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MM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

一.CMM:(全稱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它是對於軟體組織在定義、實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軟體過程的實踐中各個發展階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            把軟體開發視為一個過程,並根據這一原則對軟體開發和維護進行過程監控和研究,該模型使得對現有過程能力的確定,以及對軟體質量和過              程改進的重要問題的識別變得方便,從而為選擇過程改進策略提供指南,以使其更加科學化、標準化、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實現商業目標。

二.發展歷史

1986年11月,SEI在MITRE公司幫助下開發

1987年9月,SEI釋出CMM的描述

1991年推出CMM1,O版本,向ISO靠近

1993年2月推出CMM1.1

三.CMM的特徵

1.基於實際實踐

2.最好的反映了實踐的情況

3.反映了軟體過程改進和評估執行人員的需求

4.形成文件

5.文件可以公開使用

四,主要用途

1.用於軟體過程的評價

2.用於軟體過程的修改

3.用於軟體能力的評價

由一組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做出評定,目的在於實施軟體工作的承製方的資格驚醒鑑別,或對現有軟體工作中的軟體過程狀態進行監督。

五.CMM的體系結構

1.級別化

各級特點:

初級:無序

可重複級:建立了基本的專案管理過程來跟蹤成本,進度和功能特性。制訂了必要的紀律,能重複早先類似應用專案取得成功。

已定義級:將管理和工程活動的軟體過程文件化,標準化,並綜合成該機構的標準軟體過程。

以管理級:收集對軟體過程和軟體質量的詳細度量值,對軟體過程和產品都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

優化級:過程的量化反饋和先進的新思想,新技術促使過程不斷改進。

2.內部結構

關鍵實踐:描述“做什麼”

共同特性:是一些屬性,指明一個關鍵過程域的執行和制度化是否有效、可重複、和可持續。

關鍵過程域:是靜態的(固定在一個成熟度級別上),高層次地、抽象的描述了過程,但不說明如何執行過程。除級別1,每個級別都包括                               幾個關鍵過程域。

相關推薦

CMM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

一.CMM:(全稱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它是對於軟體組織在定義、實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軟體過程的實踐中各個發展階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            

CMMI全稱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

CMMI CMMI全稱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也有稱為:軟體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型)  [1]  ,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設想,1994年由美國國防部(United Stat

張婷婷:“私有云能力成熟度模型及評估” – 運維派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指導,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主辦,業界知名組織雲端計算開源產業聯盟(OSCAR)承辦的2017全球雲端計算開源大會於4月19日-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本文為本屆大會嘉賓分享的大會演講速記內容,敬請瀏覽。 嘉賓介紹:張婷婷 公司職務:中國行動通訊研究院專案經理 大會演講速記

EPG 在 CMMI 中的縮寫含義   EPG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在“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中,是“過程改進小組”的縮寫.   是指決策層面的LEADER組成的委

      EPG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在“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中,是“過程改進小組”的縮寫.   是指決策層面的LEADER組成的委員會,它對專案的目標產生影響,但又不是具體執行人員.它是由與專案相關的不同部門組成的小組. CMMI中

卡內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先後制定用於評價軟體系統成熟度模型CMM和CMMI

SEI(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EI))開發的CMM模型有: 用於軟體的(SW-CMM;SW代表'software即軟體'), 用於人力資源管理的(P-CMM;P代表'人'), 用於系統工程(SE-CMM), 用於整合產品開發的(IP

CMM:軟件成熟度模型

管理工具 混亂 發的 統計 def cmm 應對 定義 公司 周末在家閑來無事,泡咖啡看書,正好看到了關於CMM的相關資料,分享出來,也當做學習筆記。。。 一、CMM簡介 CMM,英文全稱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即

Richardson成熟度模型

規模 出了 文章 學習 res 很多 例子 aip har Richardson成熟度模型 邁向REST的輝煌 一個模型(由Leonard Richardson開發)將REST方法的主要元素分解為三個步驟。這些引入資源,http動詞和超媒體控件。 最近我一直在閱讀Rest

