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Altium Designer 原理相簿設計

Altium Designer 原理相簿設計

        最近參考了一些書籍和文件,初步學習了一下基本元件封裝以及元件庫的繪製,現在把我初步瞭解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大家。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懇請大家指正。我也會隨著後續的學習來不斷地更新……

1.新建

  • 可以直接新建一個 .SchLib檔案
  • 可以在 PCB工程可以新增庫檔案,Schematic Library、PCB Library 檔案
  • 可以在Integrated Library工程中新增庫檔案

2.編輯

瞭解原理圖原件設計的基本原則

  1. 注意電器意義和非電器意義,一般引腳是電氣意義的,內部是沒有電氣意義的。
  2. 引腳的熱點朝外,用於連線的
  3. Display name ***\ 就是出現上劃線,表示低電平有效
  4. 繪製Component是 儘量放在中心位置,這樣使用時便於定位放置
  5. 原理雖然是示意圖,不考慮實際的引腳間距,但是繪製的時候,(柵格大小,引腳間距)儘量統一標準,不然有時對不齊,不美觀

手動繪製

使用Place工具 繪製元件在原理圖上的形狀和引線
這裡寫圖片描述

Component 屬性設定

Tools–>Component Properties

屬性類別 功能及設定
Default Designator 標號 U?/R?/C?/LED?……
Default Comment 名稱 一般直接寫component名稱
Description 描述說明 對component簡單描述
Sysbol Reference 預設 不用管
Models 新增封裝
引腳PIN 雙擊引腳 編輯引腳屬性
Display Name 名稱標識(引腳功能)
Designator 識別符號 即引腳序號
電氣型別 Passive/Input/Output/IO/
描述
隱藏 隱藏要連線 Net端子 (這樣在原理圖上不會出現,但是在PCB中系統會自動有這根線的)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寫圖片描述

3 原理相簿更新

  1. 自己繪製元件,補充同一類別的原理相簿
  2. 其他原理相簿(SchLib)中貼上
    的元件,(可以從SchLib/PCBLib複製,因為可編輯,不能從InitLibz中,不可編輯)
  • 從一個庫中開啟,一個一個直接複製貼上到另一個庫中
  • 從左側的SCH Library 器件列表中可以選中多個,複製到另一個庫中
  • 利用Tools–>移動/複製元器件到某一個庫中

3、 從原理圖(Schdoc)直接生成一個SchLib. Design–>Make Schematic Library/Integrated Library 再 通過方法2的 原理相簿複製的方法
4、從整合庫(InitLib) 因為整合庫中的元件不可編輯,所以,先把整合庫中想要的元件放到原理圖上,然後用方法3進行

更新到庫

  • 首先可以更新庫檔案
  • 然後把庫檔案更新到原理圖中:
    • 比如發現某個庫檔案中的器件需要修改,修改後,update Schematic Library 就會在原理圖中更新
    • 或者在原理圖中 Tools–>Updata form Library

4、多引腳元器件設計

1 根據晶片手冊或者元件Report 自動生成

首先 建立能自動匹配的表格 主要引數

這裡寫圖片描述

根據表格,自動新建一個元件

然後進行匹配
選擇右下角 SCH–>SCHLIB List–切換到編輯狀態,
複製表格—>Smart Grid Insert–就可以看到匹配的引腳端子–>注意熱點方向,
再畫一個矩形框就行。

2、如果一個器件引腳比較多,或者比較大,可分根據功能分塊畫,畫成Component PartA/PartB

檢查
Reports–>Component Rule Check—>主要檢查Footprint/Pin Number/Missing Pins in Sequence是否預設,是否有重複

檢查

Reports–>Component Rule Check
主要檢查Footprint/Pin Number/Missing Pins in Sequence是否預設,是否有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