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管理中第一可怕之事(3) .

管理中第一可怕之事(3) .

假設說一個人是個專案經理或部門經理,並一下子扎到了一個執行力不好的環境中,那麼這個人能幹點什麼或者說應該乾點什麼?

大多時候中層的人並不能左右高層的性格乃至種種選擇,所以如果真有讓人絕望的事情,又沒有忍耐的的能力那就只能換個地方。

這很簡單,並不值得多談,我們主要要關注的是事情積極的一面,即如何扭轉這種局面。

為了有所改善,第一關鍵的事情是要足夠真誠。

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中其實並不需要很多政治,大多時候,大多事情是可以談,並談出以邏輯和事實為根據的最佳答案的。

中層和工程師間的隔閡大多時候起於一些很簡單的原因,如:

工程師更貼近現場,如果中層總是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高,喜歡居高臨下,那麼工程師會覺的這個中層很白痴(當然大多時候不會直接說)。

中層接了高層的要求,回來也沒啥辦法,只能強制實施,但很可能這和事實違背,也和大家的意願違背,進而累積矛盾。

比如:通過CMMI,匯入量化管理這種事情。

中層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做事情這點很基本,但往往會混雜在事情中,進而被漠視掉。

當中層貫徹高層的要求時,其實他也只是一個執行者,並沒有選擇空間。

這時候中層需要做的事情是代表團隊在決定出來前發出聲音,而不單是做單方向的傳聲筒。

一旦決定出來後,作為中層可以跟大家講自身的觀點是贊同或反對,但行動上就只能是執行了。

如果上述這些都很坦誠的在團隊中進行交流,大多數人是會理解中層並不能左右所有事情的走向的。

它既沒這個權利,也沒這個責任否則就就不是中層了。

誤解往往產生在,工程師只看到中層,所以一旦缺乏交流,就會認為所有事情的責任都在中層身上。

因此,上述這類場景下,中層需要的是真誠,充分交流,並把自己切換為工程師的視角。

要儘量讓大家明白,那些責任是屬於中層的,那些中層也只是扮演一個執行者。

為了有所改善,第二關鍵的事情是要儘可能避免強勢(尤其是在中層的權責範圍內)。

要習慣用引導取代命令。

說了的話不幹是底線,超出這條線的人是要想辦法剔除的。

沒到這條線的,牽涉到怎麼去做的時候,則要儘可能引導。

在專門對權利進行研究的書籍中會對權利的型別進行進一步的劃分:比如把權利分為授予型(granted)和掙得型(earned)權利。

掙得型(earned)

權利也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影響力。

討論具體專案事務的時候,只要有一線可能就不要讓授予型權利發揮作用。

授予型權利是用來看護底線的,比如上面說的自己承諾的事情不做是一條底線,做事無法負起基本責任又是一條底線。

而這類底線其實並不多。

上述兩點看著簡單,但其實對改善區域性的執行力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