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人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程式人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觀點

  • 工資的高低跟年齡的大小無關,只跟個人的產出有關;
  • 工資的高低跟崗位的高下無關,只跟行業的供需有關;
  • 沒有持續火爆的行業,也沒有徹底消失的行業;
  • 35歲的出路有三種:蛻變、吃老本、轉行。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軟體工程師就像妓女

昨天去超市,門口貼著一個招聘廣告,其中有兩個地方吸引了我:

1、35歲以下;

2、月薪3500。

不知道各位敲鍵盤碼程式碼的軟體工程師作何感想。

35歲,不是今天才有這個問題的。只不過,之前輪不到80後的最廣大一波人群,所以沒有太多人關注。

現在,2018年,1983年出生的也已經35歲了。難怪,35歲的問題開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體力勞動密集型行業,35歲一直都是個坎兒。80後坐在辦公室裡敲電腦,以為自己不是靠體力,是靠的腦力,所以很少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

其實,早就有人提出過:軟體工程師就像妓女,吃青春飯。只不過,當時大家只是把這句話當做玩笑,沒人當真。

沒想到,這麼快就應驗了!

35歲的變化

有幾個問題值得探究:

1、許多行業,許多工種,儘管坐在辦公室裡,真的不屬於體力密集型崗位麼?

2、35歲,是否是人類體力、腦力的轉折點?

“碼農”這個詞是軟體工程師對自己的自嘲,沒想到竟然一語成讖。

我不知道生理學家的研究是否表明35歲人類的體力與腦力都有下滑,但是從個人的感受,確實,35歲跟25歲時候的精力真的是無法相比。

無論是對新知識的學習速度,還是敲程式碼的速度,35歲的我確實比25歲的我下降不少。

工地上的農民工35歲的時候可能跟25歲差不多,然而整天憋在辦公室缺乏體力運動的“碼農”,35歲的體力跟25歲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

那麼,作為碼農,35歲的我真的要被早早地淘汰了麼?未來的道路又在哪裡呢?

體力、技術、技藝

我冥思苦想自己的出路,對比35歲的我與25歲的我,看看年齡除了帶走“精力充沛”這個優勢之外,是否同時給我帶來某些伴隨著歲月而成長的優勢,甚至於:未來當我45歲、55歲的時候,我何以立足在這個世上?

我非常明確目前的社會,儘管我被淘汰,走下坡路,也絕對有飯吃、餓不死。然而,僅僅是“有飯吃餓不死”,這絕非我的願望。

如果有某些優勢是伴隨著年齡和經歷而成長的,那麼,這種優勢,我顯然要盡力提升、發揮,這樣,不僅僅35歲的我會比25歲更有價值,而且在未來45歲、55歲的時候,會更加比現在35的時候具有價值。

經過觀察,我發現,醫生這個行業,越老越吃香;還有教師、律師、會計師等等。

那麼,這些行業跟工地上的建築工有何區別呢?

經過對比我發現:

工地上的建築工,25歲跟35歲,做的事情都類似,效果差別不大;

醫生和老師就不同了,35歲的醫生明顯比25歲的醫生要靠譜,35歲的老師講課的水平也絕非25歲能夠媲美。

當然了,如果不努力,35歲也有比較差勁的醫生和老師,但只要自己肯努力,十年時間,自己的看病經驗、講課風格,確實會有本質的區別。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工地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比較簡單、單調,兩隻手出力氣即可;而看病和教書,經驗太重要了,遇到過的病情越複雜,碰到過的學生越調皮,經驗積累的越豐富。

其實,如果拿工作“複雜度”來講,體力勞動也有很多複雜度較高,講究經驗的工種,比如說:焊工、木工、等等。

比如說:焊工,用電焊還是氣焊?多高的溫度?多大的焊條?焊過之後是否夠結實?消耗了多少材料?

難怪總有新聞報道:許多工廠嚴重缺乏高階技工。

“技工”,是“技術工人”,這說明工人雖多,但懂技術的不多,尤其是技術好的就更少了。

據說某些工程上的焊接工作,全國也就屈指可數那麼幾個焊工可以搞得定!這就不僅僅是“技術”了,而稱得上“技藝”,即:將技術發揮到了藝術的地步。

出自“技藝”之手的,就不叫工業品了,而叫“藝術品”。比如:瑞士手錶、紫砂壺。

三大核心競爭力

曾經有人講過這麼個故事:一臺發動機壞了,一大堆工人修不好,請來個專家,專家聽了聽聲音,在發動機某個位置劃了根線,說“把這裡的線圈重新繞一下”,果然,問題就解決了。老闆說:劃這根線值900塊錢,繞線圈的體力活只值100塊錢。

軟體工程師也好,碼農也好,如果一直只會幹繞線圈的這種誰都能很快學會的活兒,顯然是沒有太大價值的,就相當於工地上只會搬磚一樣。

那麼,軟體行業的“技藝”體現在何處呢?

1、時刻關注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保持自己在行業內不至於落後

對於新知識,年輕人往往有兩個優勢:容易接受、學習速度快。

35歲,學習速度慢,這是自然的,但最可怕的,並不是速度,而是:對新知識的接受意願不強,甚至排斥,認為自己的知識足夠了。

這個弊病,不僅僅軟體工程師有,醫生、教師、律師、建築師,也都有!自以為有了十多年的經驗,哪裡還有什麼自己擺不平的問題,於是對於新知識完全排斥,甚至對於業界有何新的變動毫不知情!

軟體工程師抱怨軟體行業兩三年一小變,五六年一大變,那麼,醫療、教育、法律、建築,難道不是麼?最新的流行病、手術方式、教育理念、法律條文、建築標準,這些,哪一個不是年年在變?

