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boss力薦公司高層看的一篇文章,很長很經典 很值得一看

華為boss力薦公司高層看的一篇文章,很長很經典 很值得一看

今天是 22 歲的最後一天。幾個月前,我從沃頓商學院畢業,用文憑上“最高榮譽畢業”的標籤安撫了已經年過半百的老媽,然後轉頭辭去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還有 150 萬的年薪道了別,回到了上海,加入了“剛畢業就失業”俱樂部,開始了一天三頓盒飯的新生活,中間許多精彩劇情暫時略過。  我肯定不是第一個做過這樣事的人,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所以在說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我想借用大家(包括 30 歲甚至 40 歲以上的朋友)的一點時間和一點平和的心態,和大家分享過去一年以來一直沒說的一些話。所以前兩部說的是對於一些一直困擾著我們的關鍵詞的理解和體會。他們是: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經歷、人生目標、後悔、和現實。
  這可能會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會是一篇長篇小說,但我不想這篇文章變成一篇勵志文,大家都審美疲勞了。所以我想忽略陽春白雪,儘管資訊量很大,但是至少說一些實實在在的經驗和故事,說一些效果立竿見影的觀點,再說說活捉林志玲什麼的,總之讓大家多看一點就多獲得一點實際的價值。

第一部: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錯誤的事

  關於慾望 
  這些是我們內心裡和人生理想一樣真實的東西:學歷、工作、房、車、財富、以及愛。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為了這些慾望去付出,無論付出的是汗水、鮮血、還是身體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儘管我們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會主流認同、可能沒那麼具有有戲劇性,但你和我、北大圖書館裡的學生和網咖中奮鬥的少年、職場杜拉拉和夜場裡跳舞的小姐、韓寒和芙蓉鳳姐(韓少躺著也中槍-_-),我們誰沒有為了一個目標連續熬夜奮鬥過呢?我們誰沒有為了得到一樣東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過呢?誰沒有過那種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覺呢?所以我們最不缺勵志的故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付出領域的專家。
  真正的問題是,當我們跑得越快,越是無法考慮我們是否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他說他沒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錢,一定要開跑車,吃高檔餐廳,跟女人們睡覺。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時候,他發現開保時捷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好,因為“看不到自己開保時捷的樣子”。結果他就讓朋友開,自己打個計程車,在後面跟著,還對出租司機說:看,那是我的車。
  我想說,過去幾年裡我認識的、深交的、共事過的所有人,包括身邊一批又一批二十出頭收入一百多萬的金融朋友、三十歲左右收入幾百萬的前輩朋友、以及簡歷金碧輝煌得已經不在乎收入的大 BOSS、以及我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兩件事:
  一,頂級學校的文憑、頂級公司的工作、頂級的收入、頂級的房、頂級的車、頂級的聲望,這些都無法滿足人類。
  二,無論是通過爸媽,通過運氣,還是通過奮鬥得到這些頂級的東西,人類都不會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接著北野武的故事說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騎在一輛助動車上,一個小山村來的年輕人經過,說你的車好帥,你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十幾年的奮鬥後,你坐在一輛你今天都叫不出型號的保時捷的駕駛位上,一個路人經過,說你的車好帥,相信我,你也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說你助動車帥的人。你的視角在變。每當我們考慮許多年後能夠取得的成就,我們總是習慣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滿足感。你今天的視角只是錯覺,卻讓你相信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這是我們最容易跑錯方向的時候。
  人類的需求是很奇特的。我們吃第一個麵包的時候的幸福感,和我們吃第一千個麵包的時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後者還多一些。同樣的感覺適用於我們賺到的第一筆一萬元和第一筆一千萬元,第一輛十萬的車和第一輛一千萬的車,第一個女孩和第十個女人,第一個男生和第十個男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在著名的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從任意一個細分需求裡獲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麼多。
  我們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們也知道慾望和需求是兩個東西(你從來沒有聽說過“馬斯洛五大欲望”對不對?),但是我們的不幸福卻是因為不小心把快感當成了幸福感,把慾望當成了需求,而這就是因為我們常站在現在的視角去想象未來的感受。事實是,就好像我們不需要很多的麵包一樣,我們不需要很多的財富,不需要很多的愛。因為他們很難給你帶來更多快樂。當然,我們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你可以嘗試著停下來思考一下,這五種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思考一下,是否連最貧窮最飢餓的人們,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時追求著這五個高低層次的需求。你會發現其實這五種需求一樣真實,離你一樣近,也一樣遠。然後你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同時實現這五種需求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隻屬於你的奔跑方向。這篇文章會實實在在地幫你找到這個方向。但在這之前,我們先談一些別的。
  關於外界

 
  外界帶給我們生活最大的影響是嫉妒和比較。
  我們一直高估了嫉妒。舉個例子,沒有人嫉妒雷帝 Gaga。雷帝 Gaga 應該要比我們都更有名、更有錢、坐更好的車、住更大的房子,比我們更隨心所欲,而且也比我們更有才華。但你不嫉妒她,對麼?我們沒有人嫉妒雷帝 Gaga-因為她實在是太雷了。她奇怪得讓我們完全不能把我們自己跟她聯絡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名利和才華面前沒有自卑,也沒有嫉妒,更沒有仇恨。反而,我們會去思考,覺得她挺有趣的,挺發人深省的,不是麼?
