三個人開會就定了,現在我們內部叫會籤,往往內部一些檔案一會籤就兩三個月,一兩個月,我好幾次在年會上說過這個問題叫大公司病。只要公司做得大了,逐漸都會染上這種病。安全性增加了,但是發展的速度和創新能力有所降低。

魯豫:我看有一個採訪您說當年1990年第一次到香港,就站在君悅酒店看對面說有一天我要有對面一棟樓就好了。

王健林:對,1991年第一次跟幾個朋友去香港,在君悅的11層平臺上,當時覺得太好了,產生一個感悟,我說我這一生奮鬥,一定要擁有這棟樓,不是說在香港,因為不敢說,就在內地,我說我一定要擁有一棟樓。朋友們當時還覺得,剛做生意兩三年,這一棟樓在香港幾十億,大陸也得幾個億,你還敢說擁有一棟樓。我說如果人生連這個目標都達不到,我們做這一行白混了。

魯豫:所以人的目標是一點一點變大的。

王健林:是的。

魯豫:情懷也是一點一點變大的。

王健林:一定是這樣。儘管有那句俗話,心有多大,舞臺多大,但是這個心和舞臺是一個逐漸放大的過程,很多學生一見面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我要當首富,我要做世界最大的公司,這個你得跟他聊,你哪方面做得最大,從什麼方面開始,說不出來,我就通過我自己的經歷跟他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