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aTeX命令速查手冊1

LaTeX命令速查手冊1

|TeX各版本概述及基本約定,特殊字元|
+---------------------------------+
 
tex提供300多條基本排版命令
由D.E.Knuth1978年開發
plain tex:在tex基礎上新定義600多條複合命令
AMS-TEX:美國數學會開發(amsmath巨集包)排版的數學公式
LATEX:L.Lamport(1985)編寫,適合排版普通文章和書籍
LATEX2e:可載入amsmath巨集包,目前最流行的TEX巨集包
版本:LATEX2.09-->LATEX2e-->LATEX3(開發中)
中文排版:
CCT:科學院張林波
TY(天元):華師大肖剛、陳志傑教授開發
CJK:德國W.Lemberg開發,處理中日韓三國文字。
發行版CTEX:集成了CCT,TY,CJK的MikTEX系統。
ChinaTEX:內容涵蓋MiKTeX系統及中文支援、常用外圍軟體、TeX\LaTeX文件和模板選萃等
 
TeX中的長度
mm毫米
cm釐米
in英寸=2.54cm=72.27pt
pt點
em大寫字母M的寬度
ex小寫字母x的高度
 
彈性長度:根據需要自動伸縮
正常值plus伸展值minus收縮值
實際長度可超過正常值和伸展值之和,但不能小於正常值和收縮值之差
 
\documentclass[11pt]{article}%11pt字型,普通文章
%導言區,全域性命令
\usepackage{CJK}%使用CJK巨集包
\begin{document}%主環境
\begin{CJK}{GBK}{song}%漢字必須放入CJK環境
%其它字型:song,kai,fs,hei,li,you
%CJK的兩種環境CJK和CJK*
%GBK是採用的字符集:GB,GBK,Bg5,Gbt
Hi,This is my first \LaTeX file
祝賀你,MikTex和CJK安裝成功了
\end{CJK}
\ent{document}
 
CJK和CJK*環境之間的切換
\CJKspace和\CJKnospace
 
 
\CJKtilde 重新定義~的長度
 
 
基本約定
分組{......}
註釋符:%
西文標點後要加空格
各種環境的開始和結束命令最好獨佔一行
換行:連續兩個回車,一個僅為空格
 
 
輸入特殊字元
前加\的有:#$%{}~_^&
\=\textbackslash
|,<,>=$|$,$<$,$>$,$*$(中間星)
*=*上面星
特殊符號\s \p \dag \ddag \copyrigh版權號,\pounds 磅
 
\TeX \LaTeX \LaTeXe \AmS-\LaTeX(最後這個要amsmath巨集包)
 
單引號:`'(1鍵前面的)
雙引號:``"
 
+------------------------------+
|段落、行距、水平間距、縮排命令|
+------------------------------+
 
 
強制分行:\\或\\*[和下行間距離]、\newline
建議分行:\linebreak[0-4,數越大建議力度越大]
\linebreak增加字間距,強制換行
\nolinebreak[n]建議不分行
\mbox{內容}內容保持在同一行
 
分段:\par,或兩個回車
分頁:自動分頁
強制分頁:\newpage
建議分頁:\pagebreak[n],\nopagebreak[n]
 
增加當前頁高度有時可以避免難看的分頁
\enlargethispage{尺寸}可增加的最大高度
\enlargethispage*{尺寸}指定增加高度
 
水平間距:
\quad 插入空白相當於當前字型大小
\qquad=\quad×2
\ ,=\quad×3/18
~=???好象比\ 小
\hspace{寬度大小},\hspace*{寬度大小}
\hfill彈性長度:hspace{\hfill}插入空白,撐滿整行
\hphantom{文字內容},佔據文字內容的寬度
\vphantom[文字內容},\phantom{文字內容}
 
導引線:\dotfill,\hrulefill
 
垂直間距:
\vspace{高度}和\vspace*{高度}
\vfill:相當於\vspace{\fill}
\smallskip:-->\vspace{\smallskipamount}
\medskip:-->\vspace{\medskipamount}
\bigskip:-->\vspace{\bigskipamount}
 
段落首行縮排:
\setlength{\parindent}{2em},2個M
\setlength{\parindent}{0pt},首行不縮排
\CJKindent:兩個漢字
\indent與\noindent
每節的第一段首行不會自動縮排
\hspane{\parindent}
在導言區加入:\usepackage{indentfirst}
 
