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談談“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的思考

談談“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的思考

我想,不管過去的一年過的怎樣,大部分工程師們對開年的的工作和生活都應該是有所憧憬和計劃的,我也不例外。只不過我選擇了把前年在吳軍(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吳軍_(電腦科學家))老師《矽谷來信》上看到的《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重溫了一下(版權原因,我這裡無法提供原文的連結,但這一定阻擋不了聰明、求知若渴的你)。如果你看過原文,我依然覺得你不妨看看這裡的思考,因為我所思考的可能更貼近實際的你。

什麼是“五級工程師”?

著名前蘇聯物理學家朗道(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朗道)曾經給出過一個五級物理學家的劃分,吳軍老師在此基礎上,給出了“五級工程師”的劃分:


  •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程工作;

  •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並且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做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的作用很難取代;

  • 第一級:開創一個產業。

你處在哪一級?

五級工程師的劃分非常簡潔,但是卻有點抽象。我舉幾個大家熟悉的人物,方便大家進行定位:

  • 雲風, 第三級;(https://blog.codingnow.com/

  • 阮一峰,第三級;(http://www.ruanyifeng.com/blog/

  • 範凱,第四級;(http://blog.sina.com.cn/u/1654762921

  • 王垠,第五級;(http://www.baike.com/wiki/%E7%8E%8B%E5%9E%A0

  • 池建強,在用友度過了第五級和第四級,到錘子科技,以及後來加入極客幫逐步升級到第三級;(http://macshuo.com/

  • 馮大輝,在支付寶時為第四級(阿里P8),後來加入丁香園,現在創業無碼科技輸出產品後到了第三級。如果無碼在醫療搜尋上能獨樹一幟,我覺得應該能到2.5級。(http://dbanotes.net/

  • Jeff Dean(https://research.google.com/pubs/jeff.html), Linus, 丹尼斯.裡奇(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丹尼斯·裡奇), 肯·湯普遜(https://zh.wikipedia.org/wiki/肯·湯普遜),第二級;

  • 愛迪生、福特、貝爾、夏農、理查德.斯托曼(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理查德·斯托曼),第一級。

  • 愛因斯坦, 第0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個主觀劃分,上面的大牛在每個人心中的位置因為了解程度和和主觀傾向不同,劃分的結果可能有區別。這裡只是參照,方便大家自我定位。

尤其要指出的是,我這裡並不是要黑王垠。細說起來我還請垠兄吃過飯,應該對他還算了解,只是對於大眾來說,他至今(2018.02)還沒有向人們展示一個有足夠影響力的產品(無論是面向開發者的技術產品還是面向普通使用者的應用產品)。近期他把自己的部落格刪除了,關於他的訊息逐漸少了,也許當他迴歸的那天,他會直接從第五季躍遷到第三級。王垠部落格在這篇博文發表沒幾天就恢復訪問了,他最近發表的博文《真相》(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8/03/01/truth)道出了他準備認真寫書的計劃,採取自願付費的方式。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支援一下他(http://www.yinwang.org/blog-cn/2016/04/13/pay-blog),希望他能帶了一點點difference.

嚴格的說,第五級並不是一個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級別。但是,只要是一個善於思考,手腳輕快的新晉工程師在工作一兩年以後,達到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些簡單重複性的事情,那麼我想其實是不能算為第五級工程師的。

如何打怪升級?

對於工程師來說,確定性的輸入和輸出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那麼,我們知道了這個劃分以後,如何來指導自己的職業發展進行打怪升級呢?我覺得需要想清楚以下幾件事。

級別之間人與人的能力、能力圈的差距是數量級的

以前跟同事一起飯後散步的時候,我經常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無法想象的,如果一個人內心做不到真正的謙遜,那一定是他沒有見過真正優秀的人。對於工程師級別的劃分也是一樣的,優秀工程師與普通工程師的差距是數量級的,而不是線性的,更不是想象的只差一點點。回到自己身上,擡頭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代表性工程師,客觀評估一下與他們的差距,是否有種路漫漫而修遠兮的感覺?但是,我們並不用失望,要知道,對於大航海時代的船長來說,正式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才支撐著他們戰勝了風浪和敗血症,最終發現了新大陸。

