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EOS嵌入式工作室

LEOS嵌入式工作室

這幾天心情很亂,像是丟了魂兒一般,想著出去走走,看看花草,舒緩一下心情,反而越看心越不定。如今自己與當年學習技術時的自己對比,真是判若兩人了,也許是年紀大了,身體機能下降了,也許是需要擔待的責任和考慮的事情多了,不能再像學生時代的孩子一樣,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人變了就再也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了,總是告訴自己:“讓自己忙起來,就沒有精力再回憶過去”,可是記憶太深刻,讓人難以忘懷。過去的好的,不好的,始終過去了,安慰自己:時間可以治癒一切,且行且珍惜。

計劃寫一篇Symfony HttpKernel的文章,寫著寫著就覺得沒有什麼可寫的了。到底是因為自己對技術失去了興趣還是對於技術的具體實現不太感冒?似乎現在沒有了以前那份專攻技術的耐心和心境,隨著年齡漸長和生活空間的展開,生活的重心也在不斷調整轉移,莫非是他人曾經口中的:“該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

事物表面上千變萬化,原理性的東西始終如一。一個請求Request傳送至服務端,經過防火牆過濾、路由解析、控制器處理、報文生成,最後返回給客戶端Reponse。五花八門的框架,對於各個流程環節處理各有偏重,執行效能和使用者友好性始終是一對矛盾體,各種框架在越來越偏重友好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犧牲了執行效能,面對各種具體工程實踐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也都大大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語法糖的重重堆積讓使用者漸漸失去了對事物底層機制和狀況的瞭解,人們也因此得以從繁瑣的底層活動中抽出身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更加抽象層面的創造創新。

硬體效能提升速度已遠遠超出摩爾當年的想象,再也不用去關心編譯型語言和解釋性語言在效能上的額問題,微軟.NET平臺的推出讓上層開發者更加脫離了作業系統底層,如今的作業系統再也不是當年的palmOS、VxWorks、μCOS那麼簡陋,當作業系統第一次提出虛擬地址空間、動態連結庫、程式載入器重定位等概念時,我想是多麼具有突破性的一件事情。作業系統在不斷吃掉底層的同時越來越向著高階化發展,而越是如此,人們就感覺機器越向著智慧化發展。

機器的儲存優勢遠勝過於人,兩人在談話時始終離不開承上啟下的上下文語境,人們在聊天時往往會因為某幾個點扯得太遠而回不到最初聊天的話題,從這一點上來說發散思維,其實是一種漫無目的性的聊天,從樹根走向樹梢,這是一個發散性的過程,但人們的思維不像樹梢的總數量,思維沒有界限,但認知是有邊界的。機器具備的強大儲存能力,其儲存的上下文語境反倒是強化了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或者說是侷限了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但從另一個層面說,當機器具備幾十年甚至是上百上千年的知識儲存量時,其可拓展的事物發展路線範圍將遠遠超過一個人,蒙特卡洛搜尋樹演算法中,是基於概率的,如果我們去掉概率,那麼機器對於事物發展路徑的擴充套件將是無窮的。但是這樣的拓展又有什麼意義呢?唯一的意義就是可以拓展出超越一個人所能實踐的範圍。

萬丈高樓平地起,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我們今天的全部都是建立在過去的歷史之上的,但是今天的全部不完全就等同於過去的全部,因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但我們總有一種衡平的潛意識,既然有變,那麼變的對立面又在哪兒?不可能憑空產生,矛盾論的觀點就認為一定有其對立面。資訊理論中“熵”的提出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薛定諤在對生命的定義中就提到:“生命就是一種推動無序走向有序的力量”。秩序的力量是可怕的,對於無序和有序的認識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個古老話題,不僅是在我們的科學中,政治、社會、法律、宗教等等各方面均存在,並且還是一個原始性東西。我們都知道:“今天不是過去歷史的簡單相加”,歷史資料和演算法的簡單堆積就能使計算機變得像人一樣可以思考嗎?目前的認識顯然是不能的,但是機器可以更好的與人類進行配合。

零散地寫了一些,也許是厭倦了研究某個技術的具體實現,所以才會胡思亂想,不能讓自己的生活全被技術所“吞噬”,熱愛技術應該是讓技術為自己的生活充滿更多的樂趣或者價值。也許此時有和我一樣痴迷追戀技術的朋友們,那麼此文就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