  所以當你見到好事情發生在了那個他或者那個她身上,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撲哧撲哧的時候,不如把 TA 當成那個很奇怪的雷帝 Gaga 吧。因為這樣的時候,我們就會懂得拋開個人的雜念,去真正思考別人的亮點。
  至於比較(Social Comparison),我們可以選擇努力向那個績點4.0的同學看齊,努力向那個年薪幾十萬的舊識看齊,努力向那個不斷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齊。或者,我們也可以選擇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些和我們一樣年輕的人們。看上去像是有 30 歲閱歷的阿呆 Adele,19歲時出了張白金專輯《19》,21歲時出了全銷量 1200 萬張的專輯《21》,拿了兩座格萊美。她出生於 1988 年。眼神和心態似乎已經像中年人那樣淡定的杜蘭特和德里克羅斯,兩個毫無疑問的超級球星,他們也出生於 1988 年。如果你喜歡實用一點的,那麼 iPhone 上使用者量最大的個人開發第三方瀏覽器猛獁瀏覽器的開發者,是一個 1992 年出生的北京少年。如果你的視線中有一個世界舞臺,那麼你會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經越來越接近你的年齡。
  我們不需要去看齊,我們只需要去“看”。去看到這個世界除了你現在正處在的那個若干平米的封閉空間以外,還有許多許多精彩的事正在發生。當你發現這個世界的深度和廣度,你就會發現你跟你身邊的那些“同類人”根本沒什麼好比的。這個世界太大了。你不是你自己的標杆,別人也不是。誰都不是你的標杆,這是一個沒有標杆的時代。
  我們要做的是試著不去嫉妒,不去比較,更不要批判,但要試著去觀察、去傾聽,然後去思考、去沉澱、去讓所有外界的資訊在你大腦裡經歷一個長時間的處理過程。在你的大腦還沒有沉澱出你自己對一件事的觀點前,不要發表觀點,不要給出你的定論。我們可以不斷在大腦中質疑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我們可以不斷挑戰自己的想法、挑戰任何理所當然的存在,只要我們保證我們的大腦一直在思考,獨立地思考。要記得,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樣。
  關於標籤
 
  “牛逼”是過去幾年裡筆者聽到的比較多的一個形容詞。當我們喜歡的人稱讚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P顛P顛的。在這裡為自己開脫一下,覺得這挺好,說明活得挺真實。
  但筆者想用一個很好的朋友(自己來認領)去年當著我面描述我聽的原話,來翻譯一下這個已經被用得和“帥哥”“美女”一樣爛俗的詞。她說,“你想太多了(這是她一貫的開場白)。你只是有很多很牛的標籤-上海中學、沃頓商學院、最高榮譽、黑石的全職 Offer、百萬年薪。至於你本身麼,牛不牛就說不清楚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牛”和“帥哥”“美女”一樣,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二、“牛”的從來都是那些標籤,那些改變了金融產業的企業,那些通過培養人才改變了世界的學校,那些定義了時尚的品牌。雖然我無意改變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但對於還沒奔到三的人類來說,“高檔”“精英”“牛逼”其實不如“做得不錯”或者“挺有意思的”來得更實在。當然,等奔到了三,我們就更不想用這些詞了。
  如果你曾經或者將來獲得了任何標籤,不管是高盛中金麥肯錫,還是北大清華常春藤,又或是 Gucci Prada Armani,有兩件事值得思考一下。
  第一件事用來提醒自己:撕去這些標籤,我們或許還未能為 500 強的客戶們創造等同於我們年薪的價值,我們或許還未能用知識改變世界,我們或許還未能把那件衣服穿出五位數價格的範兒。
  第二件事用來看清自己:這的確是一個人人都用標籤來識別對方的社會,但是我們要記住我們的價值和我們身上的標籤沒有半毛錢關係。成功不是你有什麼標籤,而是你用這些標籤做了什麼。(是的,文章開頭的“沃頓商學院”“150萬”“最高榮譽畢業”這些個標籤讓一部分人把這篇文章看到了現在,但無論如何, 對於心理上被冒犯到了的人,在此致以誠懇的歉意)。
  總之,把標籤用在正確的地方,創造一些價值,雖然不是大到改變世界,也至少帶來一些存在的意義。就不展開來說了。
  關於天才 
  不要去考慮什麼天賦異稟,一切都來自經歷和渴望。特別是這些年,當我認識了一些全中國、甚至全美國最“天才”的年輕人以後,才發現哪有什麼天才,如果把他們的經歷一個個說出來,大家肯定覺得完全就是一群苦逼啊。但這些苦逼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麼,並且很嗨地追求著。

第二部:那些最重要的事

  關於時間 
  時間是唯一的貨幣。你所擁有的財富很重要,因為你可以用它用來換很多東西。你所擁有的時間遠遠更重要,因為你可以用時間來換這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包括財富,包括成就感,包括幸福感,包括其他那些我們都清楚的、比財富更讓我們的生命有價值的東西。是的,每個人拿時間換每樣東西的匯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時間換到很多的財富,有些人需要用很多的時間換到很少的幸福。但是事實是,只要你願意花時間,你可以換到任何東西。所以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用時間來換取這世上無限可能中的哪些。開啟你的視野,你會發現有太多經歷和體驗可以讓你去換取。但你的時間銀行裡每天只存了 24 個小時。你可能以為你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但事實是,沒有人可以保證明天上帝是否會往你的銀行裡存另一個 24 小時。所以,你要想清楚。
  關於經歷 
  如果你今天能從這篇文章中帶走任何一樣東西,我希望會是接下來關於經歷的這一段。
  經歷的英文叫什麼?如果你曾經玩過角色扮演類遊戲(RPG),你會知道有一個概念叫 EXP,全稱叫 Experience,這就是經歷的英文。人生就是一場巨大的 RPG,你扮演你自己。你唯一升級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積累 EXP。
  我們都瞭解那些故事,我們都懂那些道理,看了那麼多勵志貼,我們甚至都快知道為什麼喬布斯會成為喬布斯。但只有經歷才能讓我們真正把那些道理變成意識。那些改變我們一生的道理,都是不是別人教會的。
