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庫] Navicat for MySQL觸發器更新和插入操作

[資料庫] Navicat for MySQL觸發器更新和插入操作

一、觸發器概念

       觸發器(trigger):監視某種情況,並觸發某種操作,它是提供給程式設計師和資料分析員來保證資料完整性的一種方法,它是與表事件相關的特殊的儲存過程,它的執行不是由程式呼叫,也不是手工啟動,而是由事件來觸發,例如當對一個表進行操作( insert,delete, update)時就會啟用它執行。
        觸發器經常用於加強資料的完整性約束和業務規則等。 觸發器建立語法四要素:
       
1.監視地點(table)
        2.監視事件(insert/update/delete)
        3.觸發時間(after/before)
        4.觸發事件(insert/update/delete)


        觸發器基本語法如下所示:

        其中:trigger_time是觸發器的觸發事件,可以為before(在檢查約束前觸發)或after(在檢查約束後觸發);trigger_event是觸發器的觸發事件,包括insert、update和delete,需注意對同一個表相同觸發時間的相同觸發事件,只能定義一個觸發器;可以使用old和new來引用觸發器中發生變化的記錄內容。
        觸發器SQL語法:
create trigger triggerName
after/before insert/update/delete on 表名
for each row   #這句話在mysql是固定的
begin
    sql語句;
end;
        推薦大家閱讀:mysql之觸發器trigger - 鄭志偉
        同時使用Navicat for MySQL建立觸發器方法如下圖所示,但是建議使用語句操作。
        首先在Navicat for MySQL找到需要建立觸發器對應的表,右鍵“設計表”,然後建立觸發器。





二、簡單的Insert觸發器


        假設存在一張學生表(student),包括學生的基本資訊,學號(stuid)為主鍵。



        另外存在一張成績表(cj),對應每個學生包括一個值。其中number表示序號為主鍵,自動遞增序列。它在插入過程中預設自增。同時假設成績表中包括學生姓名和學號。


        該成績表目前沒有值,先需要設計一個觸發器,當增加新的學生時,需要在成績表中插入對應的學生資訊,至於具體math、chinese、english後面由老師打分更新即可。
        那麼,如何設計觸發器呢?
        1.首先它是一個插入Insert觸發器,是建立在表student上的;
        2.然後是after,插入後的事件;
        3.事件內容是插入成績表,主需要插入學生的學號和姓名,number為自增,而成績目前不需要。
        注意:new表示student中新插入的值。

create trigger ins_stu
after insert on student for each row 
begin
	  insert into cj ( stu_id, stu_name)
		values( new.stuid, new.username);
end;
        建立的觸發器如下圖所示:
  
        然後插入資料:
        insert student values ('eastmount','111111','6','1991-12-05');
        同時插入兩個資料,觸發器正確執行了~





        注意:建立觸發器和表一樣,建議增加判斷:DROP TRIGGER IF EXISTS `ins_stu`;


三、判斷值後呼叫觸發器

        這裡簡單講述幾個判斷插入型別的觸發器。
        比如觸發器呼叫,當插入時間小時為20時,對資料進行插入:

DROP TRIGGER IF EXISTS `ins_info`;
create trigger ins_info
after insert on nhfxelect for each row 
begin
	if HOUR(new.RecordTime)='20' then  
	insert into nhfxbyhour (UnitDepName, UnitDepCode, ElectCost, TimeJG, RecordTime)
		values( '數統學院', '1', new.USERKWH, '20', new.RecordTime);
	end if;
end;
        這個觸發器中,RecordTime為datetime型別,如"2016-08-28 20:10:00",這時hour()這個值為20才能插入;否則資料不能插入。同時可以date_format(new.RecordTime, '%Y-%m-%d')判斷日期為某天或某年某月進行插入。
        同時,再如更新觸發器,如果設定的值為某個範圍,才進行操作或性別為"男"或"女"才進行操作。
        基本語法:
        if 判斷條件 then
           sql語句;
        end if;


四、Update觸發器-實時更新


        假設存在一個實時插入資料的伺服器,例如學生的消費金額或用電量等。
        StuCost:學生的用電資料,實時插入,Cost為每30秒消費金額,RecordTime為每分鐘插入時間,datetime型別;
        StuCostbyHour:統計學生一小時的消費金額,HourCost為金額總數,按小時統計,TimeJD時間段,1~24,對應每小時,RecordTime為統計時間。
        現在需要設計一個實時更新觸發器,當插入消費資料時,按小時統計學生的消費金額,同理,用電量等。
DROP TRIGGER IF EXISTS `upd_info`;
create trigger upd_info
after insert on StuCost for each row 
begin
	update StuCostbyHour set HourCost = HourCost + new.Cost
		where (TimeJD = hour(new.RecordTime) + 1) and date_format(new.RecordTime, '%Y-%m-%d') = date_format(RecordTime, '%Y-%m-%d');
end;
        SQL語句中,需要獲取插入的時間,然後通過TimeJD時間段和日期RecordTime找到對應的值,然後進行累加即可。如下圖所示:

  

