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檢視centos硬體配置

檢視centos硬體配置

1.檢視機器所有硬體資訊:

dmidecode |more

dmesg |more

這2個命令出來的資訊都非常多,所以建議後面使用"|more"便於檢視

2.檢視CPU資訊

   方法一:

   Linux下CPU相關的引數儲存在 /proc/cpuinfo 檔案裡

   cat /proc/cpuinfo |more

   方法二:

   採用命令 dmesg | grep CPU 可以檢視到相關CPU的啟動資訊

   檢視CPU的位數:

   getconf LONG_BIT

3.檢視Mem資訊

 cat /proc/meminfo |more (注意輸出資訊的最後一行:MachineMem:   41932272 kB)

 free -m

 top

4.檢視磁碟資訊

   方法一:

   fdisk -l 可以看到系統上的磁碟(包括U盤)的分割槽以及大小相關資訊。

   方法二:

   直接檢視 

   cat /proc/partitions

5.檢視網絡卡資訊

   方法一:

   ethtool eth0 採用此命令可以檢視到網絡卡相關的技術指標

   (不一定所有網絡卡都支援此命令)

   ethtool -i eth1 加上 -i 引數檢視網絡卡驅動

   可以嘗試其它引數檢視網絡卡相關技術引數

   方法二:

   也可以通過dmesg | grep eth0 等看到網絡卡名字(廠家)等資訊

   通過檢視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可以看到當前的網絡卡配置包括IP、閘道器地址等資訊。

   當然也可以通過ifconfig命令檢視。

6.如何檢視主機板資訊?

 lspci

7.如何掛載ISO檔案

mount -o loop *.iso mount_point

8.如何檢視光碟相關資訊

   方法一:

   插入CD光碟後,在本人的RHEL5系統裡,光碟檔案是 /dev/cdrom,

   因此只需 mount /dev/cdrom mount_point 即可。

   [[email protected] tmp]# mount /dev/cdrom mount_point

   mount: block device /dev/cdrom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其實仔細看一下,光碟機的裝置檔案是 hdc 

   [[email protected] tmp]# ls -l /dev/cdrom*

   lrwxrwxrwx 1 root root 3 01-08 08:54 /dev/cdrom -> hdc

   lrwxrwxrwx 1 root root 3 01-08 08:54 /dev/cdrom-hdc -> hdc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 mount /dev/hdc mount_point

   如果光碟機裡沒放入有效光碟,則報錯:

   [[email protected] tmp]# mount /dev/hdc mount_point

   mount: 找不到介質

9.如何檢視USB裝置相關

   方法一:

   其實通過 fdisk -l 命令可以檢視到接入的U盤資訊,本人的U盤資訊如下:

   Disk /dev/sda: 2012 MB, 2012217344 bytes

   16 heads, 32 sectors/track, 767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512 * 512 = 262144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6        7676     1961024    b  W95 FAT32

   U盤的裝置檔案是 /dev/sda,2G大小,FAT32格式。

   如果使用者登陸的不是Linux圖形介面,U盤不會自動掛載上來。

   此時可以通過手工掛載(mount):

   mount /dev/sda1 mount_point

   以上命令將U盤掛載到當前目錄的 mount_point 目錄,注意掛的是 sda1 不是 sda。

   解除安裝命令是 umount mount_point

   Linux預設沒有自帶支援NTFS格式磁碟的驅動,但對FAT32支援良好,掛載的時候一般不需要 -t vfat 引數 。

   如果支援ntfs,對ntfs格式的磁碟分割槽應使用 -t ntfs 引數。

   如果出現亂碼情況,可以考慮用 -o iocharset=字符集 引數。

   可以通過 lsusb 命令檢視 USB 裝置資訊哦:

