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交叉編譯的安裝

linux交叉編譯的安裝

初學者適用

我是在ubuntu16.04上安裝的,其他版本應該也沒問題

前言:
對於初學者來說,安裝交叉編譯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網上的教程很多但是卻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以下是個人的總結。

安裝交叉編譯工具5.4.0(版本較新)提取碼:btmw
(https://pan.baidu.com/s/1nmUE9X_l7EUep_ey3uvSWA)
把arm-linux-gnueabi-5.4.0.tar.xz 拷貝到linux系統下/usr/local/arm目錄下並且解壓

有些好奇心的人此處就會好奇/usr/local是什麼?為什麼要放在該目錄下

usr :專門存放各種程式和資料,系統最重要的目錄
usr/local :主要存放手動安裝的軟體,即不是通過“新立得”或apt-get安裝的軟體(交叉編譯其實就是一個軟體)
所以現在應該知道local目錄下是負責存放安裝的軟體的了,以後要安裝什麼軟體都可以放在該目錄下。
為了更好管理區分我們安裝的軟體,所以需要手動建立arm目錄(這樣的話一眼就能看出arm是存放交叉編譯的了)

解壓命令

sudo tar xf arm-linux-gnueabi-5.4.0.tar.xz

修改環境變數

為什麼要修改環境變數呢?環境變數是什麼東西?
個人理解:就拿windows來比喻,當我們安裝了一個軟體的時候所有的資訊 都是儲存在一個資料夾中,包括啟動程式,我們要想執行該軟體就得找到該啟動程式,然後雙擊它。但是每次啟動的時候要找到該資料夾好麻煩啊!所以我們才會有快捷方式的建立,只要將快捷方式發到桌面,然後雙擊快捷方式就能啟動軟體了。
同樣的我們要是想使用arm-linux-gcc還要跑到bin中使用豈不是很麻煩?所以就可以設定環境變數使我們可以在任何目錄下都能使用arm-linux-gcc

在終端執行sudo gedit /etc/profile
在末尾新增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usr/local/arm/5.4.0/usr/bin
儲存退出後執行source /etc/profile

修改環境變數就是這麼簡單,不要想複雜了
注意點有兩點:
1.在末尾新增路徑的時候不要將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usr/local/arm/5.4.0/usr/bin複製貼上,手動敲(不要複製貼上)
2.對於初學者,對shell程式設計不太熟悉,開啟/etc/profile的時候可能會懵逼,末尾到底是哪裡?末尾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將滑鼠放在在文段最後的一個字母右邊按下回車然後貼上就完成了末尾新增。

補充

/etc/profile:此檔案是系統登入時執行的第二個檔案。 為系統的每個使用者設定環境資訊,當用戶第一次登入時,該檔案被執行。並從/etc/profile.d目錄的配置檔案中搜集shell的設定。(/etc/profile可以用於設定針對全系統所有使用者的環境變數,環境變數週期是永久性)
source /etc/profile:命令是使剛才設定的環境生效(執行arm-linux-gcc v命令就可以看到安裝的交叉編譯版本了)

額。。。。差不多就這些了,留了一點坑希望大家自己去多查查,linux下一切皆是檔案,那麼各目錄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含義,理解的話會解決很多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