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混合雲,讓你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混合雲,讓你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點選標題下「中國雲報」可快速關注

也許你已經胸有成竹,也許你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混合雲正迎面而來。兼具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優勢,更貼近企業使用者從傳統架構轉向雲架構的需求,混合雲將成為未來企業主流的架構。中國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以及實現IT雲化的迫切性,使得混合雲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熱潮。


2016年的“雙

11,天貓全球狂歡節再次創造技術奇蹟,當天最每秒17.5萬筆交易,支付峰值達到每秒12萬筆,而2009年第一次雙11”其交易峰值僅為每秒400筆交易。8年來,阿里巴巴用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飛天,不僅成功支撐了暴增437倍的交易,而且實現了用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經濟提供計算資源

阿里雲如何支撐這437倍的峰值交易增長?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鬆介紹說:“我們構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混合雲,可以在短時間內彈性升級計算力。”

未來將是混合雲的天下?越來越多的廠商、使用者對此深信不疑。

1
混合雲在爭議中前行

2016年11月14日,IBM宣佈已簽署最終協議,收購為企業資料提供混合雲恢復、雲遷移業務連續性軟體和雲基礎架構的私人控股公司Sanovi Technologies功能高階分析技術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支援IBM軟體定義災備策略,併為正在經歷數字化和混合雲轉型的客戶提供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服務。

11月2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GITC 2016全球網際網路技術大會上,金山雲釋出了“米倉解決方案。這是金山雲正式推出的混合雲產品,針對企業級使用者提供

更好的接入雲資源的靈活性、全的產品,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場景覆蓋具有“三高一低”的特色,即高品質資料中心高品質網路質量、高品質互聯互通和更低的運維成本。

飛康軟體有限公司也於近日宣佈其自有軟體定義儲存平臺FreeStor正式進軍混合雲領域基於異構儲存平臺,飛康將面向企業和雲服務提供商提供企業級塊儲存的效能和可靠性。從混合雲架構的搭建到混合雲平臺上的資料保護,混合雲的解決方案正日益完善。

劉鬆向記者介紹說:“雲在過去兩年持續加速發展其使用者已經從網際網路客戶創業公司逐步過渡到擁抱‘網際網路+的傳統企業,形成全面上雲(公雲)的大趨勢未來5年內,公雲服務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混合雲是大型企業從私有資料中心(此岸)逐步過渡雲服務階段(彼岸)的擺渡解決方案。那些對保密或合規要求極高的大型客戶可能會保相對隔離的專有云模式,但對大資料的運用模式也導致此專有云模式不同於所謂的私有云。

IDG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未來18個月內,大多數企業的IT基礎架構將完全以云為基礎,其中近三分之一28%)的企業主要依靠私有云超過五分之一22%)的企業將選用公共雲,10%的企業部署混合雲。

另一家市場分析公司RightScale全球1000多家各種規模的企業使用者進行的調查顯示,混合雲的部署情況更加樂觀,2016年相較2015年混合雲的使用從58%增長到71%,受訪的82%的企業具有混合雲的策略。這一數值說明,混合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納併成為主要的雲端計算形式。

浪潮認為,目前,中國IT市場的主流形態正在快速從傳統資料中心向混合雲演進。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保護既有投資,保證核心業務的穩定安全,以及靈活高效地響應業務需求,是企業“上雲”時苦苦思索的問題。而混合雲作為一種靈活的雲端計算形態很好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浪潮雲及安全產品部總經理趙文慧表示:“中國的混合雲還處在起步的階段,滿足需求的核心是支撐應用的多樣化、資源的快速獲取和釋放SaaS應用的優勢。”

企業一般會選擇將核心應用部署在傳統資料中心或私有云環境中,非關鍵應用則部署在公有云環境中,並且要實現資料之間的互通,以及兩類資源的統一管理。這種混合雲的模式既能讓使用者充分發揮已有IT資源的優勢,保證業務核心應用的安全穩定,併發揮私有云高併發、快速響應和高可擴充套件性等優勢,又能利用公有云的規模經濟優勢,避免IT基礎設施和資源的巨大投資。