   [[email protected] tmp]# lsusb

   Bus 001 Device 001: ID 0000:0000

   Bus 002 Device 001: ID 0000:0000

   Bus 003 Device 001: ID 0000:0000

   Bus 004 Device 002: ID 0951:1613 Kingston Technology

   Bus 004 Device 001: ID 0000:0000

===================================================

                       獲取記憶體,cpu真實核數方法

===================================================

linux記憶體檢視方式

如下顯示free是顯示的當前記憶體的使用,-m的意思是M位元組來顯示內容.我們來一起看看.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02        769        232          0         62        421
-/+ buffers/cache:        286        715
Swap:         1153          0       1153
第一部分Mem行:
total 記憶體總數: 1002M
used 已經使用的記憶體數: 769M
free 空閒的記憶體數: 232M
shared 當前已經廢棄不用,總是0
buffers Buffer 快取記憶體數: 62M
cached Page 快取記憶體數:421M
關係:total(1002M) = used(769M) + free(232M)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
(-buffers/cache) used記憶體數:286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free記憶體數: 715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見-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式實實在在吃掉的記憶體,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記憶體總數。
第三部分是指交換分割槽, 我想不講大家都明白.
我想大家看了上面,還是很暈.第一部分(Mem)與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的結果中有關used和free為什麼這麼奇怪.
其實我們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解釋.
對作業系統來講是Mem的引數.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所以它認為free只有232.
對應用程式來講是(-/+ buffers/cach).buffers/cached 是等同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程式執行的效能,當程式使用記憶體時,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使用。
所以,以應用來看看,以(-/+ 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為主.所以我們看這個就好了.另外告訴大家一些常識.Linux為了提高磁碟和記憶體存取效率, 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 除了對dentry進行快取(用於VFS,加速檔案路 徑名到inode的轉換), 還採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針對磁碟塊的讀寫,後者針對檔案inode的讀寫。這些Cache能有效縮短了 I/O系統呼叫(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時間。
記住記憶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不象windows, 無論你的真實實體記憶體有多少,他都要拿硬碟交換檔案來讀.這也就是windows為什麼常常提示虛擬空間不足的原因.你們想想,多無聊,在記憶體還有大部分的時候,拿出一部分硬碟空間來充當記憶體.硬碟怎麼會快過記憶體.所以我們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記憶體太少.如果常常 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慮加實體記憶體了.這也是linux看記憶體是否夠用的標準哦

很多人都知道, 直接敲 cat /proc/cpuinfo 可以看到詳細的cpu資訊.

資訊裡會分processor 0 -n, 如果你認為n就是cpu真實核數的話, 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知道intel有超執行緒技術(HT), 它可以在邏輯上分一倍數量的cpu出來.所以, 光看processor數量是不準的.

真實的核數, 應該是 cpu cores 這個引數值.

[[email protected] logs]$ cat /proc/cpuinfo

processor       : 0

vendor_id       :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 6

model           : 15

model name      : Intel(R) Xeon(R) CPU           E5310  @ 1.60GHz

stepping        : 7

cpu MHz         : 1596.035

cache size      : 4096 KB

physical id     : 0

siblings        : 4

core id         : 0

cpu cores       : 4

fdiv_bug        : no

hlt_bug         : no

f00f_bug        : no

coma_bug        : no

fpu             : yes

fpu_exception   : yes

cpuid level     : 10

wp              : yes

flags           :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dts acpi mmx fxsr sse sse2 ss ht tm pbe nx lm constant_tsc pni monitor ds_cpl tm2 xtpr

bogomips        : 3194.26

物理cpu數量,可以數不重複的 physical id 有幾個。

相關推薦

檢視centos硬體配置

1.檢視機器所有硬體資訊: dmidecode |more dmesg |more 這2個命令出來的資訊都非常多,所以建議後面使用"|more"便於檢視 2.檢視CPU資訊    方法一:    Linux下CPU相關的引數儲存在 /proc/cpu

centos 檢視機器硬體配置

1 CPU more /proc/cpuinfo 可以找出 model name, CPU processor 的數目(這個是邏輯處理器的數目)等資訊; 2 Memory free -m 直接檢視total部分知道時間可用的實體記憶體大小; 3 Disk df -

檢視伺服器硬體配置資訊

本次由於需要搭建一套環境,但是所需硬體配置不足,需要進行統計採購。那麼就需要得知伺服器現有配置,所以這次會介紹些常用的命令和工具來查詢硬體資訊。其實也可以通過像DELL廠商的IDRAC控制檯來獲取這些資訊,但是比較尷尬的是IBM在獲取硬碟資訊方面支援比較差,僅顯示物理磁碟數量,能夠獲取的資訊很少,這時就需要像

