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Windows 下單機最大TCP連線數

Windows 下單機最大TCP連線數

在做Socket 程式設計時,我們經常會要問,單機最多可以建立多少個 TCP 連線,本文將介紹如何調整系統引數來調整單機的最大TCP連線數。

Windows 下單機的TCP連線數有多個引數共同決定,下面一一介紹:

最大TCP連線數

[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Tcpip \Parameters]
TcpNumConnections = 0x00fffffe (Default = 16,777,214)

以上登錄檔資訊配置單機的最大允許的TCP連線數,預設為 16M。這個數值看似很大,這個並不是限制最大連線數的唯一條件,還有其他條件會限制到TCP 連線的最大連線數。

最大動態埠數

TCP客戶端和伺服器連線時,客戶端必須分配一個動態埠,預設情況下這個動態埠的分配範圍為 1024-5000 ,也就是說預設情況下,客戶端最多可以同時發起3977 個Socket 連線。我們可以修改如下注冊表來調整這個動態埠的範圍

[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Tcpip \Parameters]
MaxUserPort = 5000 (Default = 5000, Max = 65534)

最大TCB 數量

系統為每個TCP 連線分配一個TCP 控制塊(TCP control block or TCB),這個控制塊用於快取TCP連線的一些引數,每個TCB需要分配 0.5 KB的pagepool 和 0.5KB 的Non-pagepool,也就說,每個TCP連線會佔用 1KB 的系統記憶體。

系統的最大TCB數量由如下注冊表設定決定

[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Tcpip \Parameters]
MaxFreeTcbs = 2000 (Default = RAM dependent, but usual Pro = 1000, Srv=2000)

非Server版本,MaxFreeTcbs 的預設值為1000 (64M 以上實體記憶體)

Server 版本,這個的預設值為 2000。

也就是說,預設情況下,Server 版本最多同時可以建立並保持2000個TCP 連線。

最大TCB Hash table 數量

TCB 是通過Hash table 來管理的,下面登錄檔設定決定了這個Hash table 的大小

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Tcpip \Parameters]
MaxHashTableSize = 512 (Default = 512, Range = 64-65536)

這個值指明分配 pagepool 記憶體的數量,也就是說,如果MaxFreeTcbs = 1000 , 則 pagepool 的記憶體數量為 500KB

那麼 MaxHashTableSize 應大於 500 才行。這個數量越大,則Hash table 的冗餘度就越高,每次分配和查詢 TCP  連線用時就越少。這個值必須是2的冪,且最大為65536.

IBM WebSphere Voice Server 在windows server 2003 下的典型配置

這是IBM WebSphere Voice Server 的典型配置,大家可以做個參考。原文參見

  • MaxUserPort = 65534 (Decimal)
  • MaxHashTableSize = 65536 (Decimal)
  • MaxFreeTcbs = 16000 (Decimal)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MaxHashTableSize 被配置為比MaxFreeTcbs 大4倍,這樣可以大大增加TCP建立的速度。

一。什麼是TCP連線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戶端傳送syn包(syn=j)到伺服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伺服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伺服器收到syn包,必須確認客戶的SYN(ack=j+1),同時自己也傳送一個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時伺服器進入SYN_RECV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ACK包,向伺服器傳送確認包ACK(ack=k+1),此包傳送完畢,客戶端和伺服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過程中傳送的包裡不包含資料,三次握手完畢後,客戶端與伺服器才正式開始傳送資料。理想狀態下,TCP連線一旦建立,在通訊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動關閉連線之前,TCP連線都將被一直保持下去。斷開連線時伺服器和客戶端均可以主動發起斷開TCP連線的請求,斷開過程需要經過“四次握手”(過程就不細寫了,就是伺服器和客戶端互動,最終確定斷開)

二。利用Socket建立網路連線的步驟

建立Socket連線至少需要一對套接字,其中一個運行於客戶端,稱為ClientSocket,另一個運行於伺服器端,稱為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間的連線過程分為三個步驟:伺服器監聽,客戶端請求,連線確認。

1。伺服器監聽:伺服器端套接字並不定位具體的客戶端套接字,而是處於等待連線的狀態,實時監控網路狀態,等待客戶端的連線請求。

2。客戶端請求:指客戶端的套接字提出連線請求,要連線的目標是伺服器端的套接字。為此,客戶端的套接字必須首先描述它要連線的伺服器的套接字,指出伺服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埠號,然後就向伺服器端套接字提出連線請求。

3。連線確認:當伺服器端套接字監聽到或者說接收到客戶端套接字的連線請求時,就響應客戶端套接字的請求,建立一個新的執行緒,把伺服器端套接字的描述發給客戶端,一旦客戶端確認了此描述,雙方就正式建立連線。而伺服器端套接字繼續處於監聽狀態,繼續接收其他客戶端套接字的連線請求。

三。HTTP連結的特點

HTTP協議即超文字傳送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Web聯網的基礎,也是手機聯網常用的協議之一,HTTP協議是建立在TCP協議之上的一種應用。

HTTP連線最顯著的特點是客戶端傳送的每次請求都需要伺服器回送響應,在請求結束後,會主動釋放連線。從建立連線到關閉連線的過程稱為“一次連線”。

四。TCP和UDP的區別(考得最多。。快被考爛了我覺得- -\\)

1。TCP是面向連結的,雖然說網路的不安全不穩定特性決定了多少次握手都不能保證連線的可靠性,但TCP的三次握手在最低限度上(實際上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保證了連線的可靠性;而UDP不是面向連線的,UDP傳送資料前並不與對方建立連線,對接收到的資料也不傳送確認訊號,傳送端不知道資料是否會正確接收,當然也不用重發,所以說UDP是無連線的、不可靠的一種資料傳輸協議。

2。也正由於1所說的特點,使得UDP的開銷更小資料傳輸速率更高,因為不必進行收發資料的確認,所以UDP的實時性更好。

知道了TCP和UDP的區別,就不難理解為何採用TCP傳輸協議的MSN比採用UDP的QQ傳輸檔案慢了,但並不能說QQ的通訊是不安全的,因為程式設計師可以手動對UDP的資料收發進行驗證,比如傳送方對每個資料包進行編號然後由接收方進行驗證啊什麼的,即使是這樣,UDP因為在底層協議的封裝上沒有采用類似TCP的“三次握手”而實現了TCP所無法達到的傳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