這個數量級我覺得不用定太大,《The Rise of Developeronomics》(http://www.techug.com/post/reading-is-a-good-hobby.html)提到的“10倍效率工程師”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即每個級別相差10倍。

想清楚了這一點,能大大緩解程式設計師之間天然的鄙視鏈,內心也變得不那麼天生驕傲。你身邊一定會有你覺得是“菜鳥”的同事。對於這類同事,說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輸出是他們的3~5倍,可能你不會反對,但是捫心自問你的工作能力是他們的10倍嗎?如果這裡你需要掂量一下,那麼就默默放下你心中對他們的相對優越感吧,畢竟你們之間還是在同一個級別,你們之間的差距很可能只是時間經驗的積累罷了。

此外,級別之間的差距不僅要求的專業能力要有數量級的提升,對於能力圈的大小也需要有數量級的提升。你身邊一定有薪酬和工作效率跟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差不多的老同事。這類同事工作勤懇,保質保量,人也很nice, 但是每當想考慮晉升機會的時候,總是拿不出像樣的亮點幫他一把。這部分人很多是工作能力提升以後,能力圈沒有跟上導致的。這裡並沒有對老同事不敬的意思,我也承認有些老同事是因為性格或自主選擇的因素在一個職位上做很長一段時間。

級別之間的數量級差距是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因為這也意味著每提高一級,會篩選掉大約等數量級的人,這也就意味著你具備了競爭更好的職位和薪酬的機會。近幾年,很多人都感慨說「IT行業的紅利要逐步過去了,我們會不會成為下一代失業的民工?」,也有很多開發者不無擔心的說「AI都會寫程式碼了,會不會讓程式設計師失業?」其實,這種擔心至少目前來說是多餘的。要知道,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淘汰人的不是機器而是更優秀的人。至於AI,現在只能說是「智慧的人工」,依然任重道遠。

第五級工程師容易犯的錯誤

上面說了五級工程師其實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級別。一般來說,主程、核心開發人員可以認為是這個級別。對應到醫療體系的話,至少是主治醫師才能算第五級。吳軍老師在文中舉了一個第五級工程師的例子,方便大家自我評估:

這個人在京東公司任職,老闆讓他做一個工具,找出那些不斷幫助女(男)朋友買書的讀者。他自己知道在公司內找誰去要資料,如何確認兩個人可能是男女朋友,而且經常買書。也知道自己在京東公司的環境裡,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開發工具。以及為了方便客戶使用,這個工具應該有什麼樣的基本功能。

如果你達到了第五級,恭喜你已經登堂入室,可以歡快的向第四級工程師進發啦。但是就我身邊的觀察,很多達到這一級別向後發展的路上,往往容易走一些彎路:

    1. 逐漸進入舒適區,從腦力勞動者變成體力勞動者。「擅長主動學習和喜歡迎接挑戰」說起來容易,其實在長久的工作中是一個特別難堅持的事情。練級之路沒有捷徑,學習和成長本來就是痛苦的,習慣這種痛苦吧。

    2. 喜歡研究武器,但是卻不上場殺敵。我身邊C++背景的人尤其容易犯這個錯誤(此處感覺要被C++開發者噴):喜歡研究因為語言歷史和設計問題導致的一些晦澀且trick的用法,自覺高深,但是工作輸出上卻缺乏善可陳。在公司的整個商業行為中,技術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如果你不是那麼確定自己要在這個技術方向上發展十年,那麼你花一定時間研究這些技術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忘了公司是有成本和效率要求的。

    3. 容易陷入「技術做了N年,要不要轉管理」的怪圈不能自拔。上面提到了,每升一級,需要能力和能力圈的同步提升。因此「轉管理」對於不準備丟掉技術的工程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你的影響力在第五級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使你沒有職位的授權,你推動很多事情都是流暢和自然的。工程師喜歡扁平文化,而且個個骨子裡悶騷、桀驁不馴,如果不能服眾的話,轉不轉又有什麼意義呢?喜歡看熱鬧的同學可以圍觀一下v2ex上的隔壁組的小兵集體情願 要炒了 team leader(https://www.v2ex.com/t/427796).

