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entos6.8中kdump的設定問題

Centos6.8中kdump的設定問題

在裝centos的測試機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在使用Ubuntu時沒有碰到過的東西,就是kdump,如下圖:

去查了一下,解釋如下:

kdump 是一種先進的基於 kexec 的核心崩潰轉儲機制。當系統崩潰時,kdump 使用 kexec 啟動到第二個核心。第二個核心通常叫做捕獲核心,以很小記憶體啟動以捕獲轉儲映象。第一個核心保留了記憶體的一部分給第二核心啟動用。由於kdump 利用 kexec 啟動捕獲核心,繞過了 BIOS,所以第一個核心的記憶體得以保留。這是核心崩潰轉儲的本質。

如果是預設安裝引起的啟動失敗

啟動失敗的原因:

檢視 /etc/grub.conf檔案

發現crashkernel=auto,

系統對crashkernel=auto的定義為:

如果系統的記憶體 <= 8 GB 對kdump kernel不會保留任何內容;也就是說,crashkernel=auto 等

於關掉了機器上的kdump功能;
如果系統的記憶體> 8 GB 但是<= 16 GB,crashkernel=auto會保留256M,等同於crashkernel=256M;
如果系統記憶體> 16GB, crashkernel=auto會保留512M, 等同於crashkernel=512M

安裝虛擬機器時,給虛擬機器設定的記憶體為1G,所以說系統關掉了kdump。

找到了原因,重新給crashkernel設定引數即可:

在 kdump 的配置中,往往困惑於 crashkernel 的設定。“[email protected]”,X 應該多大? Y

又應該設在哪裡呢?實際我們 可以完全省略“@Y”這一部分,這樣,kernel 會為我們自動選擇

一個起始地址。而對於 X 的大小,般對 i386/x86_64 的系統, 設為 128M 即可;對於 powerpc

的系統,則要設為 256M。

將crashkernel=auto 改為crashkernel=128M 後儲存,


重啟之後,kdump服務啟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