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介面功能測試要點

介面功能測試要點

單介面測試:

1. json格式測試:  
  通常我們的介面一般設計的都是傳遞json串,那麼就需要去測試
  如果傳遞非json的情況,這時候程式會不會正確的處理,返回相應的        error code

2. 預設值測試:
  很多情況一些非必填的引數會有預設值,比如說一個查詢的介面,引數count為返回查詢的結果數量,
  預設為10,那麼就應該有一條case來測試,當然前置條件是資料庫裡面必須要存在這樣的資料超過10條。

3. 異常型別測試:
  比如上面的count引數,這個引數的型別一定是可以轉換為int型別的,這時候我們需要測試如果傳的一些不可以
  轉換為int型別值來測試程式碼是否加入判斷

4.
必傳項測試: 如果介面的引數有必傳項,那麼需要測試在不傳這個引數的時候介面返回情況,測試是否會提示 相應的error code 5. 非必傳項測試: 如果介面有非必填項,當我不傳遞這些引數的時候會不會正常的返回相應的結果 6.非空測試: 無論是必傳的和非必傳的引數,傳遞的key是正確的,但是value=null,這時候返回結果是否正確 7.業務邏輯測試: 傳遞正確的引數,介面對資料庫進行查詢的操作,需要去驗證資料庫查詢是否正確,介面對資料庫進行 增刪改的操作,也需要看資料庫是否同步進行了這些操作 8.相容性測試: 比如說今天介面進行了調整,但是前端沒有進行變更,這時候需要驗證新的介面是否滿足舊的呼叫方式 9.
錯誤碼測試: 通用的錯誤碼與業務錯誤碼是否能夠清晰的說明呼叫問題,錯誤碼是否能夠儘可能的全的覆蓋所有的情況 10.資料異常測試: 假如資料庫設計為32位varchar型別,那麼如果傳33位會是什麼情況,會不會丟擲相應的錯誤碼,而不會丟擲資料庫異常 11.返回值測試: 返回值除了內容需要是正確的,還需要型別也是正確的,保證呼叫方拿到這些引數能夠正確的解析 12.加密測試: 測試引數的加密與解密,使前後端能夠減少浪費這方面的時間

組合介面測試(場景測試)

 單個的介面測試通過後,需要將單個的介面組成連續的場景,比如說投資介面需要用到一個類似token的
引數,而這個引數是登陸介面獲取到的,所以就需要先呼叫登陸介面,然後再去呼叫投資介面。還有就是
像資料許可權與操作許可權這些,都會依賴一些其他的介面,那麼把這些依賴的介面組成一個場景來測試資料的
正確性。還有一部分介面是內部呼叫的,比如說註冊介面,在註冊的時候通常需要獲取一個驗證碼,然後輸入
驗證碼再進行提交註冊的操作,在這過程中,驗證驗證碼的操作是在註冊的內部完成的,那麼其實在組合場景
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去中間加入驗證驗證碼的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