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儒家經典故事 第二章 潛心修德,正身成事

儒家經典故事 第二章 潛心修德,正身成事

 儒家思想非常重視對人的品性教育,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為基礎,決定一個人價值和前途的不是聰敏的頭腦和過人的才華,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成就一切的力量,對於人來說,它是比才學還要重要的生存課題。

    才高八斗不如德重千斤

    有一位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敬重。老鎖匠的年紀漸漸大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技藝失傳,他決定為自己物色一個接班人。最後老鎖匠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其中一個人。一段時間以後,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東西。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櫃,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裡,讓兩個徒弟去開啟,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櫃,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眾人都以為大徒弟必勝無疑。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櫃裡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師傅,裡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老鎖匠又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裡面有什麼,您只讓我開啟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佈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眾人也不解,都來詢問老鎖匠,他微微一笑說:“不管幹什麼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開啟保險櫃取錢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開啟的鎖。”

    ■

    老鎖匠的話確實耐人尋味,他把道德作為權衡徒弟的最終標準,所以二徒弟雖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終因為品德而被師傅選為接班人。可見德才兼備的人最為珍貴,而兩者失衡時,品德就要重於才能。

    中國自古素有重視德行的傳統。儒家經典《周禮》中有“敏德以為行本”之說。《詩經》裡也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詩句,比喻對道德高尚、光明正大者的敬仰、仿效。《論語》中孔子也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和美好的資質,只要驕傲吝嗇,他其餘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這其中,才能資質屬於才的方面,驕傲吝嗇屬於德的方面。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麼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只有德才兼備才是完美的人。由此可見,無論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為基礎,決定一個人價值和前途的不是聰敏的頭腦和過人的才華,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識就是力量”更為正確。

    時時內訟,檢討自己



    夏朝時,一個背叛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抗,結果伯啟被打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從此以後,伯啟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幹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像伯啟這樣,肯虛心地檢討自己,馬上改正有缺失的行為,那麼最後的成功,舍他其誰呢?

    ■

    《論語•公冶長》中,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訟者也。”意思是說:“完了啊!我沒見過能看到自己過失而深切自責的人。”從孔子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們要“修持涵養”,也就是注重修養。而“內訟”正是修養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謂“內訟”,說簡單些,就是由內心對自己進行自我審判。怎麼審判呢?就是,內心進行情感與理性、天理與人慾的權衡,找出自己的缺點,時時進行自我反省。

    當然,“內訟”於既過之後,又不如防於未過之前。防的辦法,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是戒慎恐懼。所謂“慎之又慎,日慎一日”。

    特立獨行,要有個性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說:“不要認為我比你們年紀大一點,就不敢在我面前隨便說話,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想重用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辦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外國軍隊的侵犯,加上內部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時間,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聽了,微微一笑,於是又問:“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修明禮樂,那就只得另請高明瞭。”

    孔子又問:“公西華,你怎麼樣?”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誇口說能夠做到怎樣,只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別國的會盟中,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孔子接著問曾點,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慢了,接著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位的才能不一樣呀!”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點說:“暮春時節,天氣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經上身了。我願意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

    ■

    孔子的一句問話,以及弟子們的回答,孔門這幾位弟子的個性躍然紙上,子路的忠誠與勇敢,冉有的謹慎,公西華的謙虛,曾點心靈的平靜與淡然,都呼之欲出。

    個性就是一種特質,一種不因潮流而改變的東西,一種你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一個人如果沒有個性,就會埋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因此,當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秀出自己的個性,脫穎於芸芸眾生,一飛沖天。

    君子以自強不息


    西晉時期,司馬家族的統治極其腐敗,致使國力衰弱。北方匈奴乘機入侵,打敗了晉軍主力,攻陷了晉都洛陽,俘虜了晉愍帝。

    匈奴對晉愍帝百般羞辱,最後殺了他。在匈奴的統治下,百姓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熱。

    這時,一位名叫祖逖的愛國志士,發誓要收復失地,拯救苦難百姓。他與好友劉琨住在一起,每日凌晨雞鳴之時,兩人就起床練劍。無論酷暑嚴冬、颳風下雨,從不間斷。就這樣,他們練就了高強的武藝,磨礪了堅定的意志。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了東晉政權,史稱晉元帝。東晉朝廷苟安於江南一隅,並沒有收復失地的意圖。祖逖為此十分焦慮,他專程趕到建康求見司馬睿,要求領兵北伐,收復中原。

