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手機modem開發(5)---LTE基本架構

手機modem開發(5)---LTE基本架構

主要介紹LTE的最基礎的架構,包括LTE網路的構成,每一個網路實體的作用以及LTE網路協議棧,最後還包括對一個LTE資料流的模型的說明。

LTE網路參考模型

這是摘自Netmanias的圖
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LTE架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網路構架被分為了四個部分,包括由中間兩個框框起來的E-UTRAN部分和EPC部分,還有位於兩邊的UE和PDN兩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UE就可以看作是我們的手機終端,而PDN可以看作是網路上的伺服器,E-UTRAN可以看作是遍佈城市的各個基站(可以是大的鐵塔基站,也可以是室內懸掛的只有路由器大小的小基站),而EPC可以看作是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核心網伺服器,核心網包括很多伺服器,有處理信令的,有處理資料的,還有處理計費策略的等等。 
下面詳細地介紹每一個元件的名稱與作用

UE

全稱是User Equipment,使用者裝置,就是指使用者的手機,或者是其他可以利用LTE上網的裝置。

eNB

是eNodeB的簡寫,它為使用者提供空中介面(air interface),使用者裝置可以通過無線連線到eNB,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站,然後基站再通過有線連線到運營商的核心網。在這裡注意,我們所說的無線通訊,僅僅只是手機和基站這一段是無線的,其他部分例如基站與核心網的連線,基站與基站之間互相的連線,核心網中各裝置的連線全部都是有線連線的。一臺基站(eNB)要接受很多臺UE的接入,所以eNB要負責管理UE,包括資源分配,排程,管理接入策略等等。

MME

是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縮寫,是核心網中最重要的實體之一,提供以下的功能:

  • NAS 信令傳輸
  • 使用者鑑權與漫遊管理(S6a)
  • 移動性管理
  • EPS承載管理

在這裡所述的功能中,NAS信令指的是三層信令,包含EMM, ESM 和NAS 安全。然後移動性管理的話主要有尋呼,TAI管理和切換。承載的話主要是EPS 承載(bearer)的建立,修改,銷燬等。

S-GW

是Serving Gateway 的縮寫,主要負責切換中資料業務的傳輸。

P-GW

是PDN Gateway的縮寫,其中PDN是Packet Data Network 的縮寫,通俗地講,可以理解為網際網路,這是整個LTE架構與網際網路的介面處,所以UE如果想訪問網際網路就必須途徑P-GW實體,從另外一方面說,如果想通過P-GW而訪問網際網路的話,必須要有IP地址,所以P-GW負責了UE的IP地址的分配工作,同時提供IP路由和轉發的功能。此外,為了使網際網路的各種業務能夠分配給不同的承載,P-GW提供針對每一個SDF和每一個使用者的包過濾功能。(也就是說在P-GW處,進出的每一個包屬於哪個級別的SDF和哪一個使用者都已經被匹配好了。這裡的SDF是服務資料流Service Data Flow的縮寫,意思就是P-GW能區分每一個使用者的不同服務的資料包,從而對映到不同的承載上去。以後會有關於SDF的更詳細的說明)。此外,P-GW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根據使用者和服務進行不同的計費和不同的策略,這部分對於每個運營商都會有差異,在此不做多的贅述。

HSS

是Home Subscriber Server的縮寫,歸屬使用者伺服器,這是存在與核心網中的一個數據庫伺服器,裡面存放著所有屬於該核心網的使用者的資料資訊。當用戶連線到MME的時候,使用者提交的資料會和HSS資料伺服器中的資料進行比對來進行鑑權。

PCRF

是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的縮寫,策略與計費規則,它會根據不同的服務制定不同的PCC計費策略。

SPR

是Subscriber Profile Repository的縮寫,使用者檔案庫。這個實體為PCRF提供使用者的資訊,然後PCRF根據其提供的資訊來指定相應的規則。(這個我也不是很明白其具體內容)