段落間距:\lineskip+\parskip
可用\setlength修改以上值
 
行距:
\baselineskip:相鄰兩行基線間距離
\baselinestretch:伸展因子
修改改變行距:\renewcommand{\baselinestretch}[1.2]
放在\begin{document}之後,字型尺寸改變時才生效
 
 
 
 
+----------------------------------+
|西文字型屬性、及中文字型屬性、命令|
+----------------------------------+
字型有5種屬性
族:
\rmfamily:羅馬字型
\sffamily:無襯線字型
\ttfamily:打字機字型
形狀:(shape)直立斜
\upshape:直立
\itshape:義大利斜體
\slshape:斜體
\scshape:小體大寫
系列:(series)寬度黑度
\mdseries:中等權重(黑)
\bfseries:粗體
 
\normalfont:預設字型,中等權重直立羅馬字型
西文尺寸:10pt,11pt,12pt
\em強調,一般為斜體
以上命令稱為宣告(無引數)
 
每一宣告對應字型命令
命令只對其引數中的文字起作用
族:
\testrm{},\testsf{},\testtt{}
形狀
\textup{},\textit{},\textsl{},\textsc{}
系列
\textmd{},\textbf{}
預設值:\textnormal{}
強調:\emph{}
 
定義了基本尺寸後,可使用下面的宣告來改變字型
\tiny  5pt
\scriptsize 7pt
\footnotesize 8pt
\small  9pt
\normalsize 10pt
\large  12pt
\Large  14.4pt
\LARGE  17.28pt
\huge  20.74pt
\Huge  24.88pt
以上尺寸是基本尺寸為10pt時的大小
 
所有西文字型命令對中文同樣起作用
italic和slanted斜體對中文一樣
 
中文書籍基本字號為5號約等於11pt
 
使用GBK編碼時,可同時輸入簡繁體。
 
自定義字型大小
\fontsize{字型尺寸}{行距}後面須加上\selectfont才生效
可得到任意大小漢字,西文最大不能超\Huge
行距通常為字型大小的1.2-1.5倍
例:\fontsize{12pt}{\baselineskip}\selectfont
\usepackage{type1cm}任意大小西文
 
行距:\linespread{1.3}產生1.5倍行距,1.6產生雙倍行距,效果誇張,不適合出版
用下面方法:\setlength{\baselineskip}{1.5\baselineskip}{......}
 
 
 
正文中更換字型:\CJKfamily{字型族}
 
為方便,作以下自定義
\newcommand*{\SONG}{\CJKfamily{song}}
\newcommand*{\HEI}{\CJKfamily{hei}}
\newcommand*{\KAI}{\CJKfamily{kai}}
\newcommand*{\FS}{\CJKfamily{fs}}
\newcommand*{\LI}{\CJKfamily{li}}
\newcommand*{\YOU}{\CJKfamily{YOU}}
 
引用更改為宋體:\SONG 正文
 
 
 
文字居中
文字預設為左對齊
單行文字居中命令
\centerline{....}
多行使用\begin{center}環境
居中宣告:\centering(不建議使用)
 
+------------+
|參考文獻環境|
+------------+
\begin{thebibliography}{編號樣本}
\bibitem[記號]{引用標誌} 文獻條目
 .
 .
 .
\bibitem[記號]{引用標誌} 文獻條目
\end{thebibliography}
 
\bibitem[省略為方括號數字]{不可省由字母,數字和,號外符號組成,各個文獻互不相
同} 文獻條目
編號樣本,指定記號的寬度,一般為數字
 
引用文獻時用\cite{引用標誌1,引用標誌2}
 
調節各文獻間距離
\setlength{\itemsep}{高度}
 
標題預設為左對齊Reference
(\Large\bfseries)
由\refname值確定
書籍參考文獻標題由\bibname值確定
 
文獻條目包含:作者,標題,出版社,年代,版本,頁碼
一行放不下,後面自動縮排,距離為“編號樣本”寬度
 
+----------+
| 腳    注 |
+----------+
\footnote{腳註內容}
article文件,整篇同一編號
book和report文件,每章統一編號
 
+----------------+
| 文件類別、章節 |
+----------------+
 
\documentclass[可選項]{article,book,report,letter,只能選一種}
article 短篇文章
report 長篇報告,可分章
book (書)可含chapter,奇偶頁採用不同處理
可選項對整篇文件起作用,使用多個選項互不排斥,用逗號分隔
基本字型:10pt,11pt,12pt
紙張大小:letterpaper,a4paper,a5paper...
排版方向:portrait(豎向),landscape(橫向)
標題頁:titlepage,notitlepage
final和draft
 