LINUX檢視伺服器硬體配置

LINUX檢視硬體配置 1.      檢視所有硬體的型號 Cmd程式碼   dmidecode | more   結果程式碼   # dmidecode 2.2SMBIOS 2.5 present.  170 structures occupying 4593 bytes.  Table 

如何檢視Linux 硬體配置資訊

1.檢視機器所有硬體資訊:dmidecode |moredmesg |more這2個命令出來的資訊都非常多,所以建議後面使用"|more"便於檢視2.檢視CPU資訊方法一:   Linux下CPU相關的引數儲存在 /proc/cpuinfo 檔案裡cat /proc/cpui

linux下檢視電腦硬體配置

系統 #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 # head -n 1 /etc/issue   #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檢視CPU資訊 # hostname          

centos檢視系統/硬體資訊及運維常用命令

轉載地址1:http://www.osyunwei.com/archives/754.html 轉載地址2:http://www.2cto.com/os/201403/286160.html [[email protected] ~] # uname -a #

linux檢視硬體配置相關指令彙總

轉載自LINUX 檢視硬體配置命令 系統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 head -n 1 /etc/issue #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 cat /proc/cpuinfo # 檢視CPU資訊 hostname # 檢視計算機名

【Linux命令】檢視硬體配置命令

工作中,經常會檢視安裝Linux系統的伺服器硬體配置及其資源使用情況,比如說,CPU佔用率,記憶體使用情況,磁碟使用情況,網絡卡配置等等資訊。 在這裡彙總一下,方便自己查閱,同時也分享給需要的人。

檢視linux系統配置centos/redhat)

一:檢視cpu more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如果覺得需要看的更加舒服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cut -f2 -d: 二:檢視記憶

CentOS學習23_CentOS下檢視電腦硬體裝置屬性命令

如何在linux下檢視電腦硬體裝置屬性 #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 # head -n 1 /etc/issue   #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檢視CPU資

Centos檢視系統硬體資訊

[[email protected] ~] #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的linux系統資訊命令 [[email protected] ~] # head -n 1 /etc/issue #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

CentOS檢視電腦硬體裝置屬性命令

轉載地址:http://www.centoscn.com/CentOS/help/2013/1105/2054.html 如何在linux下檢視電腦硬體裝置屬性 #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 # head -n

ubuntu 上檢視硬體配置和軟體環境

通過命令  inxi -FxzSystem:    Host: K29 Kernel: 4.10.0-37-generic x86_64 (64 bit gcc: 5.4.0)           Desktop: Cinnamon 3.4.3 (Gtk 3.18.9-1ub

Centos 檢視系統硬體資訊

[root@yongsen ~] # uname -a # 檢視核心/作業系統/CPU資訊的linux系統資訊命令 [root@yongsen ~] # head -n 1 /etc/issue # 檢視作業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字母L [root@yongsen ~]

centos 7 配置靜態IP

linux切換root賬號,進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 2.編輯網絡配置接口文件3.保存修改並重啟網絡服務centos 7 配置靜態IP

CentOS安裝配置MySql數據庫

ima 16px 必須 eas 方式 temp grep 5.7 leg CentOS版本7.2,MySql版本5.7 1、下載MySql安裝源 wget https://dev.mysql.com/get/mysql57-community-release-el

centos rsync 配置

rsyncd fig src 拉取 $path ech login bash pri Rsync: rsync 優點: 增量備份,支持socket,集中備份缺點: 大量小文件同步的時候,比對時間較長,有的時候,rsync 進程會停止 同步大文件,10G這樣的大文件有時也會

CentOS 7 配置IP地址以及出現的問題排查

centos 7 linux ip地址配置 當我們新建好一個新的CentOS系統後我們首先需要配置IP 地址,為的就是可以方便遠程連接和後續的正常使用!由於CentOS 7更新之後配置和CentOS 6還是有點小區別,讓我們開始吧~首先進入系統後我們先自動獲取一個IP地址:#dhclient查看獲

centos 7配置靜態IP,並配置DNS

emctl 文件 網卡 管理器 sco auto .html b2b 進行 centos 7配置靜態IP,並配置DNS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找到對應的網卡配置並編輯 vim ifcfg-eno16777736配置eno-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