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四章)—— 力導向圖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四章)—— 力導向圖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四章)

    

    這一章我們來繪製一個力導向圖,什麼叫力導向圖,通俗一點將就是有節點和線組成,當滑鼠拖拽一個節點時,其他節點都會受到影響(力導向圖有多種型別,本章繪製的效果就是這樣,其他型別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試試),還是給讀者提個醒,這一章又會有很多新的知識點,請拿出的學習新東西的本領來

    為了繪製一個力導向圖,我們還是需要以下新的知識點

  • d3.forceSimulation() ,新建一個力導向圖,
  • d3.forceSimulation().force(),新增或者移除一個力,這裡給出官方示例: 

    

    這裡說明一下對於d3.forceSimulation().force(name),也就是當force中只有一個引數,這個引數是某個力的名稱,那麼這段程式碼返回的是某個具體的力,(根據上面圖片官方對force的說明也可以知道),例如d3.forceSimulation().force(“link”),則返回的是d3.forceLink()這個力,注意對照上面的圖片,這個用法在下面會經常被用到

  • d3.forceSimulation().nodes(),輸入是一個數組,然後將這個輸入的陣列進行一定的資料轉換,例如新增座標什麼的!這裡給出官方API的解釋

    從這裡可以看出,差不多就是上面作者講的那個意思

  • d3.forceLink.links(),這裡輸入的也是一個數組(邊集),然後對輸入的邊集進行轉換,等一下我們會看到,它到底被轉換成什麼樣子的
  • tick函式,這個函式對於力導向圖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力導向圖是不斷運動的,每一時刻都在發生更新,所以需要不斷更新節點和連線的位置
  • d3.drag(),是力導向圖可以被拖動

    好了,有了這些基礎知識後,我們開始繪製一個力導向圖

    1、資料準備

var marge = {top:60,bottom:60,left:60,right:60}
    	var svg = d3.select("svg")
    	var width = svg.attr("width")
    	var height = svg.attr("height")
    	var g = svg.append("g")
    		.attr("transform","translate("+marge.top+","+marge.left+")");
    		
    	//準備資料
    	var nodes = [//節點集
    		{name:"湖南邵陽"},
    		{name:"山東萊州"},
    		{name:"廣東陽江"},
    		{name:"山東棗莊"},
    		{name:"澤"},
    		{name:"恆"},
    		{name:"鑫"},
    		{name:"明山"},
    		{name:"班長"}
    	];
    	
    	var edges = [//邊集
    		{source:0,target:4,relation:"籍貫",value:1.3},
    		{source:4,target:5,relation:"舍友",value:1},
    		{source:4,target:6,relation:"舍友",value:1},
    		{source:4,target:7,relation:"舍友",value:1},
    		{source:1,target:6,relation:"籍貫",value:2},
    		{source:2,target:5,relation:"籍貫",value:0.9},
    		{source:3,target:7,relation:"籍貫",value:1},
    		{source:5,target:6,relation:"同學",value:1.6},
    		{source:6,target:7,relation:"朋友",value:0.7},
    		{source:6,target:8,relation:"職責",value:2}
    	];

    2、設定一個顏色比例尺

//設定一個color的顏色比例尺,為了讓不同的扇形呈現不同的顏色
    	var colorScale = d3.scaleOrdinal()
    		.domain(d3.range(nodes.length))
    		.range(d3.schemeCategory10);

    3、新建一個力導向圖

var forceSimulation = d3.forceSimulation()
    		.force("link",d3.forceLink())
    		.force("charge",d3.forceManyBody())
    		.force("center",d3.forceCenter());

    其實上面那一段程式碼你就可以從官網上面複製下來(我也是這麼幹的) 

   4、生成節點資料

//生成節點資料
    	forceSimulation.nodes(nodes)
    		.on("tick",ticked);//這個函式很重要,後面給出具體實現和說明

    注意,這裡出現了tick函式,我把它的實現寫到了一個有名函式ticked(以前我們是不是寫的都是無名函式)

    5、生成邊集資料

//生成邊資料
    	forceSimulation.force("link")
    		.links(edges)
    		.distance(function(d){//每一邊的長度
    			return d.value*100;
    		}) 

    注意,這裡出現了forceSimulation.force(name)的用法,前面已經詳細解釋了它的返回值

    6、設定圖形中心位置

//設定圖形的中心位置	
    	forceSimulation.force("center")
    		.x(width/2)
    		.y(height/2);

    這裡也是forceSimulation.force(name)的用法

    7、輸出頂點集和邊集

//在瀏覽器的控制檯輸出
    	console.log(nodes);
    	console.log(edges);

    頂點集的樣子

    

    邊集的樣子

    

    8、繪製邊

//繪製邊
    	var links = g.append("g")
    		.selectAll("line")
    		.data(edges)
    		.enter()
    		.append("line")
    		.attr("stroke",function(d,i){
    			return colorScale(i);
    		})
    		.attr("stroke-width",1);

