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論語》讀書筆記 之二

《論語》讀書筆記 之二

今天讀第二句,先看原句: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註釋】 悌(替):從心,從弟;本義作「善兄弟」解,見<說文許箸>。又心中有弟,則如同兄弟間彼此誠心相友愛之意。鮮(顯):很少。犯上作亂:冒犯尊長,顛覆國家。

   有子這句話可分為三段,先看第一段: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依字面上解釋應為世界上很少見到能孝順父母,也能兄弟友愛,卻喜歡冒犯其它長上的人;至於不喜歡冒犯長上,卻喜歡叛亂的人,更是絕不可能存在的啊!這句話又兩層意思,一方面是,能夠孝順父母和兄弟情深的人,不喜歡犯上。另一方面是能滿意上一方面的人根本不會去作亂。條件是絲絲相扣的,因為世人大部分都是能夠做到基本的孝悌的,但是歷朝歷代都有作亂的人,並不是每個作亂的人都不孝悌,因為他們喜歡犯上,所以會作亂吧,犯上和作亂是相依相存的,不犯上的人,不可能忍心作亂,而作亂者必然會犯上。

     第二段: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字面上解釋為君子應該專心致力於基礎根本的事情,基礎根本的事情一但確立了,大道也就會跟著顯現出來了。 這段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解釋,同時也道出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身、齊家、治天下的儒家精髓。

      第三段: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指孝悌這種美德,就是仁的基礎根本。依小弟的理解,愛才是仁的根本核心,孝只是將愛表現在父母兄弟身上的美德。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很難相信他會愛別人,愛國家。所以愛是仁的根本,而孝悌只是體現愛的基本方式。從中我們也可得出另一個結論,判定一個人是否有仁愛之心,先看看其是否孝悌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