指定紙張大小(只有latex2e中使用)
letterpaper(11*8.5in)
legalpaper(14*8.5in)
executivepaper(10.5*7.25in)
a4paper(29.7*21cm)
a5paper(21*14.8cm)
b5paper(25*17.6cm)
預設值是letterpaper,美國信紙尺寸,縱向
landscape 橫向
 
 
章節命令:
\part,\chapter,\section,\subsection,\subsubsection,\paragraph,\subparagraph
\命令[短標題]{標題},用於顯示在目錄和頁首
\命令*{標題}
層次號:book中\part為-1(article中為0),\chapter為0,....
book類
\part,\chapter獨立編號,只出現在奇數頁,\part獨佔一頁
\section,\subsection 關聯編號
article類
\part,\section獨立編號
\subsection,\subsubsection 關聯編號
星號章節不參加自動編號
\part和\chapter標題佔兩行
 
標題中文化
\renewcommand{\partname}{}
\renewcommand{\thepart}{第\,\Roman{part}}\,篇}
 
修改編號最深層次
\setcounter{secnumberdepth}{數}
secnumberdepth,book類-2~5,預設為2,-2時取消編號
article類-1~5,預設為3
 
自動編號章節對應計數器
part,chapter,section,bsection,subsubsection,paragraph,subparagraph
修改計數器值:
\setcounter{計數器名}{數}
 
 TeX的版式首先是檔案版式, 也就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最最最
簡單的TeX文件中的第一句:
       \documentstyle[選項1,選項2,...]{格式}
其中的[]及選項是可選的, 而{格式}是必需的. LaTeX有以下幾種
格式: article(文章), report(報告), book(書), letter(信件).
CCT對前面三種進行了漢化, 分別是carticle, creport和cbook.
常用的選項有
  10pt/11pt/12pt: 定義基準字號, 預設10pt.
  twoside: 兩面印刷格式, 因奇偶頁裝訂位置不同而異, 預設為
           單頁.
  twocolumn: 雙欄排版, 預設為單欄.
  titlepage: 僅在article格式使用, 它是\maketile產生一個單
             獨的文章題目頁, 同時abstract也產生單獨頁
  leqno: 使公式標號出現在左邊, 預設在右
  fleqn: 公式左對齊, 預設中間對齊
  thesis: 專用於畢業論文排版
  IEEE: 專向IEEE類雜誌投稿的格式
  IFTHEN: 排版計算機程式
 
\columnsep 指定兩欄間距
\columnseprule 兩欄間豎線寬度,預設為0。
\mathindent 選擇fleqn時 左邊界的縮排量
 
以上引數修改用\setlength{\mathindent}{2.5cm}
 
 
    LaTeX的一個頁面有頁首(head, 通常是雜誌名, 卷號, 當前
章節名等), 主體(body, 正文, 包括腳註及圖表), 頁尾(通常是
頁碼, 如果頁碼放在頁首處, 則頁尾可能是空的). 我們用下面的
指令控制頁版面:
        \pagestyle{引數}
引數可以是
  plain: 頁碼在頁尾居中, 頁首空白, 為article, report的預設
  empty: 頁首頁尾都空白
  heading: 頁尾為空, 頁首為正文的章節資訊及頁碼
  myheadings: 自定義頁首, 內容由
     \markboth{left_head}{right_head}   (雙面twoside排版)
   或\markright{right_head}             (單面排版)
    \pagestyle是對全文有效的, 而如果要定義某頁的頁面格式,
則可用\thispagestyle, 用法同上, 下一頁自動恢復原設定.
 
    這裡提到頁碼, 我們經常會修改頁碼的表現格式, 可能用阿
拉伯數字或羅馬數字等, 則修改\pagenumbering{引數}, 這裡參
數可以是arabic(阿拉伯數字), roman(小寫羅馬數字: i, ii, iii,)
Roman(大寫羅馬數字: I, II, III,), alph(小寫英文: a, b, c,),
Alph(大寫英文: A, B, C). 如果需要更改某頁的頁碼, 則用修改
計數器命令: \setcounter{page}{數字}, 這裡page是頁碼計數器.
 
