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安大咖ISC2018共話產業擔當 衛達呼籲技術創新引領變革

網安大咖ISC2018共話產業擔當 衛達呼籲技術創新引領變革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網路安全領域的初創企業不斷增多,湧現出大批細分領域的新銳力量,它們或是在技術上擁有獨特的領先優勢,或是在業務模式上走在行業前列,體現出國內網路安全企業的整體創新力在快速提升,追趕國際差距的步伐不斷加快。衛達安全作為其中代表企業之一,其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在當前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催化作用下,體現出的顯著的技術引領特點和創新增長潛力,稱得上是處於變革期的國內網路安全產業的一個縮影。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2018 ISC網際網路安全大會首日峰會上強調要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推出更多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要提升網路安全產業發展水平,為網路安全保障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認識到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創新是產業變革發展的關鍵要素。我國網路安全產業需要抓住第四次科技浪潮的歷史機遇,用技術帶動產業,促進網路安全事業全面發展。在此過程中,產業界需要更多像衛達安全一樣專注於技術創新的網路安全企業,利用產業爆發的風口壯大自我,凝聚共識,共同擔當起保障和推動實現網路強國戰略的時代責任。

2018觀點整理

(1) 360:現在只有朋友沒有對手,不解決問題的產品都太虛,只要能解決安全問題,辣椒水甩棍我們都會考慮做,所有最後看來天大的安全事件,歸根到底都是從一個很小的終端攻擊開始,大安全時代肯定會出現很多個人安全消費的(商業)機會,這樣的機會也可能不一定是免費的服務,我肯定不能免費給你提供辣椒水,希拉里郵件伺服器就像公廁一樣,全球黑客可能都去過了。如果不是他們違背安全規定,就完全可以避免這個情況;

(2)騰訊:採用新一代企業網,正是採用”零信任”安全體系,預設所有訪問均不可信,拆除邊界,將安全管理顆粒度從信任區域下沉到每一臺裝置,以智慧閘道器將來自內外網訪問的使用者、裝置、程序、訪問目標一一對應;終端與閘道器通訊加密以隨時控制風險,而終端與雲端相互聯動的雲管雲控,則輕鬆實現使用者可信、裝置可信、應用可信;內外網使用者均能通過一張企業網便可以訪問核心資源,網路扁平化使公司內外一致,免VPN更讓海內外訪問大幅度優化提升效率;

(3)ISC創客大會得獎冠軍威脅獵人:薔薇靈動、默安科技、墨雲科技、信長城、ITsMine(以色列)、HoloNet Security(美國)、木浪雲、威脅獵人、開源網安、幾維科技等十家中外創投企業入圍決賽;威脅獵人(深圳永安線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業務情報能力為核心的業務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可落地的業務安全解決方案,幫助網際網路企業實現安全攻防閉環,感知未知風險、量化已知威脅。威脅獵人始終身處黑灰產對抗第一線,目前已為騰訊、百度、阿里、華為等國內多家超一線網際網路企業提供業務安全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從攻擊者的視角搭建業務安全縱深防禦體系;

(4)鄔賀銓院士:新技術帶來新挑戰,網路安全永遠在路上;

(5)360企業安全雲安全:一個核心、兩個基礎、三個面向,以安全能力為基礎的持續優化與運營,以安全服務為基礎的快速響應與處置,面向全生命週期的負載安全,面向全生命週期的應用安全,面向全生命週期的資料安全。以本次會議主題“安全從零開始”的新視角重新審視雲安全,劉浩表示雲安全建設需要從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疊加建設、協同運營做到全生命週期的有效閉環;

(6)360譚曉生:挑戰是網際網路安全人才的稀缺,十年之後網際網路產業將變成傳統產業的一部分,會和各行各業都結合在一起;過去的網路空間它僅僅就是一個虛擬空間、數字空間,在裡面你丟點東西就是丟個人資訊、虛擬貨幣、遊戲裡的裝備等等,現在我們面臨的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已經打通;

(7)360周鴻禕:大安全時代,網路安全需要一個整體的作戰思維,需要一個全域性的觀察,從技術來說就是安全大腦;360願意把自己的經驗、資料、技術、能力開放出來、與大家合作,共同把安全大腦打造成資訊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國之重器;

(8)物聯網安全: 近20%的組織過去三年內遭受至少一次基於物聯網的攻擊;

(9)行業合作:中國人保財險與360合作推出網信安全保險新產品;普華永道預計,2018年和2020年,全球網路安全險的保費額將分別達到50億美元和75億美元,這是一個前景非常廣闊的市場;

(10)汽車安全:為1%的概率做100%的努力,目前汽車安全問題比大家想像要嚴峻,遠端劫持、GPS欺騙、鐳射干擾等手段都會給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傷害,360的使命就是為這些安全隱患提供百分之百的防範,只要有1%的可能,360就要做100%的努力,為使用者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目前,中國70%的智慧汽車、電動車都在和360合作;

(11)Gartner觀點:到2020年80%的企業將會落地TOP5的安全專案,TOP5的安全專案分別是基於風險的漏洞管理、PAM特權賬號管理、主動反釣魚專案、應用控制、安全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