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檢視Linux系統配置

檢視Linux系統配置

1.顯示cpu架構資訊

[[email protected] ~]$ lscpu
Architecture: x86_64
CPU op-mode(s): 32-bit, 64-bit
Byte Order: Little Endian
CPU(s): 4          #總處理器核心數量
On-line CPU(s) list: 0-3
Thread(s) per core: 1          #每個核心支援的執行緒數量。1表示只支援一個執行緒,即不支援超執行緒
Core(s) per socket: 1          #每個處理器的核心數量
Socket(s): 4
          #處理器數量 NUMA node(s): 1 Vendor ID: GenuineIntel CPU family: 6 Model: 63 Stepping: 0 CPU MHz: 2599.998 BogoMIPS: 5199.99 Hypervisor vendor: VMware       #管理程式供應商 Virtualization type: full L1d cache: 32K L1i cache: 32K L2 cache: 256K L3 cache: 30720K NUMA node0 CPU(s): 0-3

總處理器核心數量=處理器數量每個處理器的核心數量

每個核心支援的執行緒數量。即:CPU(s) = Socket(s) * Core(s) * Thread(s)。
2.檢視CPU詳細資訊

[root@localhost ~]$ cat /proc/cpuinfo

這樣輸出的話,內容有些多,看起來會有些混亂。我們可以用幾條命令過濾資訊得到我們想要的:

# 檢視物理CPU個數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檢視每個物理CPU中core的個數(即核數)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 cores" | uniq
# 檢視每個物理CPU中執行緒的個數
cat /proc/cpuinfo | grep "siblings" | uniq # 檢視邏輯CPU的個數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 # 檢視CPU型號 cat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 uniq

注:前兩點cpu參考其他前輩,但是很久之前看到的,找不到出處了
3.記憶體
檢視/proc/meminfo或者使用free命令。free命令就是從meminfo中獲取的資訊。一般情況下,使用free就能得到我們想知道的資訊:

#檢視記憶體以M單位顯示
[root@localhost bin]#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5952       8844       7108          0        328       5464
-/+ buffers/cache:       3052      12900
Swap:         4095          0       4095
#檢視記憶體以G單位顯示
[root@localhost bin]# free -g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5          8          6          0          0          5
-/+ buffers/cache:          2         12
Swap:            3          0          3

4.硬碟
列出塊裝置

[root@localhost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fd0                         2:0    1    4K  0 disk
sda                         8:0    0   5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49G  0 part
  ├─rootvg-lv_root        253:0    0   15G  0 lvm  /
  ├─rootvg-lv_swap        253:1    0    4G  0 lvm  [SWAP]
  ├─rootvg-lv_usr         253:2    0   10G  0 lvm  /usr
  ├─rootvg-lv_tmp         253:3    0    2G  0 lvm  /tmp
  ├─rootvg-lv_home        253:4    0    5G  0 lvm  /home
  └─rootvg-lv_var         253:5    0    2G  0 lvm  /var
sdb                         8:16   0  200G  0 disk
└─sdb1                      8:17   0  150G  0 part
  ├─rootvg-rootvg_appData 253:6    0   60G  0 lvm  /appData
  └─rootvg-rootvg_appLog  253:7    0   50G  0 lvm  /appLog
sr0                        11:0    1 1024M  0 rom

#TYPE=disk表示磁碟。可以看出硬碟分為sda和sdb共50G+200G=250G

5.檢視Linux作業系統版本
(一)Linux核心版本和發行版本區別:
linux核心版本:
有兩種:穩定版和開發版,linux核心版本號由三組數字組成:第一組數字.第二組數字.第三組數字:
例:2.6.18-92.el5
主版本.次版本.釋出版本-修改版本
第一組數字:目前釋出的主版本號
第二組數字:次版本號,偶數表示穩定版本;奇數表示開發中的版本
第三組數字:釋出版本-修改版本
linux發行版:
就linux本質來說,它只是作業系統的核心,負責硬體控制、管理檔案系統、程式程序等,並不給使用者提供各種工具和應用軟體。因此,人們以linux核心為中心,再整合搭配各種各樣的系統管理軟體或應用工具軟體組成一套完整的作業系統,如此組合便成為linux發行版本。
(二)檢視Linux發行版本
lsb_release -a 檢視系統發行版本,該命令適合所有linux:如果沒有這個命令,可以通過cat /etc/xxx-release 檢視,xxx為發行版名稱:如:cat /etc/redhat-release
cat /etc/issue 檢視/etc/issue檔案檢視發行版版本號
檢視Linux發行版本:

#檢視系統發行版本,該命令適合所有linux
lsb_release -a     //也有可能出現沒有這個命令的情況,可以通過下面命令檢視

#通過cat /etc/xxx-release 檢視,xxx為發行版名稱:如:cat /etc/redhat-release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redhat-releas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7.3 (Maipo)

(三)檢視Linux核心版本
檢視Linux核心版本

#檢視系統核心版本
[[email protected] ~]# uname -r
3.10.0-327.el7.x86_64
[[email protected] ~]# uname -a
Linux kzx-plpt-test-02 3.10.0-327.el7.x86_64 #1 SMP Thu Oct 29 17:29:29 EDT 201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檢視核心版本號及系統名稱
[[email protected] ~]# cat /proc/version
Linux version 3.10.0-327.el7.x86_64 ([email protected]034.build.eng.bos.redhat.com) (gcc version 4.8.3 20140911 (Red Hat 4.8.3-9)(GCC) #1 SMP Thu Oct 29 17:29:29 EDT 2015

相關推薦

檢視linux系統配置(centos/redhat)

