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大牛們的好習慣 轉

大牛們的好習慣 轉

1. Google&Wiki(遇到問題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學習某個東西做功課(homework)最先用到的東西。

2. 看書挑剔,只看經典。如何選擇經典,可以到網上做做功課,看看評價,綜合分析一下。

3. 做讀書筆記。一是將自己閱讀的時候的思考(包括閃念)總結下來,二是將書中的好例子摘抄下來。(這個習慣是一年前才養成的,發現受益極大。)有了google note,筆記可以加上tag,非常便於回顧,加深理解。我覺得,人與人學習的差距不在資質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時間和思考的深度上(後兩者常常也是相關的)。

4. 提到思考,我有一個小習慣。利用走路和吃飯的時候思考,還有睡覺前必然要弄一個問題放在腦子裡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發現這樣一來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多出來大量的思考時間。

4a. 將思考成為習慣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避免焦慮。卡耐基用一整本書講了一個有效的做法來避免焦慮——底線思考。然而實際上還有另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並不是使勁的告訴自己不去想"喜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為那樣等於就是腦袋裡想了那隻猴子,正確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別的。用別的東西充滿工作記憶,其他的神經活動自然會被抑制(神經科學基本事實)。所以,感到焦慮的時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導致焦慮的問題本身,將其拆解,分析來源,在不知不覺中,大腦的工作重心就從情緒模組轉向了推理模組了,而且這思考也可能順帶更有效地解決了導致焦慮的問題呢:)

5. 重要的事情優先(詳見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要事優先》)。儘量避免瑣事騷擾,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有時候,緊急的事情往往只是當事人覺得必須馬上做完才顯得緊急或者乾脆就是緊他人之急,最糟糕的就是純屬性格上原因覺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時間完成,很多看上去緊急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有的乾脆就並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則的話就整天被所謂"緊急"的事情牽著鼻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