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TCP/IP協議創始人榮獲2004年度圖靈獎

TCP/IP協議創始人榮獲2004年度圖靈獎



       1973年夏天,兩名年輕的科學家開始致力於在新生的計算機網路中尋找一種能夠在各自獨立的機器之間通訊的方法。他們爭論著,不停地在同一個黃色便籤本上寫著草稿,直到他們總結出了可行方案,寫成了論文。然而當時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由此創造了偉大的網際網路。根據他們在便籤本上進行的工作,美國計算機聯盟於週三宣佈,決定將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2004年度圖靈獎授與文頓·G·瑟夫(圖右)和羅伯特·E·卡恩(圖左),獎金為100,000美元。

       聯盟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腦科學教授大衛·帕特森表示,“網際網路的成功包含著許多人的功勞,而文特與鮑勃為網際網路創造了語言。”如果那個便籤本還在,一定會成為收藏家們爭相收藏的珍品。事實上,二人合作的論文《資料包網路互連協議》首次發表的那期雜誌,將在下週三的一次計算機科技論文展銷上由來自諾瓦託的收藏家拍賣,估計價值在2000-3000美元。

       現年66歲的卡恩博士與61歲的瑟夫博士,以沃森-克里克式的團隊合作,共同創造了一系列計算機網路間共享資料,使網際網路不斷擴充套件和增強的標準,合稱傳輸控制協議和網際網路協議(TCP/IP)。傳輸控制協議定義了在網路傳輸中將資料分割為資料報的標準,而網際網路協議則定義瞭如何將資料報封裝,記錄目的地址並在網路上傳送。帕特森表示,協會已經慎重進行了措辭,兩位博士此次獲獎是因為網際網路協議,而不是網際網路本身,因此並不涉及網際網路創始人的爭論。而這也是圖靈獎設立39年以來首次被頒發於計算機網路領域。

       所有人都承認是卡恩博士與瑟夫博士發明了這些協議,但由此引發的業內爭論,焦點在於誰是網際網路的誕生過程中最重要的發明。其中十年來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當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專家萊奧納多·克倫洛克發明的資料包交換技術,即如何將待發送資訊分為小的資料包,分別傳送到目的地,再重新恢復為原始資訊。然而,在克倫洛克博士之前,資料包交換技術的發明人已經被公認為保羅·巴蘭和唐納德·戴維斯,後者已於2000年去世。

       近年來,網際網路前身Arpanet的設計者勞倫斯·G·羅伯茨一直支援克倫洛克博士。Arpanet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立時,瑟夫博士正以畢業生的身份在克倫洛克博士的實驗室裡工作,他知道目前這些爭論的根源。他表示,希望此次頒獎不會讓同事們生氣。“尤其是拉里和倫(指羅伯茨和克倫洛克),他們堅信自己的工作對網際網路起著關鍵作用,每次有人提到我和鮑勃時,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同時被提到。”這並不是兩人第一次單獨獲獎,在1997年,他們獲得了國家技術勳章,而在2001年,四個人共同獲得了Charles Stark Draper獎。

       瑟夫博士與卡恩博士首次合作是在1969年的Arpanet工作室。1973年,他們完成了論文來闡述他們的觀點。此時,瑟夫博士已經開始在斯坦福大學任教,而卡恩博士在為Arpanet提供資金的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工程局就職。

       卡恩博士回憶,他們當時想從協議標準入手。“幾分鐘後,他說,‘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於是我說,‘嘿,把筆給我。’然後寫了大概10頁。他又說,‘把筆給我。’然後繼續寫下去。”他們拋硬幣來決定論文署誰的名字,瑟夫博士贏了。他的祕書把手寫的論文打了出來,原稿已經找不到了。卡恩有點懊悔地說:“文特沒有告訴她該怎麼處理,所以她可能就那麼扔掉了。”

       瑟夫博士認為,他們的協議迅速而廣泛地獲得支援,是因為他們沒有申請專利。儘管這一發明為他們展開了職業道路,他們並沒有因此獲得一分錢。“這是個開放的標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受一點限制。”他對網際網路的發展之快感到“非常驚訝”,並隨即補充說,“我想任何一個在鐵路或者發電廠工作的人,建立了基礎結構之後都會有同樣的感覺。”他對自己工作價值的態度也很現實。“我們可以創造工具,但沒有權利規定人們該用它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