    4. 喜歡用跳巢來漲薪酬。準確講,這種行為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一種個人選擇。但是,我希望你是因為自己能力全方位提升以後,公司暫時沒有適合你的職位和專案供你晉升,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手段。

第四級工程師容易面臨的瓶頸

如果你成功完成了第五級的修煉來到了第四級,那麼我覺得你至少從薪酬上已經超越了80%的IT從業者。這個級別的典型的工程師有:巨頭裡的小組負責人、高階工程師,中小網際網路公司裡的技術總監、CTO、架構師、DBA等。對應到醫療體系的話,至少需要是醫院的科室主任。

這個級別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打交道,同時心裡默預設為是聰明人的最多的群體。這個群體聰明、勤奮、好學,是其負責的具體工作的佼佼者。很多人,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也就是其職業生涯的最終階段了。除去自主選擇停留在這個等級的那部分人,更多的人是卡在了對整個商業行為的理解,或者說是認知升級沒有跟上。

很多工程師,脫離了公司或者組織,是不知道如何賺錢的。如果希望繼續升級,一定要建立對整個商業行為完整的認知。具體到操作層面,可以在公司內部孵化專案或者產品,然後推向市場。整個過程中,你自然會學會如何爭取資源、利用資源,如何在修海灣大橋還是修浮橋之間決斷,如何做獲取種子使用者、如何營銷、如何做市場放大推廣,如何調整模式驗證模型,最終實現變現。最終變現的規模不需要達到一個億的小目標,公司專案或產品能到100w流水就夠了(如果你在巨頭工作,你當然可以花半天時間就刷到100w,但是聰明的你一定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公司暫時不能提供資源進行專案孵化,那麼可以嘗試獨立開發者做side project(但是不應該佔用工作時間). 個人專案變現規模我覺得10w就夠了。這個數字並不難做到,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隨便看看INDIE HACKERS(https://www.indiehackers.com/) 上面開發者的經驗之談。當然,這個過程不會非常順利,大部分時候,你可能最終是學會了「如何cancel專案」,但是,誰TM care呢?少年,勇敢站起來繼續lu…

如何成為第三級工程師

很遺憾,鄙人也還在仰望這個級別,更多是思考這個層級人的特質,見賢思齊。如果你覺得自己做到了這個級別,歡迎發表您的高見。

這個層級的典型人物有巨頭的部門leader, 產品leader(微信張小龍應該算第2.5級),中小公司的CEO。也就是我們大部分時候泛指的換聯網那部分「財務自由」的人。對應到醫療系統,應該是院長這個級別。一路上,接觸了不少這類人,他們身上也的確有一些特質非常吸引人:

    1. 敏感,且往往是個不錯的產品經理。

    2. 喜歡並擅長深入思考,具有良好的思維體力,並且將思考作為日常的馬拉松。

    3. 迫切,近乎瘋狂的要結果。

    4. 談情懷,也談使命感,但是執行上非常務實。

複利思維+正態分佈

不僅是作為一名工程師,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和成長都免不了挫折。但是一定記住複利的魔力:如果我們選定了做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在做計劃和選擇的時候爭取做到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自己之前積累的前一步上的。否則,在原地周圍折騰是難以發生質變的。時代發展太快,可能很多人心中都缺乏安全感,但是試想你手裡如果握著一個幾年以後可以增長數十倍的籌碼,心裡也就不再慌張了。


另一方面,中國的國情之一是人口基數大。天朝的工程師群體雖然占人口比例不算大,但是基數已經非常大了(千萬級)。改變不了規則就嘗試去爭取自己的位置。只要你超過了平均水平之後,越往前,慣性越大,競爭的人越少,看到的機會越多。所以,不要抱怨房價一直上漲了,房子畢竟是要賣給能夠支付得起售價的人,如果我們當前買不起房,很可能只是我們當前的位置拖了社會的後腿。

成為稀缺

任何時候,稀缺的人才都不愁機遇。最近也在思考一個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是什麼。看到了劉未鵬的一篇分享,挺有感觸,摘錄如下:

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這種組合1)絕無僅有;2)在實踐中有價值;3)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具體到工程師來說:

    1. 專業領域技能;

    2. 跨領域的技能;

    3. 學習能力;

    4. 性格要素。

小結

我所說的,必然不可能都對,取走你所需要的。新的一年,祝大家開工大吉,升級順利!