    這裡注意一下,應該先繪製邊,在繪製頂點,因為在d3中,各元素是有層級關係的,先繪製的在下面

    9、邊上的文字

var linksText = g.append("g")
    		.selectAll("text")
    		.data(edges)
    		.enter()
    		.append("text")
    		.text(function(d){
    			return d.relation;
    		})

    10、老規矩,先建立用來放在每個節點和對應文字的分組<g>

var gs = g.selectAll(".circleText")
    		.data(nodes)
    		.enter()
    		.append("g")
    		.attr("transform",function(d,i){
    			var cirX = d.x;
    			var cirY = d.y;
    			return "translate("+cirX+","+cirY+")";
    		})
    		.call(d3.drag()
    			.on("start",started)
    			.on("drag",dragged)
    			.on("end",ended)
    		);

    注意,這裡出現了drag函式,對於call函式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我們也可以發現,這裡使用了三個有名函式,具體實現後面會給出

    11、節點和文字

//繪製節點
    	gs.append("circle")
    		.attr("r",10)
    		.attr("fill",function(d,i){
    			return colorScale(i);
    		})
    	//文字
    	gs.append("text")
    		.attr("x",-10)
    		.attr("y",-20)
    		.attr("dy",10)
    		.text(function(d){
    			return d.name;
    		})

    注意,這裡的文字的到需要根據轉換後資料的特點得到!!!

    12、ticked函式的實現

function ticked(){
    		links
    			.attr("x1",function(d){return d.source.x;})
    			.attr("y1",function(d){return d.source.y;})
    			.attr("x2",function(d){return d.target.x;})
    			.attr("y2",function(d){return d.target.y;});
    			
    		linksText
    			.attr("x",function(d){
    			return (d.source.x+d.target.x)/2;
    		})
    		.attr("y",function(d){
    			return (d.source.y+d.target.y)/2;
    		});
    			
    		gs
    			.attr("transform",function(d) { return "translate(" + d.x + "," + d.y + ")"; });
    	}

    注意,可以發現,這裡寫的都是位置資訊,所以你在繪製相應的圖形元素的時候,位置資訊就不那麼重要的,而且,建議先寫完這個函式後,在進行測試

    13、drag

function started(d){
    		if(!d3.event.active){
    			forceSimulation.alphaTarget(0.8).restart();設定衰減係數,對節點位置移動過程的模擬,數值越高移動越快,數值範圍[0,1]
    		}
    		d.fx = d.x;
    		d.fy = d.y;
    	}
    	function dragged(d){
    		d.fx = d3.event.x;
    		d.fy = d3.event.y;
    	}
    	function ended(d){
    		if(!d3.event.active){
    			forceSimulation.alphaTarget(0);
    		}
    		d.fx = null;
    		d.fy = null;
    	}

    drag中有三個函式,在這裡進行了實現,其中d.fx和d.fy表示固定座標,例如,現在我們看到dragged函式,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程式碼:d.fx = d3.event.x;  d.fy = d3.event.y;,也就是在拖動節點的時候,滑鼠位置在哪裡(d3.event),節點的固定位置就在哪裡,再看到ended函式,也就是結束拖動的時候觸發,可以發現,固定座標都為空,也就是不固定,這樣模擬的效果才好(你們也可以試試去掉ended函式會發生什麼,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

    最後,附上程式碼執行的結果

    

    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是不是感覺過程很複雜!沒關係,一步一步來,結果好就行

(效果瀏覽會出現亂碼,請諒解!但是整體效果和上面的截圖差不多,而且是動態的,可以滑鼠拖拽!)

(翻外篇)d3.js在網頁端視覺化neo4j圖資料庫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學習d3.js,“d3.js在網頁端視覺化neo4j圖資料庫”這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專案——利用neo4j的java驅動API從neo4j中取資料,並利用d3.js在網頁端進行視覺化。大家在學完基礎課程後可以做一下這個專案,進行鞏固。點選下面連結進行檢視:d3.js視覺化neo4j圖資料庫專案專欄

相關推薦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 導向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四章)          這一章我們來繪製一個力導向圖,什麼叫力導向圖,通俗一點將就是有節點和線組成,當滑鼠拖拽一個節點時,其他節點都會受到影響(力導向圖有多種型別,本章繪製的效果就是這樣,其他型別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試試),還是給讀者提個醒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 中國地圖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六章)     1、中國地圖的繪製比較簡單,前面學了那麼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動手來繪製一個,在這裡就不繪製了!只是附上一個截圖來看一看!     簡單的中國地圖的效果大概就是這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雖然在這裡沒有教大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高階篇幅之多環境配置

一、SpringBoot多環境配置介紹和專案實戰(核心知識)     簡介:SpringBoot介紹多環境配置和使用場景     1、不同環境使用不同配置        &nbs

