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owerDesigner之業務流程模型

PowerDesigner之業務流程模型

1.業務流程模型是從業務需求出發的,採用的是圖形化的方法描述軟體系統的業務流程,它與活動圖相比:bpm注重業務流程,讓業務使用者更容易理解,適合於業務使用者使用,而活動圖主要描述的是應用程式,適合於軟體開發人員使用。

2.軟體的開發週期:首先進行的是需求分析,並完成系統的概要設計,系統分析人員利用bpm畫出業務流程圖,利用CDM設計出系統的邏輯模型,接著利用PDM完成資料庫的詳細設計,包括儲存過程,觸發器,檢視和索引等,最後,根據OOM生成的原始碼框架進入編碼階段。

3.根據用途的不同,BPM分為3類,分析型,執行型,協作型;軟體設計的階段不同使用不同型別的BPM,分析階段使用分析型業務流程語言對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實現階段使用執行型業務流程語言進行編排;協作階段使用協作型業務流程語言分析夥伴間的資訊交換

4.無論採用哪種語言,BPM始終包括以下幾種:業務流程圖,流程層次圖,編排圖,對話圖

5.建立業務流程圖:①.建立BPM時,如果選擇的是預設那麼出現的工作區就是業務流程圖工作區,反之,則需要手動重新建立,具體步驟:選擇 view→diagram→new diagram→business process diagram
②.建立起點,右邊工具欄中選擇起點,然後在工作區中單擊建立,再雙擊起點進行屬性更改,如果要顯示起點的名字的話那麼就需要在工具條tools→display preference→start→勾選name,然後起點下面就會顯示起點的名字
③.建立處理過程(process),右邊工具欄選擇處理過程,然後在工作區中點選建立,雙擊更改屬性,流程分為原子處理過程和複合處理過程,原子處理過程是不可分為子處理過程,而複合處理過程(atomic task)可以分為多個子處理過程
④.建立流程(flow/→),右工具欄中選擇→(流程),選取一個物件拖到另一個物件,那麼這兩個物件之間就建立起了流程,雙擊→來開啟流程屬性視窗,在condition條件選項中,表示滿足一定條件來選擇執行流程,因為流程會很多,alias(別名)裡面的東西會出現在流程→中,以顯示條件
⑤.訊息格式:定義了兩個物件之間交換資料的資料格式;設定訊息格式(message formats):1.model →message format
2.雙擊flow,設定屬性中有message format
⑥.定義判斷,也就是菱形。
⑦.定義組織單元:是指處理過程的組織,可以是公司,系統,服務,組織,使用者,或者角色,分為兩種,一種是泳道,一種是組織單元也就是右邊小框裡面的小人,只有disable泳道才能使用小人和角色,在工作區右擊出現選項選單點選disableswimland就可以取消或者enable泳道了
⑧.定義角色關聯:就是說明組織單元與處理之間的關聯關係。如果把組織單元換成泳道,那麼系統會自動刪除角色關聯的,並且,工具選項板中的role association也會變灰
⑨.定義資源:資源類似資料儲存,可以是資料,文件,資料庫,元件等處理過程,可以用於特殊事務。
操作過程:①.選擇工具板上的resources圖示
②.在工作區合適地方放置資源
③.雙擊完成屬性配置
⑩.定義資源流,處理過程通過資源流訪問資源,在流程圖中使用帶有箭頭的虛線表示資源流,Create,Read,Delete,Update;

6.data選項卡的作用是定義或者新增與該物件有關的資料

7.定義終點:是業務流程圖中處理過程和終止點,因為,一個模型或者包中可以使用富哦個業務處理流程,因此,在一個包或者模型中允許定義多個終點。
雙擊終點屬性:type:①.success:表示成功終止
②.timeout:表示流程因超時而終止
③.business error:表示流程因業務邏輯錯誤而終止
④.technical error:表示流程因技術錯誤而終止

8.刪除BPM:瀏覽器中右擊BPM節點,選擇detach from workspace進行刪除,模型將不再出現在圖形設計工作區,但是並沒有從計算機中真正刪除;

9.其實model option是對模型中的物件進行設定的,這個選項開啟后里面都是該模型中的所有物件

10.業務規則:系統的業務為必須遵守業務規則,就像遵守法律法規,客戶需求或內部條例一樣。
建立業務規則:①.model→business rules,使用工具欄中add a row,增加一個業務規則。
②.雙擊新增加的業務規則來設定屬性
③.裡面有個expression選項卡,其中的server表示:將業務規則應用於服務端資料庫,client:表示業務規則主要用於文件編制.

11.所有模型中的規則最後都是應用到物件中的.雙擊需要新增規則的象,然後進行新增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