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entOS 7.3安裝詳解

CentOS 7.3安裝詳解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意思是社群企業作業系統,是Linux發行版本之一,它是來自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依照開源原始碼規定釋放出來的原始碼所編譯而成。由於出自於同樣的原始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伺服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於CentOS並不包含封閉原始碼軟體。 CentOS是一個基於Red Hat Linux提供的可自由使用的原始碼的企業級Linux發行版本。為了支援新的硬體,每個版本的CentOS大概每六個月更行一次,這樣建立一個安全、低維護、穩定、高預測性、高重複性的Linux環境。 簡單介紹後,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安裝CentOS7.3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需要去下載CentOS7.3映象,這是下載的官網地址https://wiki.centos.org/Downlo,去國外的網站下載速度低和完整性不敢保證,所以我不建議去這裡下載。


另外一個工具就是VNware Workstation,除非是伺服器,個人電腦我不建議直接安裝在物理機上(就是直接安裝電腦上,替代windows)。在VMware Workstation 可以模擬出真實的物理機環境,在這這個軟體上面可以隨心所遇的模擬配置一臺物理機,我們稱之為虛擬機器。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下面我們來新建立一個虛擬機器吧(簡單來說就是配置一臺普通的電腦)!

這裡有兩個選項,選誰都可以,只是後面的步驟順序不一樣而已,這裡我選擇典型,建議不熟悉的同學跟我選一樣,跟著我的步驟來吧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有三個選項,第一個肯定不選,因為我們是用CentOS7.3映象來安裝的,可以選擇第二個,但是我建議先把基本的配置完成後再新增映象檔案iso,即選擇稍後安裝。

這裡寫圖片描述

VMare Workstation功能很強大,可以裝Windows,Linux作業系統,還可以裝Novell NetWare(E),Solaris(S)Linux核心,這裡不是重點,不做過多解釋,直接選擇我們的目標Linux,版本選擇有很多,可以選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的很多版本,因為CentOS就是紅帽發行的開源版本,所以版本選擇它肯定可以,還可以選擇Ubuntu版本的,既然我們是安裝CentOS,就直接選擇CentOS,有32位的和64位的,64位的應用程式可以訪問的記憶體空間為2的64次方(粗略說法),32位應用程式能夠訪問的記憶體空間為 2的32次方(最多),所以, 在處理大資料量時, 64位程式有很大的優勢,。當然,,優勢並不僅僅是因為可訪問空間大了, 跟字長也有很大的關係。這裡我們選擇64位~

這裡寫圖片描述

虛擬機器名稱隨意發揮,但是建議像我一樣至少寫明是CentOS,再加上版本號,後面如果想繼續安裝其他版本的作業系統,以便區分。位置最好找一個可用容量較大的磁碟空間來儲存。因為後面要進行很多操作,要佔用磁碟空間的!

這裡寫圖片描述

最大磁碟大小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這裡是虛擬的磁碟容量,不是真正的物理磁碟容量。這裡我選擇200,將虛擬磁碟存貯為單個檔案。

這裡寫圖片描述

硬體稍後再定義,我們直接選擇完成。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樣一個虛擬機器就簡單的穿件完成了,緊接著我們還要定義配置一些硬體!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下面我們開始定義一些硬體設定,點選編輯上面圖片中的編輯虛擬機器設定。

虛擬機器的記憶體大小必須為4MB的倍數,這裡記憶體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但是最大不能超過自身物理機的執行記憶體,因為這裡的虛擬記憶體執行要是實實在在的佔用記憶體的。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話,作業系統可能啟動不來,執行成問題,建議至少512M。

這裡寫圖片描述

處理數量,每個處理器的核心數量選擇一個兩都可。

這裡寫圖片描述

硬碟現在不用管,選中CD/DVD選項,選擇使用ISO映象檔案,在瀏覽中選中前面下載好的ISO映象檔案。

這裡寫圖片描述

選擇網路介面卡,勾選啟動時連線,一般預設勾選上的,沒有勾選的,自己要勾選中,下面的網路連線,橋接模式,NAT模式,僅主機模式都可以選擇,他們的區別,這裡不再做過多的說明,想要弄透徹的同學可以Google或者百度查詢一下!這裡我選擇僅主機模式。

這裡寫圖片描述

注意:選擇後別忘了點選確認哦!