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 C++ 畫圖

問題描述   用 ASCII 字元來畫圖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並形成了一門被稱為 ASCII Art 的藝術。例如,下圖是用 ASCII 字元畫出來的 CSPRO 字樣。    ..____.____..____..____...___.. ./._

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試題練習:201403-1 相反數

相反數 來源: 標籤: 參考資料: 相似題目: 題目 有 N 個非零且各不相同的整數。請你編一個程式求出它們中有多少對相反數(a 和 -a 為一對相反數

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 C++ 俄羅斯方塊

問題描述   俄羅斯方塊是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發明的一款休閒遊戲。   遊戲在一個15行10列的方格圖上進行,方格圖上的每一個格子可能已經放置了方塊,或者沒有放置方塊。每一輪,都會有一個新的由4個小方塊組成的板塊從方格圖的上方落下,玩家可以操作板塊左右移動放到合適的

第十三次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CSP題解

/* csp13-1 跳一跳 2017/04/02 by Tawn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0; int main() { int i;

軟體測試過程模型特點(V模型 W模型 X模型 H模型

1.V模型: V模型和瀑布模型有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過程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 過程和測試行為。 優點:V模型的價值在於它非常明確地標明瞭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級別,並且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期間各階段的對應關係。 侷限性:(測試介入太晚) 把測試作為編碼

20 萬、50 萬、100 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在能力素質模型上有哪些差距?

作者:北冥乘海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61289/answer/1674860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元七世紀,在車遲國國家氣象局組織的一次求雨活

【DevOps+LIVE】直播覆盤 – DevOps能力成長模型2018首發

昨天晚上小編和DevOpsDays中國核心組織者劉徵老師和張樂老師一起嗨了一把,本來規劃進行1小

軟體工程 -- 開發模型

軟體工程 – 開發模型 為了指導軟體開發,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將軟體生命週期中的所有開發活動組織組織起來從而形成不同的開發模型。 瀑布模式 瀑布模型嚴格遵守軟體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固定順序:計劃、分析、設計、程式設計、測試和維護,上一階段完成才能進入到下一階段

【崗位放送】華為開源軟體能力中心招賢納士,歡迎自薦或推薦

2015/2016最熱門話題莫過於Docker / Kubernetes / Mesos這類容器技術。華為早在2014年已經參與Docker社群開發,作為Founding member推動Linux基金會成立CNCF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和OCI基金會(

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試題練習-門禁系統(Java參考答案學習記錄)

問題描述   濤濤最近要負責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需要記錄下每天讀者的到訪情況。每位讀者有一個編號,每條記錄用讀者的編號來表示。給出讀者的來訪記錄,請問每一條記錄中的讀者是第幾次出現。 輸入格式

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模擬試題-最大的矩形(Java參考答案學習記錄)

問題描述   在橫軸上放了n個相鄰的矩形,每個矩形的寬度是1,而第i(1 ≤ i ≤ n)個矩形的高度是hi。這n個矩形構成了一個直方圖。例如,下圖中六個矩形的高度就分別是3, 1, 6, 5, 2, 3。   請找出能放在給定直方圖裡面積最大的矩形,它的邊要與座標軸平

2018CCF計算機軟體能力認證試題

1. 201803-1 跳一跳 問題描述   近來,跳一跳這款小遊戲風靡全國,受到不少玩家的喜愛。   簡化後的跳一跳規則如下:玩家每次從當前方塊跳到下一個方塊,如果沒有跳到下一個方塊上則遊戲結束。   如果跳到了方塊上,但沒有跳到方塊的中心則獲得1分;

面向物件開發軟體——三種模型

用面向物件方法開發軟體,通常需要建立三種形式的模型:物件模型:描述系統資料結構動態模型:描述系統控制結構功能模型:描述系統功能 什麼是物件模型物件模型表示靜態的、結構化的系統的“資料”性質。物件模型是對模擬客觀世界實體的物件以及物件彼此間的關係的對映,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