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2——作業(檔案分發)

計算機網路2——作業(檔案分發)

考慮向N個對等方(使用者)分發F=15Gb的一個檔案。該伺服器具有us=30Mbps的上傳速率,每個對等方的下載速率di=2Mbps,上傳速率為u。請分別針對客戶-伺服器分發模式和P2P分發模式兩種情況,對於N=10、100和1000以及u=500kbps、1Mbps和2Mbps的每種組合,繪製最小分發時間圖表。(注:k=10^3、M=10^6、G=10^9)

答:對於客戶-伺服器分發模式(C-S),最小分發時間與上傳速率u無關,與N有關。各種情況下的最小分發時間如下表、下圖,單位是秒。

      N      C-S                        P2P
500kbps 1Mbps
2Mbps
10 7500 7500 7500 7500
100 50000 18750 11539 7500
1000 500000 28302 14563 7500

可看出,對於C-S模式,最小分發時間隨著N的增長而線性增長。

對於P2P模式,最小分發時間隨著N的增長而趨於平緩,接近於log函式。且客戶端上傳速率越大,最小分發時間受N的影響越小,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送檔案給更多的使用者。

具體解題步驟如下:

N

NF/us

F/min(di)

F/us

NF/(us+∑ui)

最小分發時間/s

10

C-S

5000

7500

7500

P2P

500kbps

7500

500

4286

7500

1Mbps

7500

500

3750

7500

2Mbps

7500

500

3000

7500

100

C-S

50000

7500

50000

P2P

500kbps

7500

500

18750

18750

1Mbps

7500

500

11539

11539

2Mbps

7500

500

6522

7500

1000

C-S

500000

7500

500000

P2P

500kbps

7500

500

28302

28302

1Mbps

7500

500

14563

14563

2Mbps

7500

500

7389

7500

相關推薦

計算機網路2——作業檔案分發

考慮向N個對等方(使用者)分發F=15Gb的一個檔案。該伺服器具有us=30Mbps的上傳速率,每個對等方的下載速率di=2Mbps,上傳速率為u。請分別針對客戶-伺服器分發模式和P2P分發模式兩種情況,對於N=10、100和1000以及u=500kbps、1Mbps和2Mb

計算機網路2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

物理層 物理層協議的主要任務就是確定與傳輸媒體的介面有關的一些特性: 機械特性: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 電氣特性: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範圍 功能特性: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 過程

計算機網路&資料通訊——2網路模型基礎向

------主要內容的學習來源為 課堂所學&書籍 《資料通訊與網路(原書第4版)》  作者:(美)佛羅贊,(美)費根  機械工業出版社------ 在計算機網路、電話和電子郵件尚未普及之前,人與人之間遠距離的交流是通過信件來實現的,它的流程圖大致如下: 從這個

計算機網路2——網路應用、應用層

一、網路應用的體系結構 網路應用與單機應用本質性不同,網路應用需要網路的基礎環境,一部分應用執行在自己的計算機,資料資訊等執行在網際網路的某個硬體伺服器,兩部分軟體互相互動。 1、客戶機/伺服器結構(Client-Server,C/S) 伺服器:7*24小時提供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和協議2_OSI參考模型

2. OSI參考模型 2.1 OSI參考模型詳解 (1)參考模型的優點   ①將網路的通訊過程劃分為小一些、功能簡單的部件,有助於各個部件開發、設計和故障排除。   ②通過網路元件的標準化,允許多個供應商進行開發生產出標準的網路裝置(如裝置的介面標準和電壓標準)

十、網路配置基礎檔案及命令

  Linux主機要與網路中其他主機進行通訊,首先要進行正確的網路配置。網路配置通常包括主機名、IP地址、子網掩碼、預設閘道器、DNS伺服器等。 常見網路配置檔案 TCP/IP網路的配置資訊是分別儲存在不同的配置檔案中的,相關配置檔案有/etc/sysconfig/network,網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總結1

除了標準的OSI七層模型以外,常見的網路層次劃分還有TCP/IP四層協議以及TCP/IP五層協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圖所示: 以OSI七層協議為例,依次介紹下各層: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啟用、維持、關閉通訊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

