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永恆的不可能三角——投資、經濟、分散式系統中的臨界知識

永恆的不可能三角——投資、經濟、分散式系統中的臨界知識

我開通了一個微信公共號“王和陽的航海日誌”,在上面記錄著自己的學習、思考、實踐和成長的過程,歡迎關注、交流和拍磚。

公共號二維碼

孟子曾經曰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由來,無獨有偶,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不可能三角”,這些類似的概念居然能在不同領域都能得到印證,實在是很有趣兒的一件事,下面容我把收集到的案例慢慢道來。
不可能三角

投資的“三性”

書店裡隨便翻開一本財經類的科普讀物,基本都會提到資產有三性:風險性,收益性,流動性[1]

而這三個性質,是彼起彼伏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有一個資產,它能同時具備高流動性(快速變成現金)高收益性和低風險性這三個特性,這裡面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可以簡單地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1.假設存在這麼一項完美的資產存在,那麼必然就會有很多搶。
 2.需求決定價格,如果很多人搶著購買這個商品,那麼他購買的價格一定會上升。
 3.因為成本價升高了,所以回報率肯定會降低,最終變成大眾產品(例如各種銀行簡訊廣告裡的定期理財產品)甚至“負利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讓我們選的話,資產的這三個特性,應當優先考慮哪兩個呢?

答案我認為毫無疑問是“流動性”。但很多人其實並不這麼想,他們認為把錢握在手裡,存銀行定期存餘額寶(最近的年化利率是慘不忍睹的3.64%……)才是對的,因為錢可以方便地取出來。很多人,特別是我們的父輩,他們經歷過改革開放之以前又苦又窮的年代,所以他們特別關注“流動性”,特別喜歡把錢捂在手裡的感覺,但現在時代已經徹底不一樣了,現在全世界紙幣的泛濫越來越厲害,在中國,僅在2009年一年,政府就增發了15%的M2,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一個人啥事都不做然後開開心心回老家過個年,等他回到城市裡的時候,手裡的100塊錢就已經變成了85塊,也就是說政府幫他花掉了15塊。

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仔細回想下生活中我們能接觸到的資產:
手裡的現金,就是一項高流動性(隨時隨地可以消費),低風險性(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除非自己弄丟或者被搶劫),但收益率幾乎為0的資產,所以把錢放在銀行卡里是一件極不明智的事情。

而股票(點名A股)可以看做是一項高風險性(揉著我的8塊胸肌回憶下08年和15年的股災),高流動性(股票贖回T+3),中低等收益率的資產(點名只存在於段子、故事和朋友圈裡的股神)。

最近20年的中國樓市[2],則是一項低風險性(京滬樓市從2000年開始連漲18年,長期年化利率超過10%)、高收益率(跑贏了通貨膨脹)和超低流動性(房子的交易時間都是以年來記的)的資產。

最後,創業這件事,那就更是一件高風險高收益低流動性的事情了,往往需要等到被收購or上市,前期投入的金錢和精力才能兌現,而這個過程更是以年來計算的,幾百萬幾千萬這麼投下去,不到最後變現的那一刻,那是一點都拿不出來的。

也就是說在投資領域,一個更優的做法,是保持耐心,盡力去尋求“高收益”、“低風險”的資產,捨棄掉“流動性”,只求收益率能高一點,風險效能低一點,因為我們享受每一分流動性,都是以“收益率”和“風險性”的損失為代價的。

說完了投資,讓我們再聊聊經濟領域著名的“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概念來自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3],具體描述如下:
一個經濟體,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一個經濟體只能擁有其中兩項,而不能同時擁有三項。而在現實世界裡,各個國家是如何做的呢?[4]

  • 香港選了資本自由流動(亞洲金融中心)和匯率穩定(港幣與美金直接掛鉤),於是很難有獨立的貨幣政策。
  • 美國選了貨幣政策獨立和資本自由流動,於是匯率的波動就得忍著。
  • 中國呢?首先,貨幣政策必須獨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證),而作為出口大國,匯率也需要穩定。於是,最容易被放棄的就是「資本自由流動」了,這也是現在外匯管制越來越嚴格的一個原因。

如果一個國家資本無法嚴格管制,貨幣政策必須獨立,匯率很可能就繃不住——這件事在瑞士已經發生過,IB一夜之間虧掉了一億美金。

而在計算機的分散式系統領域,也有著名的CAP不可能定理,乍看之下和“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很相似。

CAP定理

CAP
什麼是CAP定理呢?簡單來說一個分散式系統最多隻能滿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割槽容錯性中的兩個。在 CAP原則的指引下之下,一些新的解決方案面世了。NoSQL資料庫大行其道,這些資料庫通常更注重可用性和擴充套件性,而非基於事務的強一致性。這裡限於篇幅,就不繼續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檢視文章末尾的附錄[5]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抉擇

最後講下我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三個要素幾乎不可能同時滿足。

以網際網路行業來說,大家公認在北上廣深的程式設計師的平均工資是比較高的,但在大城市工作,很多時候就免不了需要接受上下班的早晚高峰的堵車,這就意味著“離家近”這個規則是不會被滿足的,很多人明天光是上下班就得花費2個小時甚至更多。而如果選擇回到老家(三四線城市),那麼“錢多”這個要素就比較難被滿足,因為小城市相對大城市而言機遇會少得多。

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到了要換工作換跑道去選擇新的方向和事業時,“離家近”這一點應當優先被放棄(可以考慮把父母接過來),我們的思考重點的肯定是這個行業的潛力、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以及一起工作的團隊。

寫在最後

之所以想到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踐行自己最近學到的知識。

我們大腦的記憶,靠的是將資訊與已有的知識進行連線,而不是單對單地去記憶東西。
英國的萊斯特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如何記住事情:
他們讓測試者觀看一些名人的照片,比如成龍、張信哲、劉德華,然後在這個時候監測他們大腦中哪些神經細胞產生了刺激,然後再把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給測試者觀看。

科學家發現,當測試者看到同一個人出現在另一張照片裡的時候,相同的神經細胞會產生刺激。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看到新照片時,沒有為它單獨開闢空間,而是呼叫以前的回憶,形成新的記憶。

換句話說,我們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臨界知識”(生活中各個領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規律或定理)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並理解新的知識,從而內化知識,並真正發揮價值。而當我看到經濟、投資、分散式系統中的“不可能三角”時,立馬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臨界知識”的案例,所以就寫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把更多有關於“臨界知識”的案列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