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TCP/IP協議、網路分層模型

TCP/IP協議、網路分層模型

網路程式設計用來實現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可以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模型: 計算機之間以何種規則進行通訊,就是網路模型研究的問題;

TCP/IP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我們在應用層進行開發。

網路通訊的三要素:

一、IP地址:網路中裝置的標識,用於標識主機;通過id地址找到目標主機Ip地址是電腦的唯一標示,每臺電腦都有唯一的標識。

1)如何去配置IP地址呢?

控制面板--->網路連線--->右鍵單擊--->屬性--->Internet網路協議--->單擊即可。

2每一個ip地址都對應一個網址

(相當於和域名繫結,域名解析器:DNS

3)如何獲取和操作ip地址呢?

為了方便我們對ip地址的獲取和操作,java提供了一個類InetAddress供我們使用。

二、埠: 用於標識程序的邏輯地址,一臺電腦上不同程序的標識; 哪一個應用程式接受資料?

1)有效埠0——65535,其中0——1024是系統使用或者保留的埠,對應系統程序;

三、協議: 通訊的規則 比如:TCP/UDP(都要說中文,定義通訊的規則)

兩臺主機通訊,要滿足這三點:知道對方的ip以及應用程式的埠號、採用相同的傳輸協議。

1)TCP協議:通過三次握手連線,是可靠協議,必須建立連線。

2UDP協議:無連線,是不可靠的協議,資料傳輸大小有限制。

64K

TCP/IP協議的開發研製人員將Internet分為五個層次,以便於理解,它也稱為網際網路分層模型網際網路分層參考模型,如下表: 


應用層(第五層) 執行在不同主機上的程序則使用應用層協議進行通訊

傳輸層(第四層) :定義了一些資料傳輸的協議和埠號(tcpudp協議),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資料進行分段和傳輸,達到目的地址後再進行重組。

網際網路層(第三層) : 主要將下層接收到的資料進行IP地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在這一層工作的裝置是路由器,常把這一層的資料叫做資料包。

資料鏈路層(第二層) :資料通過交換機進行傳輸 。

物理層(第一層) :主要用於定義物理裝置標準,比如網線介面型別、光釺介面型別、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

等等,這一層的資料叫做位元。網線、光釺、交換機等。

Socket通訊原理圖解:


Socket套接字:(網路程式設計、套接字程式設計)

網路上具有唯一標識的ip地址和埠號組合在一起才能構成唯一能識別的識別符號套接字。(組合在一起)

Socket原理機制:

1通訊兩端都有Socket物件(裡面包含ip地址和埠號);

2)網路通訊其實是Socket之間的通訊

3資料在兩個Socket之間通過IO進行傳輸

4網路程式設計其實是面向Socket程式設計


相關推薦

TCP/IP協議網路分層模型

網路程式設計, 用來實現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可以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互連的不同計算機上、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間、進行資料互動。 網路模型: 計算機之間以何種規則進行通訊,就是網路模型研究的問題; TCP/IP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我們在應用層進行開發。

1網路程式設計】Socket/TCP/UDP/HTTP/HTTPS/網路分層模型

一、簡介 1、相關概念     TCP:傳送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使用者資料報協議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HTTP:全稱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TCP/IP協議IP分組TCP傳輸

1、OSI參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稱為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聯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

網路網路基礎知識總結(包括TCP/IP協議ARPUDP等)

說到網路相關知識,首先先說說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兩種最為重要的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 1、OSI參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稱為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

OSI 7層模型TCP/IP協議棧4層模型

OSI 7層模型是指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為了實現開放系統互連所建立的通訊功能模型。 OSI 7層模型 第7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提供為應用程式而設的介面,來與另一個應用程式之間進行通訊。

RPC協議http協議tcp/ip協議udp協議socket協議以及soap協議都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HTTP與RPC的區別: 人們常常錯誤地將HTTP稱作一種遠端過程呼叫(RPC)[23]機制,僅僅是因為它包括了請求和響應。    呼叫遠端機器上的一個過程(procedure)的觀念,是RPC與其他形式的基於網路的應用通訊的區別在。 RPC的協議識別出過程並且傳遞給它固定

TCP/IP協議Http協議ftp協議

TCP/IP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政府資助的一個網路分組交換研究專案,TCP/IP是發展至今最成功的通訊協議,它被用於當今所構築的最大的開放式網路系統Internet之上。 TCP和IP是兩個獨立且緊密結合的協議,負責管理和引導資料報文在Interne

