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程式設計師從笨鳥到菜鳥之(五十九)細談Hibernate(十)hibernate查詢排序和元件對映

Java程式設計師從笨鳥到菜鳥之(五十九)細談Hibernate(十)hibernate查詢排序和元件對映

 上一篇: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有很多使用者需要時要把查詢出來的結果進行排序顯示,而不是在資料庫裡面那樣順序混亂那樣的顯示,這樣的話我們不得不要對資料進行排序了,hibernate對資料排序提供了很好的支援,hibernate提供了兩種對查詢到得資料結果進行排序:1:資料庫排序,也就是說在資料庫內部就進行完了排序。2.記憶體排序,也就是說在資料庫中把資料載入到記憶體中在進行排序。其實一般我們推薦使用第二種排序方式,因為在資料庫中排序的效能要遠遠高於在記憶體中排序的效能。

一:資料庫排序

        資料庫排序主要是使用集合標籤中的order-by屬性,格式主要是為:

order-by="欄位名 排序方式”例如:order-by="name asc”name是指資料庫欄位 asc是升序,在hibernate中,<set>、<idbag>、<map>、<list>元素都有order-by屬性,如果設定了該屬性,Hibernate會利用 order by 子句進行排序,使用order-by屬性,我們可以通過hbm檔案執行生成的SQL如何使用orderby 查詢子句以返回排序後的結果集。下面我們就以一個具體的例項來具體看一下資料庫排序的內容

我們就以學生和團隊的關係來說一下:首先來看一下實體之間的資料結構關係: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description;

  private Team team;

.************set、get方法省略

}


Team.java

public class Team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teamname;

   private Set students;

***********set、get方法省略

}


從實體上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和團隊是一個多對一得資料關係,這個我們以前都看過,也寫過,相信大家都有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在此具體的配置檔案我們也不多寫了,我們主要來看一下配置排序的地方,下面我們看一下配置的詳細程式碼:

<!-- 以名稱降序返回student集合 -->

    <set name="students" table="studentOrder" cascade="all" order-by="name desc">

      <key column="team_id"></key>

      <one-to-many class="Collection.Order.Student"/>

    </set>


從上面可以看出,其實配置資料庫排序很簡單,僅僅是在集合標籤上配置一個order-by屬性即可。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測試程式碼:

Transaction t=session.beginTransaction();

       

        Team team=(Team)session.createQuery("from Team t where t.teamname='team1'").uniqueResult();

        Set result=team.getStudents();

        for (Iterator iterator = result.iterator(); iterator.hasNext();) {

            Student object = (Student)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object.getName());

        }
        t.commit();


執行這塊程式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控制檯的列印結果:
測試結果:

Hibernate: select team0_.id as id1_, team0_.teamname as teamname1_ from teamOrder team0_ where team0_.teamname='team1'
Hibernate: select students0_.team_id as team4_1_, students0_.id as id1_, students0_.id as id0_0_, students0_.name as name0_0_, students0_.description as descript3_0_0_, students0_.team_id as team4_0_0_ from studentOrder students0_ where students0_.team_id=? order by students0_.name desc
hello
default
bug
從上面輸出的sql語句就可以看出,我們查詢到得資料時以student表中的name進行排序的。所以我們資料庫排序的配置就這麼結束了。

二.記憶體排序

        記憶體排序,顧名思義,就是在記憶體中排序,把查詢到得結果載入到記憶體以後驚醒排序。Hibernate在配置檔案中也給我提供了記憶體排序的配置,那就是sort屬性,它有兩個屬性值可以直接使用,分別是unsorted(不排序)以及natural(自然排序,即升序),此外,我們還可以自定義排序規則,方式是定義一個類,讓其實現Comparator介面,並且實現該介面中的compare方法,在該方法中實現排序規則即可。然後將該自定義排序規則的類名作為sort的屬性值即可。<set>和<map>元素都具有sort屬性,如果設定了該屬性,就會對記憶體中的集合物件進行排序。

<set>元素的sort屬性為natural,表示對集合中的字串進行自然排序。Hibernate採用org.hibernate.PersistentSortedSet作為Set的實現類,PersistentSortedSet類實現了 java.util.SortedSet介面。當Session儲存一個物件時,會呼叫 org.hibernate.type.SortedSetType類的wrap()方法,把物件的集合屬性包裝為 SortedSet類的例項,下面我們看一下wrap()方法的原始碼如下:

public PersistentCollection wrap
(SessionImplementor session, Object collection) {  

  return new PersistentSortedSet
( session, (java.util.SortedSet) collection );  

} 


從wrap()方法的原始碼看出,應用程式中建立的物件的集合屬性必須是java.util.SortedSet型別,否則以上wrap()方法會丟擲ClassCastException。

其實記憶體排序和資料庫排序是一樣的,只是配置的引數不同而已,都是在集合標籤配置一下,所以在此我們就不以示例演示了。

三、元件對映(component)

       在hibernate中,component是某個實體物件的邏輯組成部分,它與實體的根本區別是,component是沒有標識的,它是一個邏輯組成部分,完全從屬於某個實體,這樣就在傳統資料庫上,實現了物件的細粒度劃分,層次分明,實現了面向物件的領域劃分

見下圖:

                     

UserEmployee中共同的屬性(各種聯絡方式)拿出來,放在(抽象到)到一個單獨的類中。這樣物理上看有三個類,不過實體類還是隻有UserEmployee兩個,也就是說資料庫裡只有UserEmployee兩張表。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usercontact的實體及相關配置:

user.java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int id;

       privateString name;

       //聯絡方式

       privateContact contact;

********************set、get省略

}


contact.java

public class Contact {

       privateString address;

       privateString contactTel;

       privateString email;

       privateString zipCode;

********************set、get省略

}


user.hbm.xml

<?xmlversion="1.0"?>

<!DOCTYPE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classname="com.bjsxt.hibernate.User" table="t_user">

                  <idname="id">

                           <generatorclass="native"/>

                  </id>

                  <propertyname="name"/>

                  <componentname="contact">

                           <propertyname="address"/>

                           <propertyname="contactTel"/>

                           <propertyname="email"/>

                           <propertyname="zipCode"/>

                  </componen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從配置上來看,其實這個地方很好理解,user把contact看做是組成的一部分,只是把他抽出一個單獨的實體類了而已,這也正好體現了程式碼的複用性,其實他就是一對一關係的對映。

      如果想要生成兩張表,hibernate也提供了相關的配置機制,其實只是換了換標籤而已,把component標籤換成composite-element,僅此而已,這樣就能生成兩張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