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有關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人工智慧的隨想

有關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人工智慧的隨想

聽完劉老師在視訊裡面講到關於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人工智慧,包括圖靈機架構,馮諾依曼機架構,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關於學習總結如下。

關於計算機體系結構

       如今各個行業的計算機應用都很廣泛,依靠計算機,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行業為了提高生產力,也促進了計算機的飛速發展。

       計算機大多是馮諾伊曼體系架構,計算機行業有個“摩爾定律”的說法(具體百度),在不遠的將來可能不再適用,原因如下:1.我們知道,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主要是由電晶體處理01程式碼的速度決定的,也就是機器時鐘,就是電流每秒通過電晶體的次數,主流速度單位是GHz,這個單位相當於電流在電晶體內每秒閃1G下,就是1000000000這麼多下。也就是說每閃一下的時間是十億分之一秒。樓在Ruby之父(松本行弘)的《程式碼的未來》書中寫道,由於硬體的物理特性的限制,包括耗電,發熱,漏電等諸多原因,計算機在這個速度數量級上很難有提高。CPU的積體電路的寬度只有十幾納米,在1納米的空間只能容納幾個原子。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光在適中頻率為3GHz的一個時鐘週期內,只能前進10cm。從製作工藝方面,已經很難再提高計算機的效率,所以很多CPU廠商都在給cpu新增核心數,增加計算機的併發運算效率。但是計算機的單核心的運算效率在這個數量級上很難有質的飛躍。

關於人工智慧

       去年Google研發的阿爾法狗擊敗了國際圍棋大師李XX,宣告人工智慧佔領人類最後一個智商高地。大師李開復在賽後接受記者的採訪說(具體見http://user.qzone.qq.com/513274874/blog/1457609921,很有道理的一篇博文,不是公開的,想看加我好友513274874  [呲牙]),計算機在當前來講,不過是人類的工具。關於人工智慧能否超過人類大腦,在業界有兩派:強人工智慧和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指的是人類只不過是地球一段時期的統治者,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研發出能夠統治地球的計算機,人類在體能方面不如鋼鐵機器,智商還不如機器,後果可想而知了。弱人工智慧主張計算機不過是人類為了提高生產力而研發出來的工具,工具生產效率越高說明人類文明更發達。李開復老師就是弱人工智慧派的。

       我個人認為,兩個派別都有道理。拋開派別不談,人工智慧的發展肯定會帶來行業的鉅變,有的職業要被機器取代,例如律師,在21世紀初,IBM就已經研發出來能夠85%的正確率應答諮詢者的法律諮詢問題的計算機,這個資料代表什麼,剛出道的律師平均準確率在70%,一個資深的律師平均在90%。還有會計,不管是弱人工還是強人工學派,都承認一點,就是在精確計算領域,計算機的效率已經把人類甩出很遠很遠。像會計這種需要精確計算的職業,後果可想而知。這兩個例子在某些方面能支援強人工智慧的論點。然後,弱人工智慧,我們再聊一下阿爾法狗,我沒見過原始碼,讀過一篇技術大牛的文章,它的程式主結構無非是分支語言加上強大的雲端計算能力。在之前戰勝象棋國際冠軍的程式程式碼,你能想象只有100多行嗎?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能取代人類統治地球,我認為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計算機能做到一點,能夠自己研發程式語言或者自己編寫程式碼並編譯執行,後者只能利用現有語言編寫程式碼,如果計算機能夠自己研發高效率的程式語言的話……

       以上是關於認真“拜看”了劉老師的視訊後,結合自己平時看的一些閒書的感想,平時總是有些計算機相關奇怪的小想法,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