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之函式初始

python之函式初始

一,什麼是函式?

現在有這麼個情況:python中的len方法不讓用了,你怎麼辦?

來測試一下‘hello word’ 的長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View Code

OK,完事兒了,非常完美。但是主管又提出一個需求,要計算兩外一個字串的長度:‘hello china’,

於是你的程式碼就變成了這樣: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s2 = "hello china" length = 0 for i in s2: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View Code

這樣確實可以實現len方法的效果,但是總感覺不是那麼完美?為什麼呢?

首先,之前只要我們執行len方法就可以直接拿到一個字串的長度了,現在為了實現相同的功能我們把相同的程式碼寫了好多遍 —— 程式碼冗餘

其次,之前我們只寫兩句話讀起來也很簡單,一看就知道這兩句程式碼是在計算長度,但是剛剛的程式碼卻不那麼容易讀懂 —— 可讀性差

所以,我們就想能不能用一段程式碼,來實現相同的功能,比如,咱們也寫一個len()叫做my_len()可以代替len()的方法,既解決了程式碼冗餘,有讓其可讀性好,用什麼方法呢? 這就引出了咱們今天講的----函式。

函式是組織好的,可重複使用的,用來實現單一,或相關聯功能的程式碼段。

函式能提高應用的模組性,和程式碼的重複利用率。你已經知道Python提供了許多內建函式,比如print(),len()等。但你也可以自己建立函式,這被叫做使用者自定義函式。

二, 函式的定義與呼叫。

#函式定義
def mylen():
    """計算s1的長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函式呼叫  
mylen()

上面就是咱們寫了一個函式,並且成功的呼叫了它。

定義:def 關鍵詞開頭,空格之後接函式名稱和圓括號(),最後還有一個":"。

   def 是固定的,不能變,他就是定義函式的關鍵字。

   空格 為了將def關鍵字和函式名分開,必須空(四聲),當然你可以空2格、3格或者你想空多少都行,但正常人還是空1格。

   函式名:函式名只能包含字串、下劃線和數字且不能以數字開頭。雖然函式名可以隨便起,但我們給函式起名字還是要儘量簡短,並能表達函式功能

   括號:是必須加的,先別問為啥要有括號,總之加上括號就對了!

註釋:每一個函式都應該對功能和引數進行相應的說明,應該寫在函式下面第一行。以增強程式碼的可讀性。

呼叫:就是 函式名() 要記得加上括號。

三,函式的返回值。

咱們用len()方法時,得到的結果會賦值給一個變數,然後得到結果:

str_len = len('hello,world')
print(str_len)

但是咱們寫的這個函式,並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如何讓他和len函式一樣,有返回值呢?

那就是在函式的最後加上一個return,return 後面寫你需要的返回值就可以了。

#函式定義
def mylen():
    """計算s1的長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return length

#函式呼叫
str_len = mylen()
print('str_len : %s'%str_len)

下面咱們重點研究return關鍵字的作用:

return關鍵字的作用

  return 是一個關鍵字,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返回”,所以我們管寫在return後面的值叫“返回值”。

要研究返回值,我們還要知道返回值有幾種情況:分別是沒有返回值、返回一個值、返回多個值

沒有返回值

  不寫return的情況下,會預設返回一個None:我們寫的第一個函式,就沒有寫return,這就是沒有返回值的一種情況。

#函式定義
def mylen():
    """計算s1的長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print(length)

#函式呼叫
str_len = mylen()
#因為沒有返回值,此時的str_len為None
print('str_len : %s'%str_len)
沒有return

只寫return,後面不寫其他內容,也會返回None,有的同學會奇怪,既然沒有要返回的值,完全可以不寫return,為什麼還要寫個return呢?這裡我們要說一下return的其他用法,就是一旦遇到return,結束整個函式

def ret_demo():
    print(111)
    return
    print(222)

ret = ret_demo()
print(ret)
只寫return

return None:和上面情況一樣,我們一般不這麼寫。

返回一個值

      剛剛我們已經寫過一個返回一個值的情況,只需在return後面寫上要返回的內容即可。 

#函式定義
def mylen():
    """計算s1的長度"""
    s1 = "hello world"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return length