Java

class 小寫字母 圓點 對象 文件夾 頂級域名 前綴 部分 不同 第十四章 1、Java中的包(package) 2.1 包,對應到磁盤中的文件夾 2.2 新建一個class,默認保存在缺省包中 2.3

吳恩達機器學習---無監督學習kmeans演算法

一、kmeans演算法 Kmeans演算法的流程: 1.根據我們要分的類別數,就是你要將資料分成幾類(k類),隨機初始化k個點(暫且稱為類別點) 2.計算每個資料點到k個類別點的距離,將其歸類到距離最近的那個類別點 3.計算每一類中包含的資料點的位置的平均值,比如,包含a(x1,y1

【無私分享:ASP.NET CORE 專案實戰】圖形驗證碼的實現

1 public class VierificationCodeServices 2 { 3 /// <summary> 4 /// 該方法用於生成指定位數的隨機數 5 /// </summary> 6

linux程式設計——使用訊號量

14.1.4    使用訊號量 下面將用完整的程式設計介面為二進位制訊號量建立一個簡單得多的PV型別介面,然後用這個非常簡單的介面來演示訊號量是如何工作的。 用程式sem1.c來試驗訊號量,該程式可以被多次呼叫。通過一個可選的引數來指定程式是負責建立訊號量還是負責刪除訊號量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 選擇、插入、刪除元素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五章)     1、選擇元素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d3.js中選擇元素的函式有select()和selectAll(),下面來詳細講解一下     假設我們的<body>中有三個<p>,如下     <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十三—— 餅狀

D3.js的v5版本入門教程(第十三章)     這一章我們來繪製一個簡單的餅狀圖,我們只繪製構成餅狀圖基本的元素——扇形、文字,從這一章開始,內容可能有點難理解,因為每一章都會引入比較多的難理解知識點,在這裡作者本人也只是粗略的講解每個新知識點的意思!如果不是很理解的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高階篇幅之監控Actuator實戰

一、SpringBoot2.x監控Actuator實戰上集     簡介:講解SpringBoot使用actuator監控配置和使用     可用性:100%,99.9%     1、介紹什麼是a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高階篇幅之雲伺服器介紹和部署生產環境實戰

一、阿里雲伺服器介紹和使用講解     簡介:阿里雲伺服器介紹和使用講解 1) 2)第一次需要註冊 3)控制檯 二、阿里雲Linux伺服器部署JDK8實戰     簡介:在阿里雲伺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伺服器端主動推送SSE技術講解

一、服務端推送常用技術介紹     簡介:服務端常用推送技術介紹,如websocket,sse輪詢等         1、客戶端輪詢:ajax定時拉取(延遲1s)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高階篇幅之響應式程式設計

      一、SprinBoot2.x響應式程式設計簡介     簡介:講解什麼是reactive響應式程式設計和使用的好處     1、基礎理解: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搜尋框架ElasticSearch介紹和整合

一、搜尋引擎知識和搜尋框架elasticsearch(es)基本介紹    1. 簡介:通過京東電商 介紹什麼是搜尋引擎,和開源搜尋框架ElasticSearch6.x新特性介紹         前言

springboot2.x簡單詳細教程--整合Logback日誌框架

一、新日誌框架LogBack介紹     簡介:日誌介紹和新日誌框架Logback講解     1.常用處理java的日誌元件 slf4j,log4j,logback,common-logging 等    &

構建基本腳本

基本腳本1.1 多命令; shell腳本可以通過;將命令串起來一起運行,甚至可以將前一個命令執行的結果作為參數傳給後一個命令執行。[[email protected]/* */ ~]# date;who Mon Jul 17 20:46:33 CST 2017 (unknown) :0

吳恩達機器學習---降維PCA

一、目標 1.資料壓縮 在機器學習中,會用到大量資料進行學習訓練,當資料量很大,維度高時,對電腦記憶體的壓力會很大,並且學習的速度也會很慢。 2.視覺化 我們將一些高維的資料降維到1維,2維,3維的話,就可以進行視覺化,將資料以圖表的方式展示出來。 二、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

二進制安裝kubernetes v1.11.2 kube-proxy部署

scheduler ntc ips kubecon .json done ecs rest sna 繼續前一章的部署。 部署 kube-proxy 組件 14.1 下載和分發二進制文件,參考 第三章 分發到各節點 source /opt/k8s/bin/environme

為什麼我要放棄javaScript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演算法模式

本章將會學習遞迴、動態規劃和貪心演算法。 第十一章 演算法模式 遞迴 遞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它解決問題的各個小部分,直到解決最初的大問題。遞迴通常涉及函式呼叫自身。 遞迴函式是像下面能夠直接呼叫自身的方式或函式 function recursiveFunction(someParam){

【小白看的Java教程,讓陣列動起來

基本操作(重點) int[] nums = new int[]{1,3,5,7}; + 獲取陣列長度,語法:int size =  陣列名.length; int size = nums.length; -> 輸出結果4 + 獲取元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