OCS

是Online Charging System 的縮寫,線上計費系統,顧名思義,應該是個使用者使用服務的計費的系統

OFCS

是Offline Charging System 的縮寫,離線計費系統,對計費的記錄進行儲存。

上面介紹完了圖中所有的實體的名稱以及作用,其實真實的核心網中遠遠不止這些實體,還有很多,鑑於我也不是很懂,在此就不多說了。

然後下面針對圖中主要的幾個介面說說

LTE-Uu

LTE-Uu介面是位於終端與基站之間的空中介面。在這中間,終端會跟基站建立信令連線與資料連線,信令連線叫做RRC Connection,相應的信令在SRB上進行傳輸,(這裡,SRB有三類,分別是SRB0, SRB1和SRB2,SRB可以理解為是傳輸信令的管道),而資料的連線是邏輯通道,相關的資料在DRB上傳輸。這兩個連線是終端與網路進行通訊所必不可少的。

X2(控制面)

X2是兩個基站之間的介面,利用X2介面,基站間可以實現SON功能(Self Organizing Network),比如PCI的衝突檢測等。

S1(控制面)

S1是基站與MME之間的介面,相關NAS信令的傳輸都必須建立在S1連線建立的基礎上。

X2(使用者面)

X2使用者面的介面是建立在GTP-U協議的基礎上,連線兩個基站,傳輸基站間的資料。(X2 handover等)

S1(使用者面)

S1使用者面的介面是建立在GTP-U協議的基礎上,連線基站與MME,傳輸基站與MME之間的資料。(S1 handover,上網的資料流等)

剩下的介面在我個人的工作中沒有接觸,不是很瞭解,這裡就不多說了。

LTE協議棧

說協議棧,就得分開從兩方面來講,分別是使用者面與控制面。 
先從使用者面開始說起

LTE User Plane Protocol Stack

上圖是使用者面的協議棧,下面詳細地介紹每一個層(主要功能)

LTE-Uu 介面

PDCP

PDCP協議針對傳輸地資料包執行以下的操作:

  • 資料包頭壓縮(ROHC)
  • AS層的安全(包括加密與完整性檢驗)
  • 包的重排序和重傳

RLC

RLC層針對傳輸地資料包執行以下的操作:

  • 在傳送端,提供資料包的分段與串聯
  • 在接收端,提供透明,確認模式與非確認模式三種模式
  • RLC層也執行對RLC PDU的重排序與重傳

MAC

MAC層對從高層傳來的MAC PDU和從底層傳來的包做以下的處理:

  • 在物理層和RLC層之間提供邏輯通道的連線
  • 邏輯通道的複用與解複用
  • 對邏輯通道根據QoS來進行排程和分配優先順序

S1-U/S5/X2 介面

GTP-U

GTP-U協議主要是用來轉發使用者的IP資料包,GTP-U協議還有個特點,只要GTP-U連線建立後傳輸資料,那麼在資料結束之後總會有END Marker來標誌著資料流的結束。

下面是控制面的協議棧

LTE協議控制面

上面是關於控制面的總圖,包含了LTE-Uu,S1-MME,S11等介面的,由於本人業務限制,對其他的不瞭解,就只簡單地介紹下面幾個

LTE-Uu介面

NAS

提供移動性管理和承載管理,比如說eNB的資訊的更新,或者MME的配置資訊的更新會觸發Configuration Update信令的下發或者上載,然後E-RAB的建立,修改,銷燬都是屬於NAS管理的範圍之內。

RRC

RRC協議支援傳輸NAS信令, 同時也提供對於無線資源的管理

  • 廣播系統訊息,例如MIB,SIB1,SIB2 ……
  • RRC連線的建立,重建立,重配置和釋放
  • 無線承載(RB)的建立,修改與釋放。

X2 介面

X2AP

X2AP協議支援無線網(E-UTRAN)中的UE移動性管理和SON功能。比如通過X2AP的資料轉發(在X2 Handover的時候的資料轉發),SN status的轉發(Handover時),或者時eNB之間的資源狀態訊息交換等。

S1-MME

S1AP

S1AP協議如前所述,是S1 連線建立的時候用來傳輸信令的協議,該協議負責S1介面的管理,E-RAB的管理,還有NAS信令的傳輸,以及UE上下文的管理。

一個簡單的例子

這裡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全盤地看一下LTE系統是怎麼樣運轉地。

首先是從終端到Internet的方向傳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行傳輸” 
上行傳輸

