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bonding-多網絡卡繫結一起,作為一個網絡卡使用,實現負載均衡和提高頻寬

bonding-多網絡卡繫結一起,作為一個網絡卡使用,實現負載均衡和提高頻寬

linux雙網絡卡繫結一個IP地址,實質工作就是使用兩塊網絡卡虛擬為一塊,使用同一個IP地址,是我們能夠得到更好的更快的服務。其實這項技術 在 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稱為Trunking和Etherchannel技術,在Linux的2.4.x的核心中也採用這這種技術,被稱為 bonding。      1、bonding 的原理:   什麼是bonding需要從網絡卡的混雜(promisc)模式說起。我們知道,在正常情況下,網絡卡只接收目的硬體地址(MAC Address)是自身Mac的乙太網幀,對於別的資料幀都濾掉,以減輕驅動程式的負擔。但是網絡卡也支援另外一種被稱為混雜promisc的模式,可以接 收網路上所有的幀,比如說tcpdump,就是執行在這個模式下.bonding也執行在這個模式下,而且修改了驅動程式中的mac地址,將兩塊網絡卡的 Mac地址改成相同,可以接收特定mac的資料幀。然後把相應的資料幀傳送給bond驅動程式處理。   2、bonding模組工作方式:   bonding mode=1 miimon=100.miimon是用來進行鏈路監測的。 比如:miimon=100,那麼系統每100ms監測一次鏈路連線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6 七種模式,常用的為0,1,6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將會自動備援。   mode=6: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不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注意: MODE=0測試結論:如果交換機未配置鏈路聚合則會發生MAC動盪的情況,在配置了鏈路聚合後不會出現,發出資料包的MAC為Bond0的MAC MODE=6測試結論:此時交換機無需特殊配置,即可實現負載均衡。2個網絡卡發出的包使用的是各自的MAC,因此也不會造成交換機MAC地址表的動盪   3、debian系統的安裝配置   3.1、安裝ifenslave   apt-get install ifenslave   3.2、讓系統開機自動載入模組bonding   sudo sh -c "echo bonding mode=1 miimon=100 >> /etc/modules"   3.3、網絡卡配置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例項內容如下: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bond0   iface bond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1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dns-nameservers 192.168.1.1   post-up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pre-down ifenslave -d bond0 eth0 eth1   3.4、重啟網絡卡,完成配置   #如果安裝ifenslave後你沒有重啟計算機,必須手動載入bonding模組。   sudo modprobe bonding mode=1 miimon=100   #重啟網絡卡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4、redhat系統的安裝配置   4.1、安裝ifenslave   redhat預設一般已經安裝。未安裝的要先安裝。   yum install ifenslave   4.2、讓系統開機自動載入模組bonding   sudo sh -c "echo alias bond0 bonding >> /etc/modprobe.conf" sudo sh -c "echo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 /etc/modprobe.conf"   4.3、網絡卡配置   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h0配置如下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eth1配置如下   DEVICE=eth1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sud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bond0配置如下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11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SLAVE=eth0,eth1   TYPE=Ethernet   #系統啟動時繫結雙網絡卡   sudo sh -c "echo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 /etc/rc.local"   4.4、重啟網絡卡,完成配置   #如果安裝ifenslave後你沒有重啟計算機,必須手動載入bonding模組。   sudo modprobe bonding mode=1 miimon=100   #重啟網絡卡   sudo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5、交換機etherChannel配置   使用mode=0時,需要交換機配置支援etherChannel。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2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itch(config-if-range)# end   Switch#copy run start

相關推薦

bonding-一起作為一個使用實現負載均衡提高頻寬

linux雙網絡卡繫結一個IP地址,實質工作就是使用兩塊網絡卡虛擬為一塊,使用同一個IP地址,是我們能夠得到更好的更快的服務。其實這項技術 在 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稱為Trunking和Etherchannel技術,在Linux的2.4.x的核心中也採用這這種

Ubuntu:雙(bonding)配置

step 0:安裝網絡卡繫結的功能 apt-get install    ifenslave step 1:載入核心模組:編輯 /etc/modules,新增: bonding     step 2:編輯網絡卡配置:/etc/network/int

bonding

linux下多網絡卡繫結bonding Linux bonding 驅動提供了一個將多個物理網路埠捆綁為單個邏輯網路埠的方法,用於網路負載均衡、冗餘和提升網路的效能,比如對於備份伺服器,需要在一個晚上備份幾個T的資料,如果使用單個的千兆網口將會是很嚴重的瓶頸。其它的應用,比如ftp伺服器,高負載