轉摘於架構文摘訂閱號

相關推薦

談談五級工程師職業發展”的思考

我想,不管過去的一年過的怎樣,大部分工程師們對開年的的工作和生活都應該是有所憧憬和計劃的,我也不例外。只不過我選擇了把前年在吳軍(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吳軍_(電腦科學家))老師《矽谷來信》上看到的《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重溫了一下

奔向三張,不破不立:一個iOS開發工程師職業規劃思考(轉自iOSer 逆,以資激勵)

大前天下午快下班那會兒,跟念茜聊了一下各自的工作現狀,發現她現在碰到的一些職業規劃上的困惑,跟我在一年多前的情況非常相似。而我經過一年多來的不斷思考和調整,已經基本明確了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的方向變得越來越清晰,配合我個人較強的執行力,困惑越來越少,事情也正在朝著越來越好

談談軟體測試的職業發展

      目前在國內,軟體測試這個行當確實不怎麼招人喜歡,究其原因,無外乎收入太低。在大多數公司裡面,測試的待遇都遠遠不如開發,所以造成了軟體測試被人們認為是比較低階的工作,經常看到一些求職的人應聘開發類的職位,在簡歷的後面也會提一下做測試也可以,首先這種人就被排除了,理由

關於測試職業發展的一點探討思考

最近在和團隊成員一對一溝通的時候,聊到比較深入的地方,得知大家有一個擔憂和想法:擔心現在工作上的積累,包括對業務的深入瞭解和產品相關技術的深入學習,以後到了新的專案上可能不適用,因而自己會變得沒有競爭

[轉]對IT職業規劃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

摘要 本文較為全面地闡述了,作為一個一線城市的IT技術人員,我對職業規劃和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 首先從生活中的困惑迷茫談起,然後簡要介紹了我對婚姻和事業的一點看法,接下來深入闡述了我一些核心價值觀和實踐, 需要學習哪些IT技術、 IT技術之外的世界、專業技能的誤區、落地生根

運維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職業前景

集中 kvm 防火墻策略 squid edi 整體 聖經 cnp 運維 運維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有哪些 運維工程師(Operations),負責維護並確保整個服務的高可用性,同時不斷優化系統架構提升部署效率、優化資源利用率提高整體的ROI。這是百度百科對運維工程師的定義

職業發展之大資料開發工程師理解

大資料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1)數學及統計學相關的背景; (2)計算機編碼能力; (3)對特定應用領域或行業的知識。 大資料工程師這個角色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能脫離市場,因為大資料只有和特定領域的應用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價值。 所以,在某個或多個垂直行業的經歷能為應聘

大資料職業發展思考

在大資料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思考:大資料還能火多久,大資料競爭會不會白熱化,我們這些在大資料行業從事大資料崗位的人,還能順利做多久, 當然,這些問題的產生並不是因為迷茫,而是因為不想墨守成規去生活,讓自己多些自由,少些束縛。   不過今天的內容並不會擴充套件這麼多,而我

運維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前景發展

  運維,這裡指網際網路運維,通常屬於技術部門,與研發、測試、系統管理同為網際網路產品技術支撐的4大部門,這個劃分在國內和國外以及大小公司間都會多少有一些不同。   運維工程師,集合網路、系統、資料庫、開發、安全工作於一身的“複合性人才”。負責維護並確保整個服務的高可用性,同時不斷優化系統架構、提升部署效率

軟體測試工程師—“隱形富裕人口”的職業發展路線圖!