+----------------+
|*修改版面的命令*|
+----------------+
 
 
TeX中還經常會在\documentstyle和\begin{document}之間
常用到很多修改版面尺寸的命令. 如未指明, 這些命令的格式都
是用\para_name=newvalue的格式.
  \texwidth, \texheight 主要正文body的寬度和高度, 不包括頁首頁尾
  \oddsidemargin, \evensidemargin 奇數/偶數頁, 紙張左邊緣
    到頁body左邊緣的距離減去一英寸
  \topmargin 紙張上邊緣到頁首或body(無頁首時)的距離減去一
    英寸
  \marginparwidth 頁邊注(marginnote)的寬度
  \marginparsep 正文邊緣到頁邊注邊緣的距離
  \headheight 頁首高度
  \headsep 頁首底部到頁主體頂部的距離
  \footheight 頁尾高度
  \footskip 頁正文最後一行底到頁尾底的距離
(建議, 總把
\oddsizemargin(奇數頁的左邊界)
\evensidemargin(偶數頁的左邊界)
\topmargin(從上頁邊到頁首的距離)
設為0cm;
如果沒用頁首, 將
\headheight(頁首高度),
headsep(頁首基線到正文頂部的距離)
設為0cm;
如果沒用頁尾, 將
\footheight(已過時latex2e中已被去掉),
\footskip(正文底部到頁尾底部的距離)設為0cm,
這樣便於在輸出時直接利用驅動程式的功能控制版心的位置.)
 
\columnsep 雙欄article中, 左右欄間空白的距離
\columnseprule 雙欄article中, 左右欄間分隔線的寬度, 預設 為零, 即沒有線
以下引數的修改可以在\begin{document}的前面和後面:
  \parskip 段落之間除了空出正常行距外額外空出的距離
  \parindent 段首空白的長度
  \footnotesep 兩個註腳之間的距離
  \baselineskip 正文中前一行底和第二行底的距離, 會因字號的
    改變自動改變.
    另外, 定義行距還有一個特殊的引數, 那是\baselinestretch,
它是用在\begin{document}前的全域性變數, 修改格式如
\renewcommand\baselinestretch{倍數}    預設時為1.0, 因此
LaTeX中最小行距是\baselineskip乘上\baselinestretch得到的.
 
+----------------+
| 文件標題、摘要 |
+----------------+
 
\title{標題可有\\換行}
\author{作者名可用and分開}
\date{日期可選,無命令自動當天日期,空白選項不顯示}
\thanks{}可出現\maketitle以上任何位置,或幾個\thanks
\maketitle
LaTex用特定字型、號居中輸出
 
自定義標題環境
\begin{titlepage}
\end{titlepage}
生成標題獨佔一頁,並重置頁碼計數器
 
摘要環境
\begi{abstract}
...
\end{abstract}
 
book類沒有摘要
摘要標題中文化
\renewcommand{abstractname}{摘\qquad 要}
 +----------------------------------------------------+
  |  本節內容: 三種數學環境, 數學環境中字型和字號, 數  |
  |  學公式中的空格, 上下標, 分式, \displaystyle, 大   |
  |  大小小的括號, 根式, 導數.                         |
  +----------------------------------------------------+
 
導言區加入數學公式巨集包
\usepackage{latexsym}
\usepackage{bm}
\usepackage{amsmsth}
\usepackage{amssymb}
 
也可以等
\usepackage{latexsym,bm,amsmsth,amssymb}
 
 
    到這裡, 大家就已經能輸入一篇完整的一般文章了, 但是科
技文章總少不了數學公式, 而且大家選擇TeX作為排版工具, 其中
一個原因也是看中了它美觀的公式編排,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和一
般正文不一樣的公式.
 
    TeX提供三種有關數學公式的環境, 一種是"文中公式", 通過
$或\(進入"數學環境", 通過$或\)來結束數學環境的; 第二種是
"獨立公式", 用$$或\[進入"顯示數學環境"(以後我們統稱數學環
境), 用$$或\]退出, 在正文, 它是獨佔一行的, 它排出的字型要
稍微比文中公式要大些; 第三種是帶公式標號的數學公式: "方程",
這個以後我們詳細再講. 數學環境是自動根據當前字號來調整公式
中字的大小的.
 