上面這個例子記述了包從UE是怎麼一步一步地通過LTE系統傳輸到Internet的。 
首先,UE發出一個包時,包上面會打上UE的地址作為源地址,要去的因特網上的伺服器的地址作為目的地址,傳送給基站eNB,然後基站給包封裝到GTP 隧道里可以傳輸的GTP包,每個包的源地址會被換成基站的地址,而目的地址則是被換成將要到達的Serving Gateway,然後,每個包也會包含他們所在傳輸隧道的隧道ID:UL S1-TEID。當包到達Serving Gateway時,源目地址被分別換成了Serving Gateway和P-GW的地址,同時,傳輸的隧道也由S1 GTP 隧道變成了S5 GTP隧道,當然隧道ID也會隨之變化。最後,當包到達P-GW後,這時P-GW講GTP解開,檢視其真正的目的地址,然後將包送到網際網路上。這樣子就完成了一個數據包從終端的網際網路的上傳。

下面看一下下行的傳輸

下行傳輸

下行的情況與上行的情況正好相反,經過P-GW,S-GW,eNB時會對資料包打包,在eNB處會解封裝,然後直接把資料包傳輸給UE。

相關推薦

手機modem開發5---LTE基本架構

主要介紹LTE的最基礎的架構,包括LTE網路的構成,每一個網路實體的作用以及LTE網路協議棧,最後還包括對一個LTE資料流的模型的說明。LTE網路參考模型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LTE架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網路構架被分為了四個部分,包括由中間兩個框框起來的E-UTRAN部分和

最新基於高德地圖的android進階開發5地圖的基本操作、事件監聽、使用者UI、圖層選擇等

1.高德地圖的基本操作:最簡單的莫過於第一次載入地圖 佈局檔案:basic_map.xml,在下面的操作中,未作特別說明都採用此佈局檔案。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m.am

Windows Phone開發5:室內裝修

表示 index can 進行 解釋 技術 面板 啟動 垂直 為什麽叫室內裝修呢?呵呵,其實說的是布局,具體些嘛,就是在一個頁面中,你如何去擺放你的控件,如何管理它們,你說,像不像我們剛搬進新住所,要“裝修”一番?買一套什麽樣的茶幾和杯具(我說的“杯具”指的是原意,不要理解

使用bottle進行web開發5:Generating Content

方便 () strings 系統 end byte 導致 res 名稱 在純粹的 WSGI中,你的應用能返回的數據類型是十分有限的,你必須返回可叠代的字符串,你能返回字符串是因為字符串是可以叠代的,但是這導致服務器將你的內容按一字符一字符的傳送,這個時候,Unicode 字

微信公眾號開發5---使用開源組件開發公眾號OAuth2.0網頁授權授權登錄

esp 開發 color use oauth2 url rec wired 公眾號 搞清微信公眾號授權登錄的步驟步驟,我們的開發就完成了一大步 獻上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Wechat-Group/weixin-java-tools/wi

Linux驅動開發5——生成裝置節點

項裝置可以說是對一部分字元裝置的封裝,還有一部分不好歸類驅 動也歸到雜項裝置 雜項裝置初始化部分原始檔“drivers/char/ misc.c”,這一部分通過 Makefile可知,是強制編譯的。 雜項設備註冊標頭檔案include/linux/miscdevice

LTE學習筆記---LTE基本流程1 LTE簡要流程

UE關機 UE開機 頻率搜尋 時間同步 小區搜尋 小區選擇 MIB解碼 SIB解碼 初始RACH 註冊/鑑權/附著 預設EPC承載建立 UE處於IDLE狀態 小區重選(如果當前小區訊號變差或UE轉移到另一小區區域) RACH過程(若有尋呼訊息到來或使用

音視訊開發27---H264基本原理

H264基本原理 前言 H264視訊壓縮演算法現在無疑是所有視訊壓縮技術中使用最廣泛,最流行的。隨著 x264/openh264以及ffmpeg等開源庫的推出,大多數使用者無需再對H264的細節做過多的研究,這大降低了人們使用H264的成本。 但為了用好H264,我