2、努力解決自己專案中的疑難問題,提升自己“劃線”的能力

繞線圈繞的快,也算是能力的提升。但終歸沒有“劃線”的價值高。

程式碼寫的再快,顯然要比一眼就能定位到軟體缺陷差那麼點意思。

或者,乾脆,用完全顛覆性的方案,幾何級的提升程式碼的速度和質量。

3、時刻關注自己從事的事務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如果說“劃線”僅僅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麼,比這個層次更高的,則是:提出問題。

也就是說:發動機沒有故障的狀況下,如何提升發動機的效能,如何降低發動機的成本,等等。

35歲的工程師,除非是惰性十足的,許多都能夠做到“劃線”解決問題的地步,然而正是因為“所有問題都能夠解決了”,逐漸失去了上升的可能。

然而,學無止境,技無止境,藝無止境。

供需變化與吃老本

當然,劃線有劃線的價值,繞線圈有繞線圈的價值,工地上有很多40多歲甚至50多歲的農民工,軟體行業自然也缺不了碼程式碼的人,只是價值的差異而已。

其實,即便是人人都能幹的搬磚,工資也在不斷提升,十年之間提升了十倍以上,比軟體工程師的提升都高。

不同職位工資的差異,主要是由供需情況決定的。

工地上工資之所以上漲,是因為沒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去工地上幹苦力活兒,年輕人寧願拿2000塊的工資坐在辦公室裡,也不願意風吹日晒掙那6000甚至上萬。

十年來,各個大學最為熱門的那些專業,為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供應,其中,包括軟體。

資訊時代的來臨,也確實需要如此之多的軟體工程師,然而,終有一天,供需的天平發生逆轉,那麼,個人的價值不再取決於自己的行業,而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技藝水平。

憑什麼敲兩行程式碼就要比搬兩塊磚值錢?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敲程式碼,沒有人願意搬磚,那麼,搬磚絕對會比敲程式碼更賺錢!

由於資訊時代的繼續發展,各行各業的資訊化需求依然未能得到滿足,35歲哪怕只會敲程式碼的碼農,也有錢可以賺,就如同工地上別說50歲了,連60歲的農民工也多得是。今天,餐飲服務行業大多是35歲以下的姑娘,未來,會有更多阿姨在為大家點菜。

所以,即便是技術沒有本質提升的軟體工程師,也不見得馬上就會完全失業,頂多就是變相降薪。

其實降薪這個事情很正常,前幾年鋼鐵行業火爆,鋼廠工人收入穩步提升,這兩年鋼鐵需求量萎縮,相關人員收入也下降不少。

只是,習慣了一路上升的世紀寵兒,突然面臨轉折,終歸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被動換行

以上無論技術高也好,低也罷,終歸還是能夠依靠已有的技術生存下去的。然而,最最糟糕的,是被動換行。

紡織行業伴隨著機械化的進展,許多中年工人下崗。軟體行業,就一定會長盛不衰麼?或者,規模一直會持續暴漲麼?

軟體,也屬於一種基礎設施。

電腦硬體經歷十多年的飛速發展,革新的速度已經逐漸慢了下來。跟過去十年從M到G的量級飛躍不同,近幾年,一直在G的級別。

同樣的,軟體也一樣。大部分行業的軟體,某一天,一定會發展到不需要大幅改進的地步。

也就是說:軟體的需求依然存在,但需求量已經沒有那麼巨大了。

比如說:通訊軟體、社交軟體、視訊軟體、辦公軟體,等等。office2003和office2010,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用,windowsXP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用。

導致軟體工程師需求減少的,不僅僅是軟體的需求,只怕生產率的提升帶來的從業人數的減少威力更為強大。

做一個網站,十年前所需要的人力,跟今天所需要的人力,完全不同。

這是因為軟體的生產工具得到了大幅的改善。這種改善不僅僅導致工作量的減少,而且導致軟體行業的入門門檻更低,甚至導致非專業人士都足以短時間內完成應用軟體的開發。

機器能夠做得事情很多,所以軟體的需求量巨大;機器能夠做得事情很多,連軟體也能夠由機器完成,所以軟體工程師的需求量會變小。

某一天,有很多軟體工程師需要轉行,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農民工都是農民轉行做了工人,越是生存狀態不佳的人越是喜歡換行,反倒是生存狀態好的人換起行來顯得被動。

那又能怎樣呢?二十多年前,那麼多人同時下崗。未來,軟體工程師即便要下崗,也不是一次性的,因為企業經營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大家不會等到迫不得已才一起裁員。這樣也好,再就業的競爭稍微小一點。

結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麼,把自己單一的技能做到極致,哪怕只有一個軟體工程師的崗位,那也是你的;要麼,多掌握幾種本領。

我這裡有一套網際網路最新的Java進階架構師底層到實戰的學習思維導圖

1.開源框架解析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2.架構師鞏基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3.高效能架構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4.微服務架構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5.團隊協作開發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6.B2C商城專案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7.設計模式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附上【架構資料】

程式人生: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歡迎工作一到五年的Java工程師朋友們加入Java架構開發:277763288

群內提供免費的Java架構學習資料(裡面有高可用、高併發、高效能及分散式、Jvm效能調優、Spring原始碼,MyBatis,Netty,Redis,Kafka,Mysql,Zookeeper,Tomcat,Docker,Dubbo,Nginx等多個知識點的架構資料)合理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不要再用"沒有時間“來掩飾自己思想上的懶惰!趁年輕,使勁拼,給未來的自己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