前段時間有個叫“隱形貧困人口”的詞特別火,指的就是那些看上去生活特別滋潤,實際上卻很貧困的人。 而與之相反的恐怕就是“隱形富裕人口”了。那麼哪種行業或者職業屬於此類呢?收入水平高於市場上大部分職業,卻並不愛炫富的軟體測試員無疑是“隱形富裕人口”的典型代表。 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軟

關於大資料人工智慧發展思考

10月12日,第七屆中國智慧產業高峰論壇在佛山開幕,在第一天的主論壇上,北京拓爾思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施水才發表了主題為《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發展的思考》的精彩演講。 在演講中,施水才先生從自身多年大資料技術和服務領導者角色的角度,介紹了旗下利用大資料技術推出的資料增值服務平臺,並得出了“資料

Linux運維工程師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職業素養有哪些?

這個問題挺好的,回答這個問題也是對自身的審查,看看自己還欠缺哪些。 回答僅代表我想到,不代表我都會 :( 一、技能篇: 1. Linux基礎 包括對Linux整體的理解/使用和基本命令: 瞭解Linux FHS :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國人寫的這本書不錯 Li

Scrum Alliance國際Scrum中文認證敏捷教練職業發展體系

Transform your world of work 改變你的工作方式歡迎來到Scrum聯盟®交流和學習Scrum無論你是Scrum新手,或是已經實踐了Scrum多年,成為Scrum聯盟會員都會令你受益匪淺。這裡是Scrum的中心,充滿想法、對話、友情和資源。加入我們,你

關於程式設計師職業發展思考

現實環境下的中國程式設計師不僅要寫好程式,而且還要學會經營。儘管理論上說,寫程式的只管寫好程式,搞市場的只管搞好市場,這是社會的分工進步。但在目前的中國,如果程式設計師最後不想落到為別人打工的地步,還是要學會自己經營。你整天在琢磨程式,而你在公司中卻整天被別人琢磨,最終吃虧的必定是你。 朱崇君的

職業發展思考

每個人都希望職業上有成就,而不是碌碌無為的一生。然而,真正有成就的是少數,甚至對於職業生涯滿意的恐怕也是少數。 綜合來說,職業的發展必須有三要素:1,技能不斷提升;2,選對行業;3,跟對人。 1.關於技能提升,在之前的博文也總結過,要經過3個層次,也就是從實施方法,具體方法,到抽象方法的掌握,不斷挑戰自我,不

作為軟體測試工程師你應該怎麼規劃你的職業發展

 近期由於專案組人手不夠,需要招聘一些測試人員。本週及上週陸陸續續面試了十多個應徵者,工作年限在2年~9年之間,但無一滿意。期間,種種感嘆,回想起去年面試六十餘人僅有3人滿足要求,如有鯁在喉,還是吐槽一下。如有不對請大家也狂噴我。 我的要求高麼? 我的要求其實是:有還算

未來之路:年底關於個人職業發展的一點思考-技術是不是青春飯?

幸福的狗窩即將春節,要回家過年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金窩銀窩,不如狗窩。對未來的思考每到年底的思考,小雷同志都會好好考慮下,未來3到5年和更加長期的人生髮展問題。因為自身天賦一般,不夠優秀,談不上傑出,沒有金錢積累和父輩的強勢蔭庇,而自己又想有所突破,所以必須提前思考未來,

Google工程師帶你瞭解聊天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未來發展

Hi,大家好,我叫 Danny,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些關於聊天機器人的話題。先自我介紹

一本CTO開源的工程師職業發展規劃指南

作者|黃勇編輯|小智人生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不同的階段總會有各異的磨難等著取經路上的我們。中年危機總是客觀存在,房價高度似乎難以觸及,升職加薪好像也還無望。但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比不了大牛,那就比過去的自己,做出了“軟體開發”這個選擇,那就做好“程式設計師”這

軟體測試工程師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大家都比較看好軟體測試行業,只是因為表面上看起來:錢多事少加班少。其實這個都是針對個人運氣好的童鞋才會有此待遇。在不同的階段做好不同階段的事情,才有可能離這個目標更近,作為一枚軟體測試人員,也許下面才是我們最真實的寫照。{第一年}當年也是一頭撞進了軟體測試行業。迫切的想要了解這個行業,它的升職模式,如何才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