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UML簡單介紹(四)——用例圖的基本概念與解析

UML簡單介紹(四)——用例圖的基本概念與解析

1、用例圖

        用例圖是被稱為參與者的外部使用者所能觀察到的系統功能的模型圖。用例圖列出系統中的用例和系統外的參與者,並顯示哪個參與者參與了哪個用例的執行(或稱為發起了哪個用例)。用例圖多用於靜態建模階段(主要是業務建模和需求建模)。

        用例圖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概念,如下:

用例(use case):用例時幫助角色確定系統使用情況的UML元件

用例組(UseCase Group):就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如何使用系統的描述

用例圖(UseCase Diagram):用圖形的方式來描述情景

2、用例圖關係

元素

在用例圖中,有如下的一些元素物件:

包(Package):包的主要作用是分類,分模組和子模組

用例(UseCase):用例可以看作是一個具體的描述物件,所以一般看作動賓短語,比如,吃===飯,喝===水

角色(Actor):角色可以看作是一個節點。執行者可以是主執行者、輔助執行者,後臺執行者

關聯(Association):在需求階段,可以看作是一個陳述句,關聯聯絡角色和用例,比如,校長===吃飯。校長是角色,吃飯是用例

定向關聯(Directed Association)

泛化(Generalization):實線加空心箭頭,就是實現

依賴(Dependency):虛線加箭頭

包含(include):包含是特殊的依賴

擴充套件(Extend):擴充套件也是特殊的依賴

系統邊界(System Boundary):

圖示:


3、用例圖的物件

物件如下:

參與者:在系統外部與系統直接互動的人或事物(如另一個計算機系統或一些可執行的程序)。參與者是一個角色,而不是具體的人

用例:系統外部可見的一個系統功能單元。

圖示:


4、簡單案例

如下圖所示例,是一個表示吃飯的案例。分析一下,角色是Joh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ctor;用例Use Case是吃飯,其中吃飯會包括了有飯卡和沒有飯卡兩種情況。


5、用例圖的作用

1)用例圖用來描述需求場景

2)在與使用者交流過程中快速建立使用者業務描述,並且與使用者確認

3)設計好的用例圖用來檢驗程式實現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