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辯證法中包括一個關係、兩大特徵、三大規律、四種方法、五對範疇

辯證法中包括一個關係、兩大特徵、三大規律、四種方法、五對範疇

辯證關係: 一、辨證關係原理 (一)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係原理 (1)辨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重視意識的作用,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二)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係原理:一方面,客觀規律性始終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客觀規律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辯證法部分   (一)聯絡的觀點(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可變性、多樣性)   1、事物聯絡的普遍性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絡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孤立地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絡 還具有客觀性。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觀點。   2、整體和部分的辨證關係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 在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系統和要素的關係中,整體或系統處於統帥的決定地位,部分從屬於整體,所以在一切活動中,要求我們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域性思想,從整體出發,選擇最佳行動方案,實現整體或系統的最優目標 .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效能會對整體的效能狀態起決定作用,整體和部分存在著互相依賴、互相影響的關係,所以要達到整體的功能大於區域性功能之和的理想結果,就必須在強調區域性要服從整體的前提下,十分重視搞好區域性,以便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原因和結果的辨證關係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原因和結果是辨證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絡,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二)發展的觀點(規律性、原因、狀態、趨勢)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   2、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規律的含義)   3、 內外因的辨證關係原理: (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用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看問題,充分重視內因,同時不忽視外因。   4、量變與質變的辨證關係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進行新的量變。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重視量的積累;堅持適度原則;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   5、事物發展道路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新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有創新精神,支援新事物的發展壯大,同時,正確對待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困難,準備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觀點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不僅具有普遍性,還具有客觀性,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反對一風吹,一刀切。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係原理: (內容及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二者相互聯結: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沒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又是可以變化的。   學習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有什麼指導意義 (1)對於正確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義。(2)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   4、主次矛盾的辨證關係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l)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2)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5、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證關係原理:(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這一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6、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辨證關係:(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 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緊密相聯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兩點談重點或離開重點談兩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 三、認識論部分   1、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辨證關係: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認識則把實踐引歧途。   方法論意義: 既要重視實踐,又要掌握科學理論,達到理論(認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現象和本質的辨證關係:   區別: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多變易失,憑感覺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質是事物的內部聯絡,具有相對穩定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   聯絡:密切聯絡,不可分割:現象離不開本質,現象是本質的表現;本質離不開現象,本質總要表現為現象。   方法論:認識事物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辨證關係:   區別:含義、階段、可靠程度不同。   聯絡: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上升到理性認識。   方法論:實現認識的根本任務,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認識是無限發展的原理:   整個世界是無限發展的,認識應當在實踐基礎上隨著客觀事物的程序向前推移,逐步深化,不斷擴充套件。一切把認識凝固化、僵化的觀點都是不科學的。方法論意義: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   5、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原理:二者密不可分,分析是綜合的基礎,在綜合的指導下深入的分析。   方法論: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堅持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四、價值觀、人生觀部分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原理:一方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非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重大的阻礙作用。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觀的含義、本質、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哲理內容:價值觀是對客觀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對人們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集體主義價值觀,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等)   3、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辨證關係原理:二者是辨證統一的,兩者互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進而發展。方法論要求:正確處理二者關係,發生矛盾時,以全域性利益、根本利益為最高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4、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原理: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社會發展制約個人活動。要求: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有利條件,推動社會發展。   5、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奉獻:(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哲理內容:人生價值的含義(貢獻和索取),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奉獻,這是因為: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誌;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誌。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   6、理想與現實的辨證關係:(內容及方法論要求)   哲理內容:理想與現實是辨證統一的,理想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在奮鬥中實現理想。(把握艱苦奮鬥的精神實質)   7、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同群眾實踐相結合,實現兩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