  所以即使你有最完美的理論,你都沒有把握說服那些還沒有開上保時捷的人們,讓他們懂得保時捷不是他們想要的,也沒有把握去說服那些還沒有在投行工作過的孩子,讓他們懂得去放棄投行(更何況,對於那些熱愛金融的孩子來說,你的勸誡極有可能是錯的)。所以哪怕這篇文章非常努力地想要往實用的方向靠攏,可能你看完以後還是沒有任何領悟。這一切就像你無法說服還沒有吃過很多很多面包的人們,讓他們懂得吃一千個麵包是要反胃的。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只有我們已經擁有的那些經歷,決定了我們下一步會做什麼。所以很多時候,你只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 去體驗不同的經歷。去愛,去恨,去在熱戀中沒心沒肺地笑,去在失戀後聲嘶力竭地哭,去翹課,去打架,去拼了命的讀書,去讓自己真的領悟那些道理。你所嘗試的事,你所認識的人,都是你經歷的一部分。他們幫助你去理解你一隻知道但是不曾真正理解的事,他們幫助你去看到一直存在著但是你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的人生很短,你的時間貨幣只有那麼多。所以除了喬布斯已經告訴你的“不要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你還要記得,永遠不要重複一樣的經歷,因為你不會從第二次一樣的經歷中收穫到更多,更因為這個龐大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人等待著我們去認識、太多截然不同的經歷等待著我們去體驗。
  這篇文章也會實實在在地幫助你探索不同的經歷。你只要記住,如果你每個星期都在做著差不多的事情,那麼一年以後你還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歲。如果你願意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都去嘗試一種新的體驗,或者認識一個來自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那麼一年後你和一年前一樣年輕,只是比別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閱歷和對世界的認知。
  關於是否會為了去經歷、去追隨感情和理想而後悔 
  我們一定會後悔。但我們不會為了作出追隨感情、或者追隨理想的決定而後悔。事實是,如果我們有努力追尋、不願放棄的夢想、如果我們有深愛的、不想傷害的人,那麼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必然會為我們曾經做過的某些事而後悔。當我們離理想和真愛越是近,我們越是容易後悔。就好像晚了一分鐘錯過飛機的人會比晚了一個小時錯過飛機的人更後悔懊惱-因為我們會清楚地看到如果自己不曾犯下某些錯誤,如果我們再多那麼一點點的堅持,就或許已經實現了理想。所以後悔其實是一個訊號,它告訴我們,離目標已經很近了。更重要的是,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追求什麼瞎扯的“無悔的生活”,我們不用為那些後悔而傷心痛苦。因為在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上,後悔不是告訴我們曾經做錯了,而是告訴我們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關於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兌現承諾的時候到了。我想用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成效方法來解決那些勵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個通病:就是他們一直鼓勵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但從來不告訴年輕迷茫的我們怎麼去找到“我們想做的事”(以至於誤導了很多朋友以為那就是“我想一覺睡到國慶節”或者“我想做個吃貨”之類的意思)。
  我要說的這個方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身上成功過,但它不是我想出來的。知名部落格寫手 Steve Pavlina 在它的部落格中對這個方法有很詳細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 Steve Pavlina 自己想出來的。網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譯版本,有可能你曾經看到過,但那些翻譯都有失偏頗,以至於讓讀者很難理解精髓。所以在這裡把原文重新編輯,結合以上的經驗分享,再用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陳述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願意嘗試,願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許我們可以用接下來的不到 500 個字,幫助你在 20 分鐘到 1 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
  我們開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個小時的完全空閒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這件事。你要記住,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你的生命可能在這一個小時候變得不同。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貨幣只能用來換一樣東西,那麼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絕對是最值得的。
  (2)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一支筆。
  (3) 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4) 是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比如說:“賺很多錢。”