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客戶會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雲端計算環境。青雲QingCloud解決方案與架構部總經理沈鷗解釋說:“大中型企業或者具有一定安全要求的客戶會選擇私有云;而新興企業、創新企業會選擇公有云;混合雲則更多是私有云的客戶把網際網路相關應用部署在公有云上,充分利用公有云在網路頻寬、網際網路IP地址、CDN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降低使用成本,加速應用上線的一種方式。


首都線上CPO副總裁鄭義則認為,中國市場目前以公有云為主,私有云和混合雲屬於小眾”市場,一般是大企業或者傳統企業會採用私有云和混合雲,因為他們擁有資料私有化的要求一些特殊行業的使用者需要將資料放在自己的機器上,同時也會使用公有云服務。

混合雲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是部分企業未來的必需品,但是現在仍然有很多的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鄭義則進一步解釋說,“混合雲的形態比較複雜,沒有標準答案比如企業有硬體裝置在機房,同時也在使用雲平臺,這是一種混合雲(一些客戶既有裝置放在首都線上機房,同時也使用首都線上的雲端計算服務或者企業自身有私有云,同時也使用公有云,這又是一種混合雲。

Veritas公司釋出的《混合雲現狀研究報告》有幾組重要的資料:30%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災難恢復工作負載將繼續保留在企業內部中國企業是最快採用混合雲架構的使用者,目前混合雲應用的比例高達64%。

其實無論採用哪種雲方式,安全性和成本仍是企業使用者最關注的因素。UnitedsStack有云認為,混合雲比較能滿足中國企業的IT實際需求

使用者對公有云存在安全顧慮,而中小企業使用者的規模、盈利不允許他們花費高昂的成本自己建雲,故而傳統的IDC架構依然會保留。混合雲其實不是一種特定型別的單個雲。顧名思義,它的基礎設施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雲私有雲、社群或公有付)組成,每種雲仍然保持獨立,但用標準的或專有的技術將它們組合起來,具有資料和應用程式的可移植性例如可以用來處理突發負載)。

可以這樣說,混合雲是一種概念,偏重管理。通過混合雲,使用者可以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靈活調動資源。混合雲其實是為客戶增加了一種對雲的管理模式,降低了企業IT運維管理的複雜性。

2
什麼樣的使用者更青睞混合雲?

從浪潮的應用實踐看,混合雲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開發測試、資源短時波峰波谷、災難恢復、遷移優化、物聯網(IoT應用等。大型組織機構,比如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電信、金融公司他們對於業務雲化的需求以及實施落地的規劃有比較清晰的藍圖和實現路徑,一般會選擇以自建為主,廠商參與配合為輔私有云是通常的選擇。這類使用者的一些創新性、非關鍵業務環境往往會選擇採用混合雲的方式作為支撐中型企業組織上雲”通常需要接受一些專業機構的諮詢建議,以混合云為主即通過私有云來支撐業務主體並通過公有云應對彈性業務或創新業務。這類使用者是目前混合雲的主體。中小型企業出於成本、技術能力和業務規模的多重考慮,希望採用經過行業驗證的、產品化程度高的解決方案。中小企業一部分會選擇有實力的廠商提供標準化的雲產品自建小型私有云環境,另一部分會選擇公有云承載自身的業務。

擁有多個遺留應用系統的大型公司在通往最終的的過程中,也會採用混合雲。不過,混合雲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過渡的階段,這是由其業務形態的O2O決定的典型的例子是擁有大型ERP的製造企業,它們需要通過公雲上線上CRM打通銷售與ERP系統混合雲是線上IT(公雲模式)和線下IT(私有資料中心)的一種整合解決方案。”劉鬆介紹說。

從公有云起家的青雲,現在也提供私有云、混合雲解決方案和服務。國內一些知名的銀行就採用了青雲提供的私有云解決方案。青雲QingCloud解決方案與架構部總經理沈鷗告訴記者,希望把業務關鍵資料儲存在企業內部,同時又有大量網際網路業務移動網際網路業務或者新興應用負載(如IoT、視訊等)的企業會更傾向採用混合雲。當然,還有一些應用場景也比較適合混合雲:類是企業由於業務發展迅速,自身IT系統建設無法滿足業務要求,會把一部分業務移到公有云上;另有一部分企業利用公有云建設災備環境,把非關鍵業務的災備到公有云上。