    司馬睿沒有辦法拒絕祖逖的要求,就任命祖逖為豫州刺史,卻不給他一兵一卒,只撥給他1000人的糧食和3000匹布,要他自己招兵買馬,建立軍隊。

    雖然得不到朝廷的全力支援,可祖逖並沒有放棄北伐的決心。他帶領幾百名志願北伐的壯士,渡江北上。船到江心,祖逖敲著船槳,大聲地發誓:“北伐如不成功,我祖逖絕不再踏入這條大江。”隨行的人聽了祖逖的豪言壯語,一個個熱血沸騰。

    過江以後,祖逖一邊召集人馬,打造兵器,一邊與敵人作戰。中原的老百姓給他們送來了糧草。軍民同心協力,浴血奮戰,祖逖很快就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

    ■

    在《論語》中還有一句話:“子不語怪、力、亂、神。”也就是說,孔子平時不談這些鬼神的東西,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就是我們的聖人,他對鬼神之事避而不談,因為他認為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自己,而不是靠燒香拜神就能解決的。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人要想經歷風雨,而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學會自立,才能在遇到困難時不畏縮。但是要想戰勝困難,自立只是第一步,還要學會自強,欲成事,先壯大自己的力量,練就一身真本領。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命運也會向他低頭。

    以真示人,其心亦真

    東晉時,王家是大家族,社會地位很高。因此,當時的太尉郗鑑,就想在王家挑選女婿。郗鑑這個女兒,才貌雙全,郗鑑愛如掌上明珠,這麼一個寶貝女兒,一定要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

    郗鑑覺得王家與自己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他家子嗣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後,郗鑑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嗣很多,就由您到家裡任意挑選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郗鑑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一個袒腹的青年人仰臥在靠東牆的床上,似乎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鑑報告:“王家的少爺個個都好,他們聽到了相公要挑選女婿的訊息以後,個個都打扮得整整齊齊,循規蹈矩,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郗鑑說:“那個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於是馬上派人再去打聽,原來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鑑來到王府,見到王羲之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

    ■

    王羲之並不因有人來挑選女婿就刻意打扮自己,這就是顯其真。一個以真示人的人一定會有一個好前途,所以王羲之被選中了。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和特色,我們不必去尋求這樣那樣的機心,應以自我的真心對待萬事萬物。事實上,只要我們在遵守團體規則的前提下能夠保持自我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趨,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有勇,更要有謀

    戰國時期,秦趙之間曾發生“完璧歸趙”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藺相如。因為沒有得到和氏璧,秦王懷恨在心,連續兩次伐趙,殺了兩萬多人,然後又主動與趙國和好,約趙王在澠池相會。

    見面後,秦王就趁機羞辱趙王,他在酒酣耳熱之際對趙王說:“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怯於秦國的勢力,無奈只好奏了一曲。鼓瑟之後,秦御史立刻記入史冊:“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看了,心裡非常憤怒,便以牙還牙,他對秦王說:“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缶,以相娛樂。”秦王大怒,不肯,相如進缶跪請。秦王仍然不肯擊缶,相如便威脅說:“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秦王迫於無奈,很不高興的擊打了一下瓦盆,相如立刻要趙御史記錄在案:“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這樣,我為你鼓瑟,你為我擊缶,雙方就扯平了。

    ■

    藺相如巧用妙計,為趙國挽回了面子,其勇謀可嘉,實為後世人效仿的典範。欲成大事者,忠勇直爽還不夠,一味的冒進,很容易令自己受到重挫,因而要懂得曲線前進的道理,學會運用智慧來成事。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時候,就傳達了這樣的觀點。

    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問:“老師,假使你打仗,你帶哪一個?你總不能帶顏回吧?他營養不良,體力不夠,你得帶我吧?”孔子聽了子路的話,笑著罵他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意思是像你這種脾氣,要打仗絕不帶你,你像一隻發了瘋的猛虎一樣,站在河邊就想跳過去,跳不過也想跳,這樣有勇無謀怎麼行?看上去一鼓作氣,很英勇的樣子,大有一副慷慨赴死的凜然氣概,但是這種做法實在是去冤枉送死,真正成大事的人必須要有勇有謀才行。

    勇與謀,自古以來,就涉及人類思想和活動的方方面面。歷代,大凡成功的人,都能將勇氣和謀略進行完美的結合。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只有同時擁有一個多計善謀的頭腦,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即使毫無畏懼,雄心勃勃,但是沒有謀略,魯莽行事,只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反之,一個有謀無勇的人,雖然胸有千秋大計,但是沒有勇氣去行動,最後也只會一事無成。總之,大智大勇是譜寫壯麗人生篇章的必要條件。

    道聽途說不可盡信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聽。有一次,毛空聽到一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說:“有一個人,養了一隻特別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說:“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著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

    孔子說:“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確實,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只能助長流言飛語的危害。我們應該用睿智將獲得的資訊進行篩選,再講出來。只有謹言慎行,才能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