    數學環境中, 預設字型是數學斜體(顯示出來和義大利體一樣),
因此如果要用到正文, 需要改變字型或使用盒子, 如我們要輸出
"y=x, if x>0,"這一句, 其中的"y=0"和"x>0"應該是數學公式(雖
然不進入數學環境也能輸), 而"if"卻屬於正文內容, 因此不應該
用數學斜體顯示, 而應該用"$y=x, {\rm if} x>0$"或用盒子:
"$y=x, \mbox{if } x>0$", 但這裡還要注意的是, 數學環境中忽
略一切空格(當然分隔命令的空格除外), 因此第一種輸入可以發現,
if和x>0之間沒有我們想要的空格, 而第二種輸入方式由於在\mbox{}
中if後加了一個空格, 所以if和x>0有一個空格, 這正是我們想要
的. 因此標準的輸入方法一般用後者. 而且, 前者的方法對漢字
就不適用, 因為漢字不能出現在數學環境中, 而用盒子框起來就
沒問題了. 這裡再多說一句的是, 數學環境中不能使用字號命令,
如果需要改變字號, 應該在數學環境之外改變, 而數學環境自動
根據當前字號調整字的大小.
 
    上面已經提到數學環境中忽略任何空白字元, 那麼, 怎麼在
公式中輸出空格呢? 當然我們可以用以前講過的\quad或hskip來
空出橫向空格等, 但是如果我們要輸出諸如"fdx"(這裡dx是微分),
這樣在f和dx中要有一個小空格, 用\quad顯然太大了, hskip根本
不知道該空出多大距離. 在公式中, 常用的幾個調整距離的命令
是"\,"(小距離), "\:"(中距離), "\;"(大距離), "\!"(負距離),
象剛才說的例子, 我們一般就用$f\,dx$即可. 當然, 一般情況我
們很少改變數學公式中的距離.
 
    下面我們看看如何在數學公式中輸入上下標, 在講TeX保留字
時大家就有印象了, 上下標分別用"^"和"_"來表示, 如$x_0^2$,
TeX中, 先輸上標後輸下標和先寫下標再寫上標是沒有區別的, 它
都會一樣地自動調整字元大小和位置. 如果上下標的字元不止一
個, 那就用"{}"括起來, 如$x^{1+y^{i+1}}$. 如果有人突然想在
字元的左邊輸上下標呢? 簡單的方法是在前面加一個空的{}, 如
${}_{17}^{35}Cl$, 哦, 可能不是用的數學斜體, 那隻好再用盒
子了: ${}_{17}^{35}\mbox{Cl}$.
 
    有時我們可能直接用1/2來表示分數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分子
分母我們想要排在分數線的上下, 那就要用"\frac{分子}{分母}"
來表示了, 如$$\frac{1}{x+1}$$. 但是大家如果再把這個例子用
單$括起做文中公式, 或者$$y=\frac{y-\frac{1}{x+1}}{y+1}$$,
就會發現, 這個分式顯示出來覺得比正常字號小, 要解決這個問
題就要用\displaystyle的命令了. 你可以試試
$$y=\frac{y-\displaystyle\frac{1}{x+1}}{y+1}$$, 可以了吧.
當然, 如果你在\documentstyle中使用了vatola選項(需要TeX系
統在指定目錄有vatola.sty檔案), 那麼, 你可以直接用\dfrac來
代替\frac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而避免使用冗長的\displaystyle
的輸入.(格式如\documentstyle[vatola]{article}; 而如果用
\documentclass{article}, 則用\usepackage{vatola}); 或二
者均可以在第一句後面加上\input vatola.sty來包含這個包)
 
    有人可能又要問了, 如果我輸出的分數, 分子還是有分子分
母的分數, 分母也是一個不簡單的分數, 那層層迭迭的分數線,
不夠美觀, 我還是喜歡"分子/分母"的格式, 那怎麼把這條斜分數
線畫得長一些呢? 這裡就要用到所謂的"定界符", 也就是成對出
現的類似於括號的符號了, 如(), [], {}(用\{和\}輸入), <>(用
\langle和\rangle輸入), /, \(用\backslash), |, ||(用\|);
以及另一些沒法直接顯示的符號, 大家自己用TeX產生出來看看:
$\lfloor, \rfloor; \lceil, \rceil; \uparrow; \Uparrow;
\downarrow; \Downarrow; \updownarrow; \Updownarrow$. 這些
"括號"通常巢狀並和分數等數學公式一起使用, 如
$$y=1+(\frac{(x+1)^2}{x^2})$$, 當然大家會看到這外層括號太
小, 不美觀, 因此TeX提供了幾個改變大小的命令, 從小到大依次
是\big, \Big, \bigg, \Bigg, 如$$(, \big(, \Big(, \bigg(,
\Bigg($$, 其它定界符類似使用. 另外, TeX還提供了自動調整括
號大小的命令, 那就是在定界符前加\left和\right, 需要注意的
是\left和\right一定要成對出現, 如果只用單個, 那麼另一邊就
要用"\left."或"\right."補上. 知道這些後, 我們就可以來輸入
長的"/"號了: $$\frac{1}{x+1} \left/ \frac{y+1}{x^2} \right.$$
或$$\left. \frac{1}{x+1} \right/ \frac{y+1}{x^2}$$, 這兩個
是不是比$$\frac{\displaystyle\frac{1}{x+1}}{\displaystyle
\frac{y+1}{x^2}}$$更令人滿意啊?
 