  (5) 不斷地重複第 4 步。直到你哭出來為止。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個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標,你就必須先剔除腦中所有那些“偽裝的答案”。你通常需要 15-20分鐘的時間和過程去剔除那些覆蓋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觀念、主流思維影響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這些偽裝的答案都來自於你的大腦、你的思維、和你的回憶,但真正的答案出現時,你會感覺到它來自你的內心最深處。
  對於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更多)才能把腦子裡面的那些雜物剔除掉。在你寫到 50-100條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放棄,或者找個藉口去做別的事。因為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沒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雜亂,你也完全沒有想哭的感覺。這很正常。不要放棄,堅持想和寫下去,這個抵觸的感覺會慢慢地過去的。記住,你堅持下去的決定會將這一個小時變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
  當你寫到第 100 個或者第 200 個答案的時候,你可能突然會有一陣內心情感上的湧動,但還不至於讓你哭出來。這說明那還不是最終的答案。但是把這些答案圈起來,在你接下來的寫的過程中你可以回顧這些答案,幫助你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那可能會是幾個答案的排列組合。 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答案一定會讓你流淚,讓你情感上崩潰。
  此外,如果你一開始不相信人這輩子活著有什麼目的,你也可以寫下“1. 活著不為了什麼。” 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堅持想和堅持寫下去,你也會找到讓你哭出來的答案。
  作為你的參考,Steve Pavlina 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花了 25 分鐘在第 106 步找到了他的最終答案。而那些讓他有一陣情感湧動的答案分別出現在在第 17,39,53步。他將這些抽出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後在第 100 步到第 106 步答案得到了昇華。想要放棄的感覺出現在第 55 到 60 步(想站起來做點其他事情,感覺極度沒有耐心等等)。寫到第 80 步的時候,他休息了 2 分鐘,閉上眼,放鬆大腦,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這麼做很有效果,在那 2 分鐘的休息後,他的思路和答案變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筆者來做參考,那麼答案是我當時比較無知,還不知道這個系統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個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牆,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在第二章個人故事裡會提到)。但經過筆者核實,這個方法科學有效,只因為它提煉出了關鍵的原理。
  無論你願意用什麼方法,你最終的答案一定會是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或者幾句句子的組合。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 “誰都知道,但是隻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如果你認真看完了從文章開始到這裡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關於為什麼要有個人生目標(以及它和活捉林志玲的關係) 
  這是個好問題。所有人的終極目標其實都一樣,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貨幣去換最多的幸福感(這個幸福感可以來自內在的、外在的、和世界上任何人和物)。但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件很困難、而且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事。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最大化人生幸福感是一個幾萬行的方程式,當中你要做出數億個選擇,而我們卻指望用邏輯去解決它。你也知道,邏輯是多麼不靠鋪的一個東西。很多時候,你往往覺得你已經把腦子想炸了,但還是做不出一個選擇,這是大腦邏輯功能達到處理極限的問題,它只能解決繞五個彎的問題,面對繞一百個彎的問題它弱得和奔 2 一樣;又有的時候,你的邏輯很容易被你的慾望給廢掉了,這個情況最常出現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我該起床麼?”“Hmmm…睡著挺舒服的,不起了。”-你以為你用邏輯完美地解決了問題,其實你只是讓慾望解決了問題,然後用邏輯完美地說服了自己。所以我們經常在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發現,我們的慾望掛著“邏輯”的羊頭“解決”了所有問題,但是自己卻空虛得沒有任何幸福感。我們不想這樣,所以我們需要把你的大腦處理每一個選擇的過程變得非常簡單正確。
  確立一個人生目標為什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人生目標把你那個不知道是什麼火星進位制的大腦邏輯簡化成了二進位制。假設你的人生目標是“活捉林志玲”(當然,這只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例子,千萬不要有人因為寫到這個目標哭了出來),那麼你每天早上的起床的時候的過程就是:“我該起床麼?”“Hmmm…繼續睡下去能幫助我活捉林志玲麼?”“很明顯不能。起床!”