Sql Server資料庫開發5事物和遊標

1.瞭解事物 事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邏輯單元) - 是由若干條T-SQL指令組成的作為單個邏輯過左單元執行的一系列操作,這些操作作為一個整體一起向系統提交,全部執行完成,要麼全部撤銷。 事務的四個特性(簡稱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永久性

微信小遊戲開發5-全域性物件和檔案限制類型

一、全域性物件 window物件是瀏覽器環境下的全域性物件。 小遊戲執行環境中沒有BOM API,因此沒有window物件。 但是小遊戲提供了全域性物件GameGlobal,所有全域性定義的變數都是GameGlobal的屬性。 console.log(GameGlobal.set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5下環路模組

延伸閱讀: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1)概述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2)速度測試模組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3)資料傳輸模組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4)環路模組 基於MFC的USB上位機開發(5)下環路模組 目錄 1. 設計思路

四國軍棋引擎開發5著法生成與棋譜分析

1.著法生成 軟體下棋時需要搜尋大量的局面並對局面進行評估從而選出最好的著法,每一次行棋時生成所有可行的著法,每個著法產生後對應一個新的局面,然後下一家在新的局面基礎上再生成所有著法。 軍棋軟體和普通的象棋軟體的著法生成有所不同,象棋是明棋,每一步行棋的結果都是確定的,而軍棋則不同,

android藍芽聊天開發5簡單藍芽聊天

執行截圖:我的裝置設定的使用者名稱是:是。可以改的          mainActivity: package com.lmj.bluetoothcha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an

Ubuntu 14.04 Web 程式開發5Ubuntu為Tomcat啟用80埠

Ubuntu為Tomcat啟用80埠 一、tomcat部署除錯 Update the package repository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how-upgrades Ins

邊做邊學Python Flask Web開發5-- 使用Jinjia2模板

上一篇介紹了Jinjia2模板系統的基本用法,本篇將深入對Jinjia2進行探討,對網頁設計中經常會用到的一些高階特性進行介紹。 模板複用 複用是網頁設計非常常用的特性,比如我們的頁面頭部的網站名稱和頁尾的版權標識通常都是一樣的,我們的選單有時候在每個頁

java後端開發基本認知之web開發是什麼

前言   前兩篇都是和資料庫基本知識有關的: 資料表設計與mysql入門(一)和 資料表設計與mysql入門(二) 。邏輯上會設計資料表操作資料庫了,但是還需要結合實際專案去加深印象。但是往下走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java web開發的相關背景知識和基礎

Kinect V2開發5讀關節資料

Kinect能取得Depth(物體與感測器的距離資訊)和BodyIndex(人物索引),基於這些資料可以偵測到人體的骨骼資訊並追蹤,在Kinect V2的SDK 2.0中,它最多可以同時獲取到6個人、每個人25個關節點的資訊,並且通過深度攝像頭,可以同時獲取到這

像MIUI一樣做Zabbix二次開發5——那些坑和優化方向

踩過的那些坑 從2011年開始玩Zabbix,踩過的坑著實不少,被研發的同事吐了無數槽,所謂“情到深度又愛又恨“。以下簡述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坑: 二次開發的方式:2011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直接修改Zabbix開源的原始碼,實現了一些功能自以為做得還不錯,但是後來Za

在ccs7下進行DM6467的開發5:Linux核心編譯

首先在ccs下建立一個Makefile工程:並將路徑指向核心程式碼所在的路徑:建立完成後是這個樣子的:接著配置交叉編譯的環境,開啟專案屬性:這兩個引數將傳遞給make命令。再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新增到PATH列表中。最後修改一下生成的目標:經過這些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很方便地在C

ArcGISEngine二次開發5:新增向量要素

通過在新建的窗體中的RadioButton來實現在MapControl上畫出向量圖形,用到介面有ICommand,ITool。 用到的方法有TrackPolyLine(),TrackPolygon(),MapToPoint(),三個方法建立向量要素,通過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