    下面, 我們來講講根式的輸入: "\sqrt[開方次數]{表示式}",
其中[開方次數]可選引數, 如果沒有則是開平方, 如
$$\sqrt[3]{x+y}+\sqrt{2}$$.
 
    而導數, 也就是在字母右上方加一撇或兩撇的輸出, 我們常用
$$f^{\prime}$$和$$f^{\prime\prime}$$來表示, 或更簡單地, 用
$$f'$$和$$f''$$來表示.
  +----------------------------------------------------+
  |  本節內容: 數學符號: 希臘字母, 二元運算子, 關係運  |
  |  算符, 箭頭, 其它符號, 可用於一般環境的符號, 花體  |
  |  符號及函式名, 可變大小的符號, \limits和\nolimits, |
  |  省略號, 符號的上下堆積, 上下標的分行              |
  +----------------------------------------------------+
 
    TeX提供了許多"控制符號"來得到諸如希臘字母, 關係運算符,
箭頭等無法用ASCII鍵盤直接輸入的符號. 小寫希臘字母, 如\alpha,
\beta, \gamma, \pi; 大寫希臘字母, 如\Gamma, \Pi, \Omega;
二元運算子, 如\times(乘號), \div(除號), \pm(加減號), \circ
(小圓圈), \cdot(點)等; 關係運算符, 如\leq(小於等於), \geq
(大於等於), \subset(包含於), \supset(包含), \in(屬於); 否
定關係運算符, 如\not=(不等於), \not<(不小於), \not\supset
(不包含); 箭頭, \leftarrow, \rightarrow, \longrightarrow,
\uparrow, \mapto等; 其它符號, \nabla(Nabla運算元), \angle(角),
\infty(無窮), \forall(任意), \exists(存在), \prime(導數的
撇). 這些符號比較多, 這裡就不細細一一列出, 大家去找一本TeX
書, 影印那兩三頁下來就可以了.
 
    本節講的絕大多數符號都只能在數學環境中使用, 有幾個符號
也可以使用在一般環境中, 那是\S(節號), \P(段落號), \dag(劍
號), \ddag(雙劍號).
 
    有時數學公式中的函式名, 運算元等要用特別的花體來排版,
TeX提供了\cal字型, 如"function $\cal F$". 而對於專有名詞,
如一些函式名, 如sin x中的sin, 就要用羅馬體, 而不是一般的
數學斜體排印, 我們可以用$${\rm sin}x$$, 也可以用TeX提供的
直接在函式名前加"\"的方法: $$\sin x$$, 一般的函式均有定義,
如\sin, \cos, \lim, \log等.
 
    數學環境中, 還有一類特殊的符號, 那就是可變大小符號, 如
求和號, 積分號, 它們會因為符號後面的內容的大小自動調整自己
的大小: \sum, \prod, \coprod, \int, \oint, \bigcap, \bigcup,
\bigsqcup, \bigvee, \bigwedge, \bigodot, \bigotimes,
\bigoplus, \biguplus.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可變符號的上下標位
置在文中公式和獨立公式中是不一樣的, 大家看個例子:
$\sum_{i=1}^n x_i=\int_0^\infty f(x)dx$
和$$\sum_{i=1}^n x_i=\int_0^\infty f(x)dx$$, 這裡大家看到,
\sum在文中公式中, 上下標是寫在右上角和右下角的, 在獨立公式
中, 是寫在上面和下面的; 而\int在二者中都寫在右上角和右下角
的. 我們可以強制用\limits和\nolimits來控制上下標的出現位置:
使用方法如$\sum\limits_{i=1}^b x_i$就強制將上下標寫在上邊
和下邊, 而\nolimits使其出現在右邊角上. 這裡多說一句, 如果
你想把一般的操作符也想用\limits或\nolimits用, 只須把你的操
作符用\mathop{}括起來即可.
 
