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原始檔和標頭檔案的區別

原始檔和標頭檔案的區別

標頭檔案和原始檔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只不過一般:字尾為 .h 的檔案是標頭檔案,內含函式宣告、巨集定義、結構體定義等內容。

字尾為 .c 的檔案是原始檔,內含函式實現,變數定義等內容。而且是什麼字尾也沒有關係,只不過編譯器會預設對某些字尾的檔案採取某些動作。這樣分開寫成兩個檔案是一個良好的程式設計風格。
簡單的說其實要理解C檔案與標頭檔案(即.h)有什麼不同之處,首先需要弄明白編譯器的工作過程,一般說來編譯器會做以下幾個過程:
  ①預處理階段
  ②詞法與語法分析階段
  ③ 編譯階段,首先編譯成純彙編語句,再將之彙編成跟CPU相關的二進位制碼,生成各 個目標檔案 (.obj檔案)
  ④連線階段,將各個目標檔案中的各段程式碼進行絕對地址定位,生成跟特定平臺相關 的可執行檔案,當然,最後還可以用objcopy生成純二進位制碼,也就是去掉了檔案格 式信 息。(生成.exe檔案)
  比方說 在aaa.h裡定義了一個函式的宣告,然後在aaa.h(標頭檔案)的同一個目錄下建立aaa.c(原始檔) ,aaa.c(原始檔)裡定義了這個函式的實現,然後是在main函式所在.c檔案裡#include這個aaa.h 然後我就可以使用這個函數了。 main在執行時就會找到這個定義了這個函式的aaa.c檔案。

這是因為:main函式為標準C/C++的程式入口,編譯器會先找到該函式所在的檔案。假定編譯程式編譯myproj.c(其中含main())時,發現它include了mylib.h(其中聲明瞭函式void test()),那麼此時編譯器將按照事先設定的路徑(Include路徑列表及程式碼檔案所在的路徑)查詢與之同名的實現檔案(副檔名為.cpp或.c,此例中為mylib.c),如果找到該檔案,並在其中找到該函式(此例中為void test())的實現程式碼,則繼續編譯;如果在指定目錄找不到實現檔案,或者在該檔案及後續的各include檔案中未找到實現程式碼,則返回一個編譯錯誤.其實include的過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一個檔案拼接
的過程,將宣告和實現分別寫在標頭檔案及C檔案中,或者將二者同時寫在標頭檔案中,理論上沒有本質的區別。以上是所謂動態方式。對於靜態方式,基本所有的C/C++編譯器都支援一種連結方式被稱為Static Link,即所謂靜態連結。在這種方式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寫出包含函式,類等等宣告的標頭檔案(a.h,b.h,...),以及他們對應的實現檔案(a.cpp,b.cpp,...),編譯程式會將其編譯為靜態的庫檔案(a.lib,b.lib,...)。在隨後的程式碼重用過程中,我們只需要提供相應的標頭檔案(.h)和相應的庫檔案(.lib),就可以使用過去的程式碼了。相對動態方式而言,靜態方式的好處是實現程式碼的隱蔽性,即C++中提倡的“介面對外,實現程式碼不可見”。有利於庫檔案的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