  這就是你聽過很多勵志演講者會說:“究竟是什麼讓那些幸福快樂的人每天一大早醒來想也不想得就衝下床去做他們要做的事情?”-是林志玲。噢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其他事情也一樣:“我要吃飯麼?”“不吃飯我能活捉林志玲麼?””不能,所以我要吃飯。”“我要去夜店麼?”“去夜店能幫我活捉林志玲麼?”“不能,鍛鍊好身體一定可以。所以我還是用去夜店的時間貨幣去換強健的體格和詠春拳吧。”你會發現你不用再去依賴不靠譜的複雜邏輯,做任何決定都很簡單而且正確。當然,你的人生目標會“活捉林志玲”看上去高尚、空洞很多,它也一定會涵括你對自己、對身邊親人好友、對世界的考量。但記住無論如何,你那外人看似空洞的目標曾讓你哭出來,所以它對你來說一定有極為豐富的含義。
  最後,你可能會問:“我怎麼能確定一直按照人生目標做出選擇,我一定能最大化幸福感呢?” (其實這個問題看上去不怎麼需要解釋的)那是因為你的人生目標是你自己剔除了你慾望帶來的雜七雜八的“偽裝的需求”,經過沉澱以後得出的你內心最深處最想要的東西,它是你真正的需求。跟隨著它你會在短期獲得應該獲得的快感,更會在長期得到你需要的幸福感。
  關於現實和人生目標 
  我想給所有已經、即將、或者希望找到人生理想的人,和大家分享兩個很平凡的故事,作為結束。
  我想講的第一個故事來自我大學最重要的兩個導師之一。他是沃頓的一個明星教授,麻省理工本科,哈佛法學院畢業,五十多歲,教了十七年談判學的課程。儘管他的課作業量很大,但每一年他的課都已幾乎滿分的學生評分位列沃頓所有課程的前三甲。
  在我大學畢業前,我約他在費城附近的一個小鎮吃了頓午飯。他跟我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的時候,我問他,他這輩子做出過得最讓他後悔的決定是什麼?
  他說,他從小一直很想當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當他二十多歲從麻省理工畢業的時候,他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家裡附近的一家他很喜歡的小學做老師。但即使在美國,小學老師也幾乎是待遇很低、不受尊重的一個職業。而同時,他拿到了哈佛法學院的 Offer。最後他去了哈佛法學院,而這就是他這輩子做出過最讓他後悔的決定。他後悔,不僅僅因為他後來發現哈佛法學院是那麼的無聊而且勾心鬥角,更因為他當時為了一個被社會所尊重、所仰慕的選擇,放棄了一個被社會遺棄、看不起的選擇。
  他說他很幸運,一直那麼喜歡當老師,在從法學院畢業許多年的顛沛流離以後,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個老師。當我和一些人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亂說麼?如果不是去了哈佛,他可能現在還只是個小學老師,根本不可能成為沃頓教授啊。我想,現實和理想的意義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 我們只需要理解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成為成為名校的教授是比普通學校的小學老師更偉大、更幸福的成就。
  第二個故事開頭,我想問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每天上校內上微薄,看到很多人分享各種勵志、免俗、追求夢想的文章,但他們最後究竟做什麼去了?你可能以為他們馬上回歸現實去了。但其實他們很多時候,是懷揣著那些道理,繼續去做他們知道怎麼做的事情。這就有了第二個故事。
  每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都像一臺高速執行的電腦。一代比一代運轉地更快。我們從懂事開始就有別人告訴我們要執行各種程式,上幼兒園,上小學,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工作,等等等。我們停不下來。關鍵是,我們很難執行自己想要執行的程式,因為過去二十年裡面我們執行的所有程式都是別人編好以給我們的-我們自己不會程式設計序。
  如果有一天,有一臺電腦突然下了決心,要執行自己的程式,他就必須先停下來。這時,他會看著周圍所有的電腦依然在高速執行著,甚至嘲笑他怎麼不動了,然後把他遠遠地甩在後面。而他,需要慢慢地開始學習自己程式設計,這個過程很漫長,很痛苦,因為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少數人在執行自己的程式。
  說這兩個故事不是為了勵志,而只是為了告訴大家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標,將會發生一些什麼:一、即使你內心已經明確地知道你想要什麼,依然會有一些更為社會認同的東西來誘惑你,要永遠記得堅持。二、如果你堅持了,你一定會經歷一個學習自己寫程式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是痛苦並漫長的。總有一天我們會願意去面對這個過程。好訊息是,我們都還年輕。所以不如趁著現在還有那些熱情和勇氣,去撞一撞那些牆,用最少的代價。