五、觸發器儘量避免

        下面簡單參考知乎和CSDN論壇,簡單講解幾個內容:
問題一:
         大型系統必須得要儲存過程和觸發器嗎? - 知乎
回答1:        
        我們先要弄清楚二個問題:
        1.什麼是大型系統?
        2.你討論的是什麼領域的應用,可以大致分為二種:網際網路、企業內部
        接下來給你舉一些例子:
        1.SAP、peopleSoft、ERP等企業級別應用
        一般情況下,會使用儲存過程和觸發器,減少開發成本,畢竟其業務邏輯修改頻繁,而且為通用,很多時候會把一些業務邏輯編寫成儲存過程,像Oracle會寫成包,比儲存過程更強大。
        另外一個原因是伺服器的負載是可控,也即系統的訪問人數首先是可控的,沒有那麼大,而且這些資料又非常關鍵,為此往往使用的裝置也比較好,多用儲存櫃子支撐資料庫。
        2.另外一類網際網路行業的
        比如淘寶、知呼、微博等,資料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也往往會最容易成為瓶頸,而且多用PC伺服器支撐,使用者量的增速是不可控的,同時線上訪問的使用者量也是不可控的,為此肯定會把業務邏輯放到其他語言的程式碼層,而且可以藉助一些LVS等型別軟硬體做負載均衡,以及平滑增減Web層的伺服器,從而達到線性的增減而支援大規模的訪問。
        所以不管你的這個系統是否龐大,首先要分業務支援的物件,系統最可能容易出現瓶頸的地方在那?
        當然也不是說網際網路行業的應用就絕對不用儲存過程,這個也不對,曾在阿里做的Oracle遷移MySQL系統確實用了,因為歷史的原因,另外還有一些新系統也有用,比如晚上進行定期的資料統計的一些操作,不過有量上的控制。儲存過程是好東西,要分場景,分業務型別來用就可以把握好。

回答2:
        肯定不能一刀切的說能用或者不能用,不同型別的系統、不同的規模、不同的歷史原因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一般情況下,Web應用的瓶頸常在DB上,所以會盡可能的減少DB做的事情,把耗時的服務做成Scale Out,這種情況下,肯定不會使用儲存過程;而如果只是一般的應用,DB沒有效能上的問題,在適當的場景下,也可以使用儲存過程。
        至於觸發器,我是知道有這東西但從來沒用過。我希望風險可控,遇到問題能夠快速的找到原因,儘可能不會去使用觸發器。

回答3:
        1.PLSQL可以大大降低parse/exec 百分比;
        2.儲存過程可以自動完成靜態SQL variable bind;
        3.儲存過程大大減少了JDBC網路傳輸與互動,速度快;
        4.oracle 中儲存過程內部commit為非同步寫,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等redo日誌落地時間;
        5.儲存過程最大問題就是給資料庫開發工作壓力太大,另外架構升級時候會比較難解耦;
        6.觸發器不推薦使用,觸發操作能在業務層解決就在業務層解決,否則很難維護,而且容易產生死鎖。

問題2:
        為什麼大家都不推薦使用MySQL觸發器而用儲存過程?- segmentfault
回答1:
        1.儲存過程和觸發器二者是有很大的聯絡的,我的一般理解就是觸發器是一個隱藏的儲存過程,因為它不需要引數,不需要顯示呼叫,往往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做了很多操作。從這個角度來說,由於是隱藏的,無形中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非DBA人員理解起來資料庫就會有困難,因為它不執行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2.再有,涉及到複雜的邏輯的時候,觸發器的巢狀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再涉及幾個儲存過程,再加上事務等等,很容易出現死鎖現象,再除錯的時候也會經常性的從一個觸發器轉到另外一個,級聯關係的不斷追溯,很容易使人頭大。其實,從效能上,觸發器並沒有提升多少效能,只是從程式碼上來說,可能在coding的時候很容易實現業務,所以我的觀點是:摒棄觸發器!觸發器的功能基本都可以用儲存過程來實現。
        3.在編碼中儲存過程顯示呼叫很容易閱讀程式碼,觸發器隱式呼叫容易被忽略。
        4.儲存過程的致命傷在於移植性,儲存過程不能跨庫移植,比如事先是在mysql資料庫的儲存過程,考慮效能要移植到oracle上面那麼所有的儲存過程都需要被重寫一遍。

回答2:
        這種東西只有在併發不高的專案,管理系統中用。如果是面向使用者的高併發應用,都不要使用。
        觸發器和儲存過程本身難以開發和維護,不能高效移植。觸發器完全可以用事務替代。儲存過程可以用後端指令碼替代。

回答3:
        我覺得來自兩方面的因素:
        1.儲存過程需要顯式呼叫,意思是閱讀原始碼的時候你能知道儲存過程的存在,而觸發器必須在資料庫端才能看到,容易被忽略。
        2.Mysql的觸發器本身不是很好,比如after delete無法鏈式反應的問題。
        我認為效能上其實還是觸發器佔優勢的,但是基於以上原因不受青睞。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尤其是學習MySQL觸發器的同學,你可以通過觸發器實現一些功能,同時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觸發器,但這個過程需要你不斷的去積累和開發,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用法和使用場所。
(By:Eastmount 2016-08-28 下午2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