前幾年,當雲端計算還只是個口號的時候,大家都不太理解為什麼還需要混合雲。雲端計算本來就提供了99.95%的高可用性,除非有特別高的可用性要求,否則使用者沒有必要用混合雲。其實,這裡需要澄清一下,混合雲不僅僅指要橫微軟Azure、AWS或阿里雲等公有云,也涵蓋了私有機房,比如在IDC部署的基於OpenStackVMwareKVM私有云,甚至還包含了一些傳統的虛擬伺服器管理。

雲角公司認為,大部分的公司之所以選擇混合雲的方式,是想把需要安全審計的內容放在自有機房或者IDC中,把需要彈性的資源放在公有云機房裡。有一些巨無霸的公司,如Apple、三星等會使用多個不同的公有云,比如AWS和Azure同時使用。

目前,很多中國使用者還不將所有資料放在公有云上,尤其是一些受監管的行業,由於政策的原因,要避免資料外洩,例如銀行、證券企業等。使用者選擇混合雲,也是不希望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避免單點故障,以達到更高的可用性。 

鄭義也基本同意雲角公司的看法:“對資料比較敏感的企業會更傾向於使用混合雲,因為他們對資料安全、資料限制有更多考慮,會將部分敏感資訊放到私有云上。另外,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出於運營成本的考慮,也會採用混合雲。

混合雲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形態。很多企業可能是公有開始起步的因為公有云可以滿足企業短時間的效能爆發的需求。經過幾年的發展,當企業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考慮成本等諸多因素,可能會採取混合雲的模式。

“企業通常更願意讓一些新興業務邊緣業務先上雲(通常是公有云),如果一切順利,再對已有業務進行遷移在公有云和私有云推進過程中,經常有公有云和私有云通訊和協同的需求,也就是混合雲。七牛雲首席架構師李道兵表示,“有時,因為私有云容量不足、成本過高選址錯誤或者維護困難等原因,導致企業將部分業務從私有云遷移到公有云就產生了混合雲的需求。另外在一些對網路需求巨大,但缺乏大頻寬網路的情況下(比如醫院、工廠等)通常也是私有云和公有云並存。除此之外,私有云的功能不足也是企業選用混合雲的一個重要原因儲存的跨機房容災,私有云做起來成本相對較高對於公有云來說則幾乎是標配。

AWS宣佈在中國正式全面商用時,作為AWS APN合作伙伴,光環新網和UnitedStack有云成立的合資公司——光環有云,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光環有云專注於AWS 混合雲技術和託管雲服務的落地。光環有云依託UnitedStack有云多年私有云的建設經驗,同時結合光環新網強大的IDC資源AWS豐富的技術積累,這讓光環有云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擁有了“OpenStack私有云+AWS公有云”的混合雲基因。

從光環有云的實踐看,像高新制造業、金融科技業,他們擁有傳統IT,比如自有資料中心,但隨著業務的拓展,這些企業的應用會呈現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的特徵為了快速開展業務,同時也為了減少前期新業務的不確定性和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他們往往會選擇公有云這些企業通常具有一定的IT能力,希望通過混合雲的方式打通自有資料中心和公有云,實現業務分層部署統一管理。

NEC也幫助很多使用者構建了混合雲。比如製造業的使用者,他們的產品設計和生產會用到私有云,而在銷售和售後服務過程中則會選擇公有云。

“企業敏感性的應用通常不會放到公有云上,因為金融企業、政府部門等都有嚴格的行業監管要求,而公有云不一定能滿足強監管的要求。所以,敏感性的應用和資料要儲存在企業內部。而敏捷性的應用,比如市場推廣類的應用,更看重的是資源快速部署,資源使用完畢後又要馬上釋放,以降低成本。因此,這些敏捷性的應用更適合採用公有云的方式。”Gartner研究總監曾劭清小結說。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