第三部:過去一年裡的個人故事,給所有十年來認識的、和喜歡聽故事的朋友們

  辭職前的故事 
  我從去年暑假結束,拿到回黑石的 offer 後,就開始了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旅程。2010年的九月到 12 月,我過得挺糟糕的。因為我每天起來都在想我接下來這輩子要幹什麼。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接受了那個 offer,我未來兩年的前景。我們辦公室裡有一個韓國人 Jay,我實習的時候是他做分析師的第三年。每年的反饋中,他都是黑石他那一屆全球所有分析師裡最強的那一個。我沒有懷疑自己能夠成為這屆最好的分析師,但同時,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J 是我能成為的極限。但仔細想想,J也不過只是那樣,像永動機一樣地在辦公室努力工作,像尊貴的孩子一樣在夜店瀟灑地玩耍。J是最出色的,但也是黑石所能創造的最出色的。
  後來我想到了環境的侷限性,想到了密集網路。我在上中的時候,我這屆最好的學生去了北大和清華。而在沃頓時,最好的學生去了高盛直投、貝恩資本、凱雷、KKR、Jane Street 等買方。我想到我們是不是已經成為模式化思維的犧牲品(victims of stereotypes)。 我們的社交圈裡都是與我們同類的人,我們互相交流、競爭、鼓勵、啟發,處於所謂的密集網路。我們自以為我們充分見識了整個世界,但其實我們只是在重複肯定同一類資訊。所以如果你是“最出色的”那一個,那麼你極有可能就是所有和你同類的人當中最出色那一個。但這也就是你的極限。而有另外一群人,他們只是想和別人有點不一樣,他們想去外面看看,去見識見識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他們想要找到自己獨特的生活。對於這些人來說,天空才是極限。說實在的,所有當年選擇 DIY 出國的朋友們,如果今天你有幸拿到了讓那些當年去北大、清華的那些同學羨慕的 Offer (再次向躺著也中槍的北大、清華同學致以崇高的歉意),如果你有了比同齡人更多的見識,那絕對不一定是因為你比他們更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那個出國還沒有像今天一樣流行的年代,你沒有被那個上北大、上清華的模式化思維所套住。所以老天很弄人,因為所有一直在追求“出色”和“卓越”的人最後都在他們最堅信的標準上“輸”給了那些只是想過自己獨特生活的人。
  當然,2010年末的時候,我只是確定了自己是被老天玩弄的人哪。但幸好我還有一年時間,我決定一定要要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目標,然後堅定地走下去。一開始,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多走走,去見識這個世界,活出自我。但後來我發現這個目標其實只是說著好聽,但是其實不能給人帶來持續的動力,然後我就很傷心。再然後,我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有點與眾不同的目標,就是“做個有意思的人”(Be an interesting person)。因為對我來說,這是我當時能給另一個人的最高評價。但後來我又想了想,這個目標用管理學的標準來說,就是太不具體太不精確所以很難提供持續動力。然後我就更傷心了。所以從九月到十二月的四個月裡,每天起來就因為找不到人生目標而痛苦。因為自己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太多,經常一不小心就錯亂了。 當時也沒有人告訴我什麼 20 分鐘就可以找到人生目標的這種好事。於是我就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課,和各種奇奇怪怪的人交流,希望從他們的經歷中獲得一些啟發。那段時間我過得真的很彷徨也很煩躁,好在我堅持了下來。我談判課上的教授成為了我很重要的一個導師-儘管他從來沒有一對一給予我任何指導。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改變我們人生的道理,都不會是別人教會的。進入到十二月以後,我的目標慢慢找到了我。
  四個月裡經過無數內心掙扎之後沉澱下來的思想最終被我總結成了兩句很簡單、看似和“做個有意思的人”一樣不具體、但對我而言包含了豐富含義的話:
  ”To grow and to help others grow. To live and to help others live.”