    大家如果編排矩陣或行列式, 就會遇到特別的省略號, 大家試
試\cdots, \vdots, \ddots就是三個方向的省略號. 而\ldots是比
\cdots低一點的省略號, 它和其它三個不同的是也可以用在正文環
境中. \ldots一般用於$x_1, x_2, \ldots, x_n$這樣的時候.
 
    排版數學公式可能還會遇到需要把兩個符號上下組合在一起,
最常見的就是上劃線和下劃線, 大家試試$$\overline{a+b+c+d}$$
和$$\underline{a+b+c+d}$$,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 \overline只能
用於數學環境, 而\underline也可以用在正文中. 類似地還有用花
括號括在式子上下的: $$\overbrace{a+\underbrace{b+c}+d}$$,
而如果上下括號上面或下面還有符號, 可以用上下標來表示, 如:
$$\overbrace{a+\underbrace{b+c}_{1.0}+d}^{2.0}$$. LaTeX還
可以將任意兩個符號重疊在一起: \stackrel{上層符號}{下層符號},
如$$\vec{x} \stackrel{\rm def}{=}(x_1, x_2, \ldots, x_n)$$,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stackrel中第一個引數的符號以較小字號輸出的.
而$${上面 \atop 下面}$$可以把兩行內容按相同字號排出, 類似
地就出現了$${n \choose m}$$則是帶括號的n個取m個的寫法.
 
    符號可以上下堆積, 可是我們如果要在\sum的下面寫諸如i<9
和j<9這兩行下標, 用$$\sum_{i<9 \\ j<9} i/j$$是不行的. 我們
怎麼實現這樣的分行呢? 我們可以用\atop來堆積, 如
$$\sum_{\scriptstyle i<3 \atop \scriptstyle j<3} i/j$$
這裡之所以加了\scriptstyle是因為僅用\atop命令會把上下的字
體再縮小一號. 另外, 我們也可以用另外的方法: 前面我們在講
\frac時提到\dfrac這個符號需要使用包vatola.sty, 這裡, 如果
使用了vatola.sty這個包, 我們可以在下標中用{\Sb 第一行 \\
第二行 \endSb}, 在上標中用{\Sp 第一行 \\ 第二行 \endSp}來
表示多行下標或上標.
 
  +----------------------------------------------------+
  |  本節內容: 陣列array, 方程(標號)equation, 多行方程 |
  |  eqnarray, \aligned(vatola.sty), 標號的交叉引用    |
  |  參考文獻的使用(more)                              |
  +----------------------------------------------------+
 
    陣列環境通常用來編排矩陣, 行列式等對齊的數學公式的.
它的格式是:
\begin{array}{列對齊}
第一行 \\
第二行 \\
...
最後一行
\end{array}
這裡, 列對齊的格式是{c1c2c3...cn}, 每個ci為一個字母, 說明
第i列的對齊方式, 可以是c(居中), l(左對齊), r(右對齊). 而
每一行的各列用&符號隔開, 行末是\\. 因此n列的陣列, {列對齊}
應該有n項, 每行應該有n-1個&, 一個\\(最後行通常不用\\). 數
組中某一列可以不存在, 但是&號不能少. 陣列外常常使用可變大
小的定界符\left和\right, 大家看個例子:
$$\left(
\begin{array}{clr}
a+b+c & a+b+c & a+b+c \\
a+b & a+b & a+b \\
a & a & a
\end{array}
\right) $$
 
    這裡要作些說明, 陣列中某兩行的距離可以用"\\[距離]"來
改變, 也可以用"\renewcommand\arraystretch{實數}"來整體修
改陣列的垂直距離(預設為1.0), 而引數\arraycolsep=...是修改
其列間距. 使用陣列時, 經常容易出錯的是: array必須出現在數
學環境中, &的個數和\\的個數一定要正確, 如果使用可變大小的
括號, 一定要注意\left和\right必須成對出現, 即使只排印半對
括號.
 
