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區塊鏈雜談---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

區塊鏈雜談---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

接觸區塊鏈你會聽到較多的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闡述,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它具體代表了什麼含義。今天只聊聊他們各自

的概念、優缺點,希望大家通過此篇文章對區塊鏈的三大型別又了進一步的瞭解。

概念理解:

*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公有的區塊鏈,讀寫許可權對所有人開放。

*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私有的區塊鏈,讀寫許可權對某個節點控制。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聯盟區塊鏈,讀寫許可權對加入聯盟的節點開放。

它們的區別在讀寫許可權以及去中心化的程度。一般情況下, 去中心化的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而交易速度越慢。

▶ 公有鏈

代表:比特幣塊鏈、以太坊智慧合約

公有鏈的驗證節點遍佈於世界各地,所有人共同參與記賬、維護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資料。

公有鏈能夠穩定執行,得益於特定的共識機制,例如比特幣塊鏈依賴工作量證明(PoW)、以太坊目前依賴權益證明(PoS)等,其中Token(代幣,也有人稱“通證”)能夠激勵所有參與節點“願意主動合作”,共同維護鏈上資料的安全性。因此,公有鏈的執行離不開代幣。

優點:

1)所有交易資料公開、透明。

雖然公有鏈上所有節點是匿名(更確切一點,“非實名”)加入網路,但任何節點都可以檢視其他節點的賬戶餘額以及交易活動。

2)無法篡改。

公有鏈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篡改交易資料幾乎不可能實現,除非篡改者控制了全網51%的算力,以及超過5億RMB的運作資金。區塊鏈觀察網(www.blockob.com)在《區塊鏈是什麼》一文中提到過這點。

缺點:

1)低吞吐量(TPS)。

高度去中心化和低吞吐量是公有鏈不得不面對的兩難境地,例如最成熟的公有鏈——比特幣塊鏈——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資訊(按照每筆交易大小為250位元組),高峰期能處理的交易筆數就更低了。

2)交易速度緩慢。

低吞吐量的必然帶來緩慢的交易速度。比特幣網路極度擁堵,有時一筆交易需要幾天才能處理完畢,還需要繳納幾百塊轉賬費。

▶ 私有鏈

代表:螞蟻金服

根據《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阿里巴巴以49件的專利總量排名第一,而這些專利均出自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

私有鏈的讀寫許可權掌握在某個組織或機構手裡,由該組織根據自身需求決定區塊鏈鏈的公開程度;適用於資料管理、審計等金融場景。

優點:

1)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交易成本

鏈上只有少量的節點也都具有很高的信任度,並不需要每個節點來驗證一個交易。因此,相比需要通過大多數節點驗證的公有鏈,私有鏈的交易速度更快,交易成本也更低。

2)不容易被惡意攻擊

相比中心化資料庫,私有鏈能夠防止內部某個節點篡改資料。故意隱瞞或篡改資料的情況很容易被發現,發生錯誤時也能追蹤錯誤來源。

3)更好地保護組織自身的隱私,交易資料不會對全網公開。

缺點:

區塊鏈是構建社會信任的最佳解決方案,“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而由某個組織或機構控制的私有鏈與“去中心化”理念有所出入。如果過於中心化,那就跟其他中心化資料庫沒有太大區別。

▶ 聯盟鏈

代表:超級賬本(Hyperledger)

超級賬本基於透明和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技術,聯盟內成員(包括英特爾、埃森哲等)共同合作,通過建立分散式賬本的公開標準,實現價值交換,十分適合應用於金融行業,以及能源、保險、物聯網等其他行業。聯盟鏈由聯盟內成員節點共同維護,節點通過授權後才能加入聯盟網路。聯盟鏈是私有鏈的一種,只是私有程度不同,而且其許可權設計要求比私有鏈更復雜;但聯盟鏈比純粹的私有鏈更具可信度。

下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