  ”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體驗和經歷生活,並幫助別人體驗和經歷生活。”
  這兩句話就成了我的人生目標。它能讓我感動得哭,也能讓我感動得笑。最重要的是,儘管這兩句話在外人看來可能莫名其妙,但我發現這兩句話解釋了過去二十多年裡自己做的許多事情背後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為什麼從小一直都不好好讀書,為什麼選擇出國,為什麼一直逃課,為什麼在 2009 年和一群朋友一起建立了 BIMP 這樣一個神奇的專案,等等等等。
  關於辭職的決定 
  在確定了人生目標以後,我的思路和視野都變得清晰了很多。我很快找到了我想要做的事。和身邊許多的朋友一樣,創業也曾經是我大腦中的考慮過的一個想法。但我一直想不到任何我願意用我幾乎所有的時間貨幣去換的一個創業專案。但在確定了人生目標的今年一月份,我幾乎沒有花什麼時間就確定了一個專案的大方向,這個商業專案的創意像是奔著我而來的。然後再通過不斷的完善從一個不成熟的產品漸漸變成一個成熟的產品,一個真正可以持久給所有人帶來價值的產品。
  所以,可能和許多我很尊敬的朋友不同,我的出發點並不是“慈善”和“義務服務”,“創業”也從來都不是我的目標(一個學了四年金融的人怎麼可能一直心存“創業”這個目標呢),我的目標就是實現“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體驗和經歷生活,並幫助別人體驗和經歷生活。” 簡單的說,我的內心並沒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你一定要創業、你一定要創業”,只是碰巧創造一個商業化的專案是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方式,而創立一個商業專案這件事碰巧叫做創業。
  而另一方面,在黑石工作可以幫助我“成長”和“經歷”,但是我覺得在黑石的一個暑假實習裡,我用 20% 的時間經歷了接下來的兩年裡可能會經歷的 80% 的體驗,對我來說已經很值得了。我也一定會“成長”,但是未必會比創業成長得更快、更深刻、更理想、更多樣化(比如說我就沒有辦法做我一直很想做的美工設計工作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在黑石我基本上不能實現我人生目標的另外 50%-“幫助別人成長。幫助別人體驗和經歷生活”。所以結果就是, “是否辭去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直接成為無業遊民”這麼重大的一個選擇,被我用人生目標給瞬間解決了。有多瞬間呢?我後來發現了個有趣的巧合。
  四年前,我曾經嘗試著去寫一篇回憶錄,來回憶出國兩年多的旅程,然後這篇回憶錄不幸地才寫到出國的第一年就沒有後來了。儘管寫回憶錄是一件有點折磨人的事情,但讀回憶錄絕對是件超開心的事。當中我寫到過六年前我決定放棄輕鬆進北大清華的機會,毅然決定出國念高中,因為上海中學不支援孩子們申請國外大學。原文如下:
  “北大清華這種學校我肯定不去!”我當時的有兩個很簡單也很清晰的想法:一,I deserve the best in the world,二,也是更重要的想法,我想,就算最終在美國毀了,我至少做了一個帥到五體投地的決定,我鄙視了北大清華。更離奇的是,從那以後的兩年至今, 我幾乎從來沒有為這個決定後悔過,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好想的。彷彿這道選擇題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而不是測試我的智商一樣。無論如何,兩年後的現在,我相信,這個帥到五體投地的決定,是我一生至今最正確的決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是不會變的。把上文中的北大清華換成黑石,就是我的大腦在半秒中以內做出辭職這個決定的思考流程。可見大腦在考慮一些人生大事上是不怎麼需要運作的,讓心去運作就足夠了,而你的人生目標就是你的心。
  如果說這六年裡,相比上面這段話我又多了什麼領悟,那就是(1)一個人生目標(2)人生沒有任何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外一個選擇是否是正確的。
  撞上的許多堵牆 
  Randy Pausch 在他著名的“最後的演講”中提到過一個很實在的觀點。他說,在我們追尋理想的道路上,我們一定會撞上很多牆,但是這些牆不是為了阻擋我們,它們只是為了阻擋那些沒有那麼渴望理想的人們。這些牆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機會,去證明我們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東西。