以上虛擬機器基本就設定完成了,下面我就正式開始安裝CentOS7.3作業系統!點選 開始此虛擬機器。

這裡寫圖片描述

滑鼠點進去,用上下鍵選擇,有三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安裝CentOS 7,第二個選項是檢查測試CentOS 7 第三個選項是排除故障,很顯然,我們選擇第二,回車。

這裡寫圖片描述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等待一會兒後出現下面的介面,這裡的左邊是選擇在安裝中使用的語言,右邊是選擇鍵盤輸入的方式,可以選擇中文和英語以及其他的語言,我們都選擇英語。英語沒基礎的,可以選擇中文。選好後點擊右下角的contiune

這裡寫圖片描述

接下來就要設定系統的時間,鍵盤輸入使用的語言,系統輸出顯示的語言,選擇安裝的系統的資源,選擇安裝的系統型別,硬碟分割槽,連線網路。

這裡寫圖片描述

首先選擇設定系統的時間

這裡寫圖片描述

地區Region選擇亞洲Asia,城市city選擇上海shanghai,下面的時間選擇24-hour和AM/PM都可,自己調整時間,右邊是日期,自己調整即可。設定好了點選左上角的Done。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兩項都是語言選擇,同樣點進去,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我都是選擇的英語。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寫圖片描述

選擇安裝作業系統的資源,我們之前已經選中了CentOS,這裡不再從新選擇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進去看看。

這裡寫圖片描述

選擇安裝的作業系統的型別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選擇基本的環境,有各種的環境,這裡不再一一的解釋,可以根據意思來判斷,我們作為初學者,選擇GNOME Doesktop,桌面圖形化介面。同樣,選擇後,點選Done.

這裡寫圖片描述

磁碟分割槽

這裡寫圖片描述

選擇自己設定磁碟,前面一個選項是自動分盤。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選擇標準分盤

這裡寫圖片描述

點選+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寫圖片描述

分割槽最多分4個主分割槽,或者三個主分割槽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裡可以分多個邏輯分割槽,這裡我們分三個主分割槽,一個邏輯分割槽,三個主分割槽的掛載點是根/ (存放系統資料)和 /boot(存放啟動有關的檔案) 和 /app (自己設定的分割槽掛載點,也可以不分割槽,不掛載),擴充套件分割槽裡面的邏輯分割槽互動式分割槽掛載到swap 上。

這裡寫圖片描述

下面依次設定分割槽掛載點和大小
根分割槽

這裡寫圖片描述

自定義的分割槽

這裡寫圖片描述

啟動分割槽

這裡寫圖片描述

swap分割槽一般要根據設定的執行記憶體來分配大小,我們設定的物理執行記憶體是1G ,swap分割槽一個分1G或者2G都可,分局自己的需求來分,我們分2G。

這裡寫圖片描述

檔案系統的檔案型別我們現在ext4或者xfs都可以

這裡寫圖片描述

雙擊Done,至此我們分割槽就分完了。
點選Accept changes

這裡寫圖片描述

設定網路連線

這裡寫圖片描述

點選自動連線網路

這裡寫圖片描述

到此,所有的設定都完成了,點選Begin installation,就開始安裝了

這裡寫圖片描述

安裝的過程中,設定root賬號密碼,和建立普通使用者。

這裡寫圖片描述

點選左邊的設定密碼,輸入至少6位的英文或者數字的密碼

這裡寫圖片描述

建立普通使用者

這裡寫圖片描述

好了,下面等待安裝吧!

點選Reboot重啟

這裡寫圖片描述

點選接受

這裡寫圖片描述

點選 FINISH CONFIGURATION 完成配置

這裡寫圖片描述

如果選擇登陸普通使用者就選擇剛剛建立的使用者名稱為zhang,如果要登陸其他的使用者就選下面的Not listed?

這裡寫圖片描述

輸入密碼 –回車

這裡寫圖片描述

登陸成功後,就可以看到Linux的圖形化介面

這裡寫圖片描述

按ctrl + alt + F2 可以切換到字元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