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原創】需求評審之隱性需求

【原創】需求評審之隱性需求

前兩週,我分別通過兩篇文章《測試人員參與需求評審的價值是什麼?》和《需求評審之實戰演練》對需求評審階段要做的事情做了大概的說明,今天是第三篇,主要想說說需求評審過程中對隱形需求挖掘的重要性。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爸爸,我想吃麵條。」
「現在太晚了,飯店已經關門了,明天我帶你去吃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要吃麵條。」
「你這孩子,這都 11 點了,哪還有面條?快給我睡覺去。」
「哇……」

腦補下寶寶大哭的畫面。

來,我們現在換一個爸爸來對話:

「爸爸,我想吃麵條。」
「今天太晚了,飯店已經關門了,明天我帶你去吃好不好?」
「不好不好,我就要吃麵條。」
「閨女是不是肚子餓了?我給你拿你最愛吃的麵包好不好?」
「好呀好呀。」

雖然只是一句話的差別,但是得到的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上面例子中這句話如果按我們測試的行話說,就是發現了使用者的隱性真實需求。

我閨女是想吃麵條,但是因為餓才想吃,而不是單純的想吃,那麼只要解決餓的問題就好了,她愛吃義大利麵我是知道的,她同樣也愛吃吐司,我也是知道的,所以就可以通過吐司來解決她餓的問題了。

道理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想不到這個點,就解決不了問題,還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這裡我想說的是,隱性需求,就是真實的原始需求。

我們繼續拿之前那個簡易計算器的需求作為第二個例子,重新描述下需求:

現在有一個 PC 客戶端的命令列工具,這個工具可以接收三個命令列引數,其中,前兩個是數字,最後一個是運算子,運算子只支援加減乘除四種,工具的功能就是把前兩個數字使用運算子做下運算,然後輸出運算結果。

看過之前文章的同學都知道,這是我經常用的一道寫測試點的面試題。

從我面試的結果看,大部分在寫功能測試點的時候都能覆蓋到三個引數的正常和異常情況,一半的人能考慮到引數個數的正常和異常情況,一小半的人能考慮到數字引數的最大值情況,非常少的人能考慮到引數分隔符的正常和異常情況。

引數型別、引數個數這些都是需求裡面明確寫出來的,這些我們可以稱為顯性需求,所以能考慮到這部分用例的人很多,特別是引數的正常和異常,不管是否知道等價類劃分法,都能考慮到。

但是引數個數和數字最大值,又可以算到邊界值分析法裡面,如果不知道邊界值分析,可能不會考慮到引數個數所有異常的覆蓋情況,如果不懂程式設計,可能問不出來數字使用什麼型別這樣的問題,當然也就不知道所謂的最大值要怎麼構造了,所以這個也可以算到隱性需求的範疇。

最後一個很少人考慮到的引數分隔符,肯定是我們要說的隱性需求了,這種沒有明確說明的地方,有時候開發會按照自己自以為的方式給實現了,比如預設空格分割,但是測試後期發現很多人也會用逗號去分割,修改的話會造成新的修改成本,其實這麼簡單的地方,需求評審的時候提一下,就可以把需求明確了,難的是誰能想的到。

這裡我想說的是,隱性需求,就是把習慣性思維明確化。

第一個關於原始需求的例子,如果拿我們實際專案的情況來對應的話,可以找出來很多,比如某使用者嫌某個軟體的功能太多,其實他可能只是說他常用的功能入口太深而已,比如某使用者嫌軟體廣告太多,其實可能只是推送的這些廣告都不是他的關注點而已。

第二個關於習慣性思維的例子,實際專案中也經常發生,而且特別坑人,有個專有名詞叫「經驗主義」特別適合這個地方,這裡我又想起來另一個例子,可以說一說。

我高中時的數學還不錯,最喜歡上的就是數學課,對各種數學題比較感興趣。

記得有一次課間休息,我不知道怎麼就坐到一位成績不太好的同學的座位上了,然後看到他桌子上放著還沒做完的數學作業,一時興起,就順手給做完了,本來想著這同學回來該感謝我的,可是等到的卻是責怪,責怪我不該把他作業給做了,確實是我的錯,我一時無語。

事後我仔細想了想,這件事純粹就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了,我以為不愛學習的同學都不愛寫作業,我以為幫別人寫了作業別人會高興,所有這些都是「我以為」,或者說是我的經驗主義在作祟,讓我沒能從實際情況去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種事在需求評審過程中很常見,有一些貌似「不言自明」的邏輯,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明白,別人也肯定能明白,並且和自己理解的一致,其實每個人可能理解的都不一樣。

這件事之後,我對自己的經驗就總是持懷疑態度了,不過這是另外的話題了,這件事帶給我的一個好處就是,每件事我都儘可能的去把它明確了,我聽別人說的話,就算很明白,我也儘量複述一遍讓他確認,別人聽我說的話,我也儘量讓他複述一遍,我再確認。

其實需求評審就是這麼個明確顯性需求、挖掘隱性需求,然後相互確認理解一致的過程。

這裡我想說的是,隱性需求,就是避免經驗主義。

一不小心又囉哩囉嗦的寫了這麼多,幾個例子無非都想說明的是,隱性需求很重要,有時候,正確挖掘過的隱性需求會直接推翻現有的需求方案。

不知道你的專案中是否出現過這些情況,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sylan215」,十年測試老兵的原創乾貨,關注我,漲姿勢!

sylan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