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裝機知識】CPU知識整理

【裝機知識】CPU知識整理

納秒 字母相同 提高 線程 藥物 自帶 新的 就是 tel

最近,我打算學一下計算機裝機有關的知識,主要還是看一些科普視頻。看視頻有個問題就是知識點很雜記不住,於是通過寫博客來充當記筆記的過程。

CPU的主要參數

核心與線程、核心頻率、架構、緩存

核心與線程

視頻中為了方便我們理解CPU,舉了個很形象的例子,我就直接照搬了。
CPU可以看成一所醫院,核心就是裏面的醫生,線程相當於護士。醫生負責處理病人,護士負責接待病人,一個醫生一個護士就是單核心單線程。當護士帶著病人去做醫生指定的操作時,醫生就閑下來了,但病人可不止一個。於是就有了超線程技術,也就是一個醫生多個護士。當一個護士忙的時候,別的護士會負責繼續接待病人,這樣就可以減少醫生空閑,提升整所醫院的治病效率。

核心頻率

核心頻率可以理解成醫生腦子的運轉速度。頻率參數主要有基本頻率、睿頻頻率,有些還會有超頻。
基本頻率是CPU在處理簡單問題時的頻率,例如看網頁聊QQ等。可以理解成病人的病太簡單,不需要醫生思考過多。
睿頻是在處理較復雜問題時,CPU全速運轉的頻率,例如玩遊戲等。可以理解成病人的病畢竟復雜,需要全力以赴。
超頻是在人為幹涉下給CPU加電壓,強行讓CPU在更高頻率下運行。可以理解成給醫生加工資,讓醫生加班加點工作。

架構

架構就相當於醫院的結構設計和醫療設備。新的架構意味著更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更先進的醫療設備,能提高治病的效率

緩存

緩存有L1、L2、L3三級緩存,讀寫速度能達到幾百G,相當於醫院存放藥物的地方。

一級緩存是醫生身邊的藥櫃,隨手拿隨時用,讀寫速度最快,延遲最低,只有幾納秒。
二級緩存是樓層存藥的倉庫,讀寫速度比一級緩存稍慢,延遲稍高。
三級緩存是醫院總儲藥室,讀寫速度比二級緩存稍慢,延遲稍高。
如果整個醫院都沒有藥,就需要去外部的內存條去拿藥,速度更慢了。

CPU的選擇

CPU天梯圖
CPU主要有兩大廠家,一個是Intel,一個是AMD,而兩大廠家也有好幾個系列的產品,但Intel主要是酷睿Core系列,AMD主要是銳龍Ryzen系列。

CPU的命名規則

就以酷睿系列為例好了,銳龍系列基本是模仿酷睿系列的命名的。以我筆記本的CPU,i5-6300HQ為例:
酷睿系列現在主要有i3、i5、i7、i9四個系列,主要是以產品定位劃分的。大致可以這樣理解,i3是入門級,i5是中端級,i7是高端級,i9是發燒級,但不一定是數字越大越好。

6300的6是指第六代處理器,也就是架構,同樣不一定是數字越大越好。
6300的3是指型號了,一般來說,i3的型號都是小於3,i5的型號為2-6,i7的為7-9,i9的都是9。其他數字以及後綴字母相同的情況下,型號數字越大,性能越好
後面兩位數字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可能也是型號吧。
至於最後的後綴字母,不同字母有不同含義,這裏就不贅述了。

家用辦公的選擇

一般來說,帶核顯的CPU比較適合家用辦公,有兩個比較好的選擇:
1.AMD的速龍200GE
適合預算在2000以下的人選擇,可以搭配A320主板。
2.AMD的R3-2200G
適合預算在2000-3000的人選擇,自帶核顯都能勝任LOL和DNF之類的遊戲,可以搭配B350主板。

遊戲用戶的選擇

一般來說,核心頻率高的CPU適合遊戲用戶,因為有些遊戲沒有對多核多線程的CPU進行優化,所以核心和線程對於遊戲用戶不是特別重要。
1.AMD的R3-1200
適合預算在3000左右的人選擇,可以超頻到等同於i3-8100的性能,適合搭配B350主板。
2.Intel的i5-8400散片
適合預算在4000-5000的人選擇,可以搭配B360主板
3.AMD的R5-2600或者R5-2600x
適合預算在4000-5000的人選擇,可以搭配B450主板。R5-2600可以選擇超頻到R5-2600x的性能。
4.Intel的i7-9700k或i9-9900k
這已經是比較高端的CPU了,對於遊戲用戶來說,顯卡才應該是最需要花錢的。可以搭配Z370或Z390主板。

設計等特殊工作的選擇

一般來說,對於這類人應該註重多核多線程,核心頻率反而不那麽重要
1.R7-1700
2.ThreadRipper 2990WX

一些tips

1.銳龍ZEN+架構差不多相當於酷睿第六代架構
2.酷睿第六七八代架構提升其實很少
3.銳龍系列CPU都能實現超頻
4.Intel散片價格低廉,有優勢

【裝機知識】CPU知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