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構建之法》 第八章需求分析

《構建之法》 第八章需求分析

        作為程式設計師,擁抱敏捷是一種心態。靈活的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需求是我們這種產品多變化,團隊小的公司的利器。但是我們也要去注意需求的質量。這裡要談到《構建之法》的第八章,需求分析。

        需求的獲取渠道有多種:(請記住上一篇博文的一句話,每一個流程必須要結果)

        1.經驗

        2.焦點小組

        3.人類學調查(同吃同住同玩)

        4.快速原型調研

        以上前三個我們都有去嘗試,也是做成我司產品的重要需求來源。這裡代入一個場景;

        我司星星是一個PM,最近做一個後臺管理系統,後端前端。火急火燎的設計開發。老闆驅動,寫了再改的工作模式。在完成預期目標大部分的情況下,上週交付運營冰冰試用。冰冰反饋問題太多,不合理,想要的東西不出現在想要的地方。星星說:沒事產品馬上改版。what,我還沒寫完成,要不你把新的設計給我,我做了?

        上述事件我想說:

        請學會快速原型調研,在產品設計初期,你們可以將設計呈現給使用者(如果可以),就像上文的產品設計之初將原型交付運營評審。而不只是給技術評審。這樣減少成本與人力的浪費。

        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其實是產品出需求前要捫心自問的。

        技術接到需求的時候,要去計劃與估算時間。技術們,請了解目標,估算,決心的不同點。需求的不完善,技術的盲目樂觀都會有排期不可控的風險。但是我想說,排期不可控沒關係,請如實的報告進度。這才是最重要的,對於我們這樣的團隊。

        最後,我提議,產品要擔風險,整個過程哪一個步驟出問題,你們都要負責,責任人負責,產品也要負責。產品不僅僅是出需求。PM要負責,要有推動力。驅動流程,組織會議,實踐敏捷,保證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