  我撞上的第一堵牆,就是我沒有如我所願地一畢業就辭職。考慮到團隊開發的進度,個人誠信問題方面帶來的壓力,家庭的壓力,以及很多直接辭職可能帶來的負面因素,我最終還是回去工作了四個月才得以正式辭職,其中包括一個月的培訓。很長一段時間裡,大老闆都不允許我告訴任何人我辭職的事情,但大老闆自己卻沒有做好保密工作,以至於同事們最終都知道了我一個小小的分析師要辭職。但我又被規定不能公開,所以在我座位附近的辦公室氣氛很糟糕,上班感覺度日如年。當中還穿插了許多壓力山大的故事,比如我遇上了公司最高管理層一年一度的 3v1 談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被三個在華爾街響噹噹的名字各種拷問,因為我光榮成為了公司歷史上第一個幹都沒怎麼幹就宣佈不幹了的分析師(從小到大,壞孩子光榮榜上真是永遠有我的名字)。又比如曾經跟我關係很好的一個 VP 整整四個星期把坐在整個辦公室出入口的我當空氣。但是無論當時多煎熬,現在想來都是非常獨特的人生經歷。
  其實我很感謝和尊敬黑石,不僅因為我仍然是個熱愛金融的傢伙,更因為每一個我接觸過的同事的做事風格都對我的個人風格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情感的層面上,我最感激的是負責團隊人事的韓國 VP,在我辭職的過程中幫我做了許多疏通的工作。在我離開的前兩天的晚上,他說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話。他說,“Denny,你知道,作為你的上司,這次我面對著一個選擇,是照顧公司的利益還是你一個年輕人的利益。我選擇了後者。我希望你以後不用面臨這樣的選擇。但如果你有一天遇上了,我希望你可以跟我做一樣的決定。”
  我離開的那一天,我的同事和幾個以前一起共事過的朋友給我發來了道別郵件。讓我很高興的是,他們在祝福中都用了同一句話“You are very brave”(“你很勇敢”)。之所以高興,是因為無論今後的道路如何艱難,至少在旅程的起點我實現了奧巴馬用來形容喬布斯一生的第一個形容詞。對於一個活在當下的傻子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現在我在上海的家中,和我非常喜歡而且非常有創造力的人們一起工作。雖說生活條件很普通(以銀行家的標準來說的話簡直是糟糕透了),雖說工作強度和時間依然和在黑石的時候差不多(以銀行家的標準來看的話處於中上水平),但回到上海後的這段日子確確實實是我人生中自我學習曲線上升最快的一段日子。所以順便說一個建議,當那些備受尊敬的金融機構告訴你為什麼要選擇他們的時候,特別是關於學習曲線的那些理由,不要那麼快就為之屈服。他們不僅有可能(雖然也僅僅是可能)在推銷給你一些你並不需要的東西,並且他們永遠不會帶你看清楚這個世界上全部的可能性。你要跳出“密集網路”,自己去看清楚。這個建議出自依然熱愛金融的筆者。
  我一年的故事就這麼講完了。如果回顧總結過去一年的人生,那麼最好的形容就是從一年前我確定了人生目標的那天起,一切就開始失控。但我想在這個回顧的最後,和所有已經確定了自己人生前進方向的朋友,分享這一年最大的感想:你的理想就像一輛車,如果你覺得這輛車的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那麼可能說明你開得還不夠快 (Your dream is like your car. If you are in full control of it, you are not driving it fast enough)。
  關於感謝 
  感謝所有支援你、欣賞你、否定你、看低你的人。
  我一直說,永遠不要忘記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不是一出生就上了好到可以改變我的學校,一直到六年前,我都不算是個好學生,學生生涯當過的最高的職位是小隊長,期中期末考試好像從來沒有進過班級前三,有一年甚至還是全校倒數 10%,更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感謝自己不知為什麼突然一根筋地開始願意好好努力,自從那以後就知道實現夢想就靠堅持付出,沒有別的祕訣。後來我出國,看到了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在一路的堅持中,遇上了許許多多帶給我靈感的人, 他們用他們的經歷影響和改變了我。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忘記你從哪裡來,這也是為什麼我想繼續傳播我受到的影響,可能是作為一種感謝。
  今年上半年還在上創業課的時候,我一邊要照顧自己的專案的開發,另一邊又創業課專案團隊中的其他四個成員眼看即將畢業,完全不作任何事情。我的教授 Gelburd,一個前創業家,也是我在沃頓的第二個導師,他並沒有因為我一個人擔綱整個專案的開發和準備而減輕對我們團隊的專案的要求,但是他給了我很多鼓勵。期末演示日的那天,我在一天有三個期末演講的情況下,被迫一個人完成了 80% 的專案演示。沒有什麼奇蹟,我們的質量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在我畢業的前幾天,我收到了這門課的成績。Gelburd 給了我A+。他寫了一封感謝信給他,他回覆我說,每一年上這個課的學生中,真正去創業的不出三個,I think you will be come very success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