【shell】海思3536 聚合——bond技術

0.原理說明 目前網絡卡繫結mode共有七種(0~6)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

Linux中高階網路配置-team方式

team簡介 在redhat7.0以上版本,配置多網絡卡繫結時,專門提供了team工具來實現多網絡卡的繫結。 team :也是鏈路聚合 最多支援8塊網絡卡,不需要手動載入相應核心模組 支援模式: broadcast 廣播容錯 roundrobin 輪詢

CentOS下bond/聚合

網絡卡bond我直接理解成網絡卡聚合了,就是把多張網絡卡虛擬成1張網絡卡,出口時,這張網絡卡無論哪個斷線都不影響網路,入口時,需要結合交換機的埠聚合功能實現和網絡卡配置的bond模式進行負載均衡。bond需要在核心Kernels 2.4.12及以上才能使用,因為需要使用bonding模組。 bond模式:

02 Linux

 Linux 多網絡卡繫結 網絡卡繫結mode共有七種(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

:active-backup - 主備模式

網絡卡繫結模式:active-backup - 主備模式 一個網絡卡處於活躍狀態,另一個處於備份狀態,所有流量都在主鏈路上處理,當活躍網絡卡down掉時,啟用備份網絡卡。 系統:這裡以Centos7為例(Centos6配置引數和7不一樣) 這裡將em1和em2繫結到bond0上,

bond

bond多網絡卡                  |                      &

Linux的

載入bonding模組,options裡的一些引數的含義: miimon 監視網路連結的頻度,單位是毫秒。 max_bonds 配置的bond口個數 mode bond模式,在一般的實際應用中,0和1用的比較多。 bond模式: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

Linux 配置ip 子介面

linux系統配置ip地址,圖形化介面略過,這裡只介紹文字行。做以下設定注意是否有此許可權檢視當前路由及閘道器資訊: [[email protected] ~]# netstat -r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

linux下如何實現一個個IP地址

Linux的網路裝置配置檔案存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裡面,對於乙太網的第一個網路裝置,配置檔名一般為 ifcfg-eth0 如果需要為第一個網路裝置繫結多一個IP地址,只需要在/

一塊個ip

方法1:少量IP手動繫結(這裡以繫結IP到eth0為例,其它網絡卡的話修改相應的檔名即可) 1.複製ifcfg-eth0的網絡卡配置檔案並改名為ifcfg-eth0:0 [[email protected] /]# cp /etc/sysconfig/net

Centos 6.5

[[email protected] ~]# ifconfig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F8:BC:12:38:BF:04             inet addr:112.25.xx.17  Bcast:112.25.xx.63  Mask:

windows下個IP地址的方法

在Windows下,尤其是Windows的伺服器,有時候需要在一張網絡卡上繫結多個IP地址。有兩種方法可以完成。 一是使用控制面板視覺化配置。 進入控制面板,網路設定(Network and Internet),網路和共享中心(Network and Sharing Cen

centos(匯聚)實現冗餘負載均衡

說明: 繫結多塊網絡卡為一個虛擬ip,類似csico的etherchannel,實現冗餘或負載均衡和增加頻寬的功能。 核心需要bonding的支援,察看是否掛在bonding,lsmod命令。預設2.6核心中bonding已經被編譯為M的選項,不需重新編譯核心。 其實Redhat關於bond,在kernel-

CentOS 7 bond

原文地址: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767811-id-5115849.html Centos/REHL 7相對之前的版本有了很大改動,有很多之前版本的方法都已經不適用了。網路方面改動也非常大,通過之前指令碼進行網絡卡改動一直不行。有

FreeBSD下一塊個IP

假設網絡卡lnc0原IP地址為192.168.0.2,現在為它繫結另一個IP:CODE # ifconfig lnc0 192.168.0.3 netmask 255.255.255.255 alias解釋:CODE 如果別名IP地址和網絡卡原IP地址在同一個子網上,就需要設定掩碼為255.255.255.2

虛擬配置與

虛擬網絡卡配置: ip addr add 192.168.1.2/24 dev eth0 label eth0:0(推薦使用此方法) ifconfig eth0:0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255 多網絡卡繫結(轉載): 1.建立b

2、RedHat6 叢集

RedHat6 多網絡卡繫結 實驗目的: 瞭解多網絡卡繫結概念 -掌握多網絡卡繫結配置 實驗步驟: 步驟一、多網絡卡繫結概念 在叢集的環境中,如果主伺服器故障了,導致服務掛了,可以通過心跳線來檢測到服務掛了,然後就讓備份伺服器來執行這個服務。這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如果網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