計算機網路學習筆記計算機網路概述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答:計算機網路就是互相連線的、相互之間又相互獨立的計算機集合。     #什麼是相互獨立?:計算機之間無主從關係,不能相互控制。   2. 互聯的計算機之間能幹什麼?          答:互聯的計算機為了做資料交換,但是計算

計算機網路讀書筆記概述

一、計算機網路在資訊時代中的作用 (1)計算機網路使使用者能夠在計算機之間傳送資料檔案 (2)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路Internet——網際網路 (3)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應用和網際網路的工作原理 (4)網際網路兩個基本特點:連通性和共享(共享指資源共享,可以

理解OpenShift2網路之 DNS域名服務

理解OpenShift(1):網路之 Router 和 Route 理解OpenShift(2):網路之 DNS(域名服務)   OpenShift 叢集中,至少有三個地方需要用到 DNS: 一是Pod 中的應用通過域名訪問外網的時候,需要DNS來解析外網的域名 二是在叢集內部(p

計算機網路——傳輸層

TCP協議 傳送端應用程式通過套接字介面將資料傳向傳輸層之後,這些資料就歸傳輸層管了,這裡就是TCP協議。TCP協議會管理一個傳送快取,所有通過套接字介面的資料會被放到這個傳送快取中去,然後TCP每次從這個快取中拿出資料,將資料傳遞到網路層。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多路複用。 我們可以這麼理

計算機網路——傳輸層

傳輸層位於端系統中,也就是位於‘網路邊緣’。傳輸層也有很多協議,但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UDP協議和TCP協議。 在認識UDP協議和TCP協議之前,先介紹兩個概念——多路複用與多路分解。 多路複用與多路分解 先對傳輸層有個基本瞭解,應用層通過套接字介面向傳輸層傳遞資料,傳輸層再通過網

計算機網路——傳輸層

可靠資料傳輸原理(reliable data transfer protocol, rdt) rdt 1.0 rdt1.0比較簡單,上層應用呼叫rdt_send(data)向傳送端傳入資料,傳送端呼叫packet = make_pkt(data)方法產生分組,然後再通過udt_send(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

DNS服務 DNS全稱叫Domain Name System,翻譯過來就是域名系統,但我們一般稱之為域名解析。 什麼是域名解析呢?簡單來說就是把我們表面所看到的主機域名轉化為網路上能夠識別的IP地址。這就像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現形式,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叫張三,是一名老師,在學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

Cookie機制 Cookie機制的由來 Cookie機制是用來解決WEB應用程式之間通訊無狀態問題的。那麼什麼是無狀態呢?簡單來講,就是當你的瀏覽器訪問一個伺服器一段時間之後再去訪問伺服器,這個伺服器並不知道現在的你是不是之前那個你,我們稱這個狀態為無狀態。從伺服器角度來考慮,伺服器知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

HTTP協議 HTTP全稱是超文字傳輸協議,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用來傳輸超文字這個東西的。那麼,我們可能需要知道‘超文字’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在WEB應用網路上傳輸的所有資料都可以被稱為超文字,在內容上可以是二進位制或者八進位制的資料,但在表現形式上可以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文字,比如英文或

計算機網路1——概述

四、網路效能 1、速率和頻寬 (1)速率 速率即資料率(data rate)或稱資料傳輸速率或位元率(bit rate),單位時間(秒)傳輸資訊(位元)量,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 單位b/s(或bps)、kb/s、Mb/s、Gb/s、Tb/s,其中k=1

計算機網路面試必備

OSI七層協議     OSI全稱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即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了OSI模型。該模型按照功能、分工的不同,人為地將網路通訊的工作分成了7層。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一系列網路協議。每一層都執行不同的協議,協

計算機網路面試必備

TCP3次握手,4次關閉 TCP是主機對主機層的傳輸控制協議,提供可靠的連線服務,採用三次握手確認建立一個連線。 下面是一些名詞解釋(PS:ACK、SYN和FIN等大寫單詞表示標誌位,取值只能是0或1;ack、seq小寫的單詞表示序號): 位碼即TCP標誌位,有6種

計算機網路學習筆記第二章 物理層

首先強調指出,物理層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在來接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體上傳輸資料位元流。而不是指具體的傳輸媒體。 可以將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描述為確定與傳輸媒體的介面有關的一些特性,即 機械特性: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平時常見的各種規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