#函式呼叫
str_len = mylen()
print('str_len : %s'%str_len)
return返回一個值

返回多個值

  可以返回任意多個、任意資料型別的值

def ret_demo1():
    '''返回多個值''' 
    return 1,2,3,4


def ret_demo2():
    '''返回多個任意型別的值'''
    return 1,['a','b'],3,4

ret1 = ret_demo1()
print(ret1)
ret2 = ret_demo2()
print(ret2)

返回多個值
return返回多個值

  返回的多個值會被組織成元組被返回,也可以用多個值來接收

def ret_demo2():
    return 1,['a','b'],3,4

#返回多個值,用一個變數接收
ret2 = ret_demo2()
print(ret2)

#返回多個值,用多個變數接收
a,b,c,d = ret_demo2()
print(a,b,c,d)

#用多個值接收返回值:返回幾個值,就用幾個變數接收
a,b,c,d = ret_demo2()
print(a,b,c,d)

多個返回值的接收
多個值接收

小結:

  return 只有兩個作用:

  1,結束整個函式。

  2,給函式的執行者(呼叫者)返回值。

四,函式的引數。

  現在,我們已經把函式返回值相關的事情研究清楚了,我們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個可以返回字串長度的函式。但是現在這個函式還是不完美,之前我們使用len函式的時候得是length = len("hello world"),這樣我可以想計算誰就計算誰的長度。但是現在我們寫的這個函式,只能計算一個“hello world”的長度,換一個字串好像就是不行了。這可怎麼辦?

#函式定義
def mylen(s1):
    """計算s1的長度"""
    length = 0
    for i in s1:
        length = length+1
    return length

#函式呼叫
str_len = mylen("hello world")
print('str_len : %s'%str_len)
帶引數的函式

我們告訴mylen函式要計算的字串是誰,這個過程就叫做 傳遞引數,簡稱傳參,我們呼叫函式時傳遞的這個“hello world”和定義函式時的s1就是引數

實參與形參

引數還有分別:

我們呼叫函式時傳遞的這個“hello world”被稱為實際引數,因為這個是實際的要交給函式的內容,簡稱實參。

定義函式時的s1,只是一個變數的名字,被稱為形式引數,因為在定義函式的時候它只是一個形式,表示這裡有一個引數,簡稱形參。 

下面咱們按照實參形參兩個角度去研究函式的引數:

實參角度傳參:

    1.按照位置傳值:位置引數。

def mymax(x,y):
    #此時x=10,y=20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10,20)
print(ma)
按照位置傳參

    2.按照關鍵字傳值:關鍵字引數。

def mymax(x,y):
    #此時x = 20,y = 1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y = 10,x = 20)
print(ma)
按照關鍵字傳參

    3.位置、關鍵字形式混著用:混合傳參。

def mymax(x,y):
    #此時x = 10,y = 2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ma = mymax(10,y = 20)
print(ma)
混合傳參

    正確用法

      問題一:位置引數必須在關鍵字引數的前面

      問題二:對於一個形參只能賦值一次

形參角度傳參:

    1.按照位置傳值:位置引數。

def mymax(x,y):
    #此時x = 10,y = 20
    print(x,y)
    the_max = x if x > y else y
    return the_max

#呼叫mymax不傳遞引數
ma = mymax()
print(ma)

#結果
TypeError: mymax() missing 2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s: 'x' and 'y'
位置引數

    2.將變化比較小的值設定成預設數值:預設引數。

def stu_info(name,sex = "male"):
    """列印學生資訊函式,由於班中大部分學生都是男生,
        所以設定預設引數sex的預設值為'male'
    """
    print(name,sex)


stu_info('alex')
stu_info('eva','female')
預設引數

      2.1預設引數的引數陷阱:預設引數是一個可變資料型別

def defult_param(a,l = []):
    l.append(a)
    print(l)

defult_param('alex')
defult_param('egon')
預設引數是個可變型別

    3.可接收所有的位置引數與關鍵字引數:動態引數。

def trans_para(*args,**kwargs):
    print(args,type(args))
    print(kwargs,type(kwargs))
trans_para("jinxin",12,[1,2,3,4],[3,4,],(1,4,7),{"a":"123","c":456},country="china")


動態引數,也叫不定長傳參,就是你需要傳給函式的引數很多,不定個數,那這種情況下,你就用*args,**kwargs接收,args是元祖形式,接收除去鍵值對以外的所有引數,kwargs接收的只是鍵值對的引數,並儲存在字典中。
*args和**kwargs

五,* 的魔性用法

1,3.6新版本更新,*可以這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