一:檢視cpu more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如果覺得需要看的更加舒服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cut -f2 -d: 二:檢視記憶

檢視Linux系統配置

1.顯示cpu架構資訊 [[email protected] ~]$ lscpu Architecture: x86_64 CPU op-mode(s): 32-bit, 64-bit Byte Order: Little Endian CPU(

檢視linux系統常用的命令,Linux檢視系統配置常用命令

一、linux CPU大小   cat /proc/cpuinfo |grep "model name"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說明: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個cpu

linux系統配置yum源

linux yum源 centos6 1.進入yum源配置目錄cd /etc/yum.repos.d2.配置本地yum源vi CentOS-Media.repo [c6-media] name=CentOS-$releasever - Media baseurl=file:///mnt

Linux系統配置NFS共享存儲

lin alt del hide 現在 nobody 自己的 pro 問控制 1、服務器端 安裝NFS的服務程序 yum install -y nfs-utils 建立 XiaoBai 文件夾(測試用) 寫配置文件 vim /etc/exports 寫入 /XiaoBai

Linux系統配置及服務管理_第01章系統部署 (第二小節初識shell)

*** 簡介 例子 特點 基本特性 上進 用戶編寫 ffffff shell編程 ***大家好,我是霸王卸甲,又到了今天更新文章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第一章中的第二小節 shell語言!!*** GNU bash簡介:Shell是系統的用戶界面,提供了用戶與內核進

Linux系統配置及服務管理_第03章用戶管理

ssi useradd log and 工作 其他 associate 系統 mem 大家好,我是霸王卸甲,昨天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忘記更了,今天上午補上昨天的文章,每周周六周日停更兩天。 1.用戶/組基本概念: ①概念:Users and groups:. Eve

Linux系統配置及服務管理_第04章權限管理

size 技術分享 權限設置 今天 tex ugo 服務 proc ado **大家好,很久沒更新博客了,最近實在是有點忙,以後的博客可能更新的時間不統一,請大家多多擔待,接下來開始今天的內容。 1.首先是基本權限UGO:簡介:文件權限設置: 可以賦於某個用戶或組 能夠以

linux系統配置常用命令整理

sta 字母 port 內存大小 查看內存 四十七 mes memfree 監聽 一、 cat /proc/cpuinfo |grep "model name"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

linux學習第一周;linux系統配置

delet 配置文件 ado conn conf ifcfg enable linux1 gshadow Linux用戶和組的主要配置文件: /etc/passwd:用戶及其屬性信息(名稱、UID、主組ID等) /etc/group:組及其屬性信息 /etc/shad

Linux系統配置ip地址

Linux系統;靜態IP地址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Windows系統了,相對Linux系統而言,Windows系統配置IP地址要方便的多。我們都知道在Windows系統中,只要打開“網絡和Internet設置”,在裏面選擇“更改適配器選項”,選擇自己網卡,點擊屬性,選擇其中的“Internet協議版本4”,

Linux系統配置及服務管理——權限管理

linux;配置;服務;權限;運維1、基本權限UGO ? 1、權限設置對象:屬主(u) 屬組(g) 其他人(o) 所有人(a(u+g+o)) ? 2、權限類型:讀:r=4 寫:w=2 執行:x=1 數字加減總和得到的數字, ?

Linux系統配置iscsi存儲

iscsi targetcli iscsiadm 一、創建 LVM[root@storage ~]# pvcreate /dev/sdc1 [root@storage ~]# vgcreate vglabstor1 /dev/sdc1 Volume group "vglabstor

Linux系統配置靜態IP

配置文件 network 修改配置文件 eth0 proc shadow linux系統配置 work src 1.打開並登錄Linux操作系統2.進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面有個ifcfg-eth0用Vim進行編輯3.按照下圖進行修

阿里雲Linux系統配置python3-虛擬環境-mysql --踩坑實踐(Ubuntu系統轉centOS7)

序言:個人使用阿里雲的伺服器,Ubuntu系統時在建立虛擬環境處卡住,多次修改無果後改用CentOS系統配置環境成功,但是其中也是嘗試多次,這裡就把自己找的能夠配置成功的方法整理起來,以備後續有相關配置時,能夠快速應對。 一、Ubuntu系統配置(mysql --virtualenv) 1. my

Linux系統配置ssh監聽多個埠方法

1、為避免其他使用者惡意登陸裝置,一般會修改ssh登陸的埠修改方法如下: 在配置檔案 /etc/ssh/sshd_config 檔案中修改 Port 5022 #AddressFamily any#listenAddress 0.0.0.0:22 #ListenAdd

Linux系統配置靜態IP地址的方法與SecureCRT和RHEL7的連線

Linux系統配置靜態IP地址的方法與SecureCRT和RHEL7的連線 Linux和Windows的區別 Linux中靜態IP地址的配置 Linux和Windows的區別 剛剛安裝的Linux系統與Windows一樣,預設的都是採用DHC

Linux系統配置mongo、redis、tomcat、elasticsearch、php、kibana【linux

安裝後開啟的埠 系統 開啟命 關閉命令 埠號 elasticsearch service elasticsearch start service elasticsearch stop 9200

Linux系統配置java環境及tomcat

下載jdk地址 https://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8-downloads-2133151.html 下載到本地  cp -r xxx.tar.gz  目的地路徑 或者wget&n

Linux系統配置Nginx

將nginx tar 傳入檔案解壓: 解壓: tar -zxvf nginx-1.15.3.tar.gz 下載鎖需要的依賴庫檔案: yum install pcre yum install pcre-devel yum install z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