TCP/IP協議HTTP協議SOCKET通訊詳解

ron bsp 正式 ber 二次 軟件 寄存器 使用 網絡通信 1、TCP連接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TCP是主機對主機層的傳輸控制協議,提供可靠的連接服務,采用三次握確認建立一個連接。位碼即tcp標誌位,有6種

基於tcp/ip協議網路程式設計的一點感悟 ---關於ip和port作為通訊一端的唯一標識的認識

      對於基於tcp的應用程式來說,無論是客戶端,還是伺服器端,唯一標識對端id的是socket pair {本地ip:本地port, 遠端ip:遠端port} ,底層的ip協議資料包肯定包含源ip和port,目的ip和port, 當此資料包到達目的地時,目標主機的tc

python中的socketTCP/IP協議UDP協議

本文的大概內容從一片技術文章中而來,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socket通常也稱作"套接字",用於描述IP地址和埠,是一個通訊鏈的控制代碼,應用程式通常通過"套接字"向網路發出請求或者應答網路請求。 socket起源於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學之一就是“一切

TCP/IP四層網路參考模型

所謂網路就是多臺計算機互相通訊的總稱,為什麼會出現分層? 像生活中的協作分工一樣,當任務量小的時候,一個人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是當任務量變大時,則會是多人一起來完成; 為了多人之間能很好的合作,就出現了分工。前一階段的工作的成果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的基礎。

Python網路程式設計(網路通訊模型tcp/ip協議簇)

OSI參考模型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為了更好的使網路應用更為普及,ISO就推出了OSI(Open SystemInt

OSI七層網路模型TCP/IP四層網路模型及在java中對應API(SocketHttpServlet)實現

1、OSI七層網路模型 OSI七層網路模型從上到下依次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 其中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和傳輸層被稱作主機層,是開發工程師通過開發應用程式處理和實現的內容;而網路層、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被稱作媒體層,是網路工程師所研究的物件。

OSI參考模型TCP/IP協議IP地址

網線傳遞電訊號,電訊號通過不同的編碼可以表示出兩種不同的變化:1和0。 訊號衰弱和訊號失真導致傳輸距離被限制。 每一種乙太網型別都有最大的傳輸距離。 HUB解決了多人傳輸的問題,用HUB解決多人傳輸的問題時頻寬是共享的。 Carrier Se

python應用系列教程——python使用scapy監聽網路資料包TCP/IP協議進行解析

全棧工程師開發手冊 (作者:欒鵬) python使用scapy監聽抓取網路資料包。 scapy具有模擬傳送資料包、監聽解析資料包、網際網路協議解析、資料探勘等多種用處。這裡我們只來說一下scapy監聽資料包,並按照不同的協議進行解析。

Socket 網路通訊協議 httpTCP/IP協議與socket之間的區別

網路由下往上分為:  物理層-- 資料鏈路層-- 網路層-- IP協議 傳輸層-- TCP協議 會話層-- 表示層和應用層-- HTTP協議 1、TCP/IP連線 手機能夠使用聯網功能是因為手機底層實現了TCP/IP協議,可以使手機終端通過無線網路建立TCP連線

TCP/IP協議分層模型

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sg/TCP/IP%E5%8D%8F%E8%AE%AE 在討論TCP/IP協議的層次時,有必要提及一個上下文,是根據OSI的模型還是TCP/IP協議的模型: 網際網路協議棧中的層 人們已經進行了一些討論關於

簡述TCP/IP協議分層模型

一、TCP/IP與OSI參考模型 二、簡述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TCP/IP協議分層模型與OSI參考模型十分相似。之前我介紹過OSI參考模型每層的目的。TCP/IP的每一層都對應有協議,如果我們瞭解了協議處於其中的哪一層,那麼我們就可以對協議的目的有

HTTP & HTTPS網路協議重點總結(基於SSL/TLS的握手TCP/IP協議基礎加密學)

本文以總結的形式,先大體介紹TCP/IP協議整體組成,再擇其應用層上的HTTP協議進行詳細總結,繼而拓展知識點講解加密學,過渡到HTTPS協議的學習,除去網路知識必備掌握的三次握手、四次揮手,另需瞭解基於SSL/TLS的握手,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本文涉及到的知識點如下:

計算機網路TCP/IP協議

一、什麼是TCP/IP 網路和協議 1.     TCP/IP是一類協議系統,它是一套支援網路通訊的協議集合。網路是計算機或類似計算機的裝置之間通過常用的傳輸介質進行通訊的集合。 2.    網路協議就是一套通用規則,用來幫助定義複雜資料傳輸的過程。資料傳輸從一臺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式開始,通過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