    一般的$和$$環境, 不能給公式或方程編號, 因此, 就用到了
方程環境. 格式是:
\begin{equation}
方程
\end{equation}
這其中的方程, 和$$情況沒有兩樣, 只是在公式右邊自動加上了
方程編號(如果\documentstyle用了\leqno選項, 則公式標號在左
邊). 多行的方程可以把array使用在equation中來實現, 但是標
號只出現一個, 出現在多行的中間. 如果多行要分別標號, 或者
不想用麻煩的$$巢狀array, 那就要用到多行方程環境:
\begin{eqnarray}
......
\end{eqnarray}

\begin{eqnarray*}
...
\end{eqnarray*}
二者的區別是, 帶*號的不將公式標號排出來, 而不帶*的自動給
每行式子編排標號. 在\begin{eqnarray}和\end{eqnarray}中的
部分是一個三列的array環境, 因此有兩個&和一個\\, 如:
\begin{eqnarray}
y&=&1+2+3+4+5+6+7+8+9+10 \\
&=&55
\end{eqnarray}
而如果把方程某行的\\前加上"\nonumber", 則TeX不給該行方程
編排標號, 如"y&=&1+2+3+4+5+6+7+8+9+10 \nonumber \\", 則該
行不出現標號. 這裡還要注意的是equation和eqnarray都是直接
進入$$的顯示數學環境, 因此不能在前面和後面加上$或$$了.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 不論是array還是eqnarray, 每個&符號
都會在公式中產生列的小空隙, 同樣也在vatola巨集庫中, 定義了
一個aligned對齊環境, 它使得編排多行公式在對齊的同時不會出
現$符號位置的列空隙. 它可以出現在$$環境中, 那公式不標號;
或出現在equation中, 它對一個多行公式只標一個標號, 類似於
array. 它相當於一個兩列的array, 因此每行僅有一個&.
\begin{equation}
\aligned
y&=1+2+3+4+5+6+7+8+9+10 \\
&=55
\endaligned
\end{equation}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begin{array} \end{array}和\begin{tabular}
(製表)\end{tabular}不能出現在\aligned與\endaligned中, 如須
使用, 要用\vbox{}或\hbox{}等把array或tabular環境括起來.
 
    在講第一個完整的TeX文件例子時, 大家一定注意到參考文獻
標號的交叉引用, 而方程也有標號, 也可以交叉引用. 為什麼我
們選擇交叉引用而不是直接在文中寫"公式(1)中..."的原因很簡
單, 交叉引用可以實時地調整標號, 插入或刪去一個公式帶來整
體標號的改變, 無需改變引用標號的地方; 而且, 可以在不修改
正文的情況下靈活地調整標號的風格.
 
    TeX使用\lable{標號}來定義標號, 這裡的標號可以是字母,
數字, 標點等組成的字串. 需要引用, 則使用\ref{標號}, 這
裡的"標號"應該是有\lable定義過的, 定義和引用的先後無關.
例如, 我們有
\subsection{Early Results}
\label{sec-early}                       %這裡定義子節標號
Euler's equation
\begin{equation}
e^{i\pi}+1=0 \label{eq:euler}           %這裡定義方程標號
\end{equation}
\combines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numbers in mathematics
in a single euqtion.
然後我們就可以如下地引用
Equation~\ref{eq:euler} in Section~\ref{sec-early} ...
不管這裡方程或子節的標號是多少, 引用時都能準確地指出. 這
就是我們要使用自動交叉引用的原因. 這裡, \label會自動根據
自己的位置, 得出標號, 如出現在equation, eqnarray, enumerate
(專案), figure(圖), table(表)環境中, 被引用的是公式號, 項
目編號或圖表號; 而出現在其它位置則是章節號.
 
    引用時除了\ref外還有一個\pageref{標號}, 它顯示的是
\label{標號}出現的頁面位置.
 
    \cite和\bibitem我們在一開始的例子中就看到了, 我們這裡
更詳細地說說這兩條命令的完整格式:
\cite[附加資訊]{標號1, 標號2, ..., 標號n}
\bibitem[名稱]{標號}
先看一個\cite加附加資訊的例子(這個例子是在第5節例子的參考
文獻的基礎上的):
See \cite{texbook, companion} or \cite[page 20-22]{lamport} ..
再看\bibitem的名稱可選項:
See \cite{kn:texbook} for more details.
...
\begin{thebibliography}[lamport 86]     %[]中是最長文獻編號
\bibitem[Knuth 84]{kn:texbook} D. E. Knuth. {\sl The \TeX{}book}.
Addison-Wesley, Reading.
\end{thebibliography}
 
    這裡再多說一句的是: 所有涉及交叉引用的檔案, 在修改過與
交叉引用有關的內容之後, 都需要對原始檔進行兩次編譯才能得到
正確的結果.
  +----------------------------------------------------+
  |  本節內容: 居中, 左對齊, 右對齊環境; 小頁環境; 抄  |
  |  錄環境; 列表環境; 製表環境.                       |
  +----------------------------------------------------+
 
    這裡要介紹的是幾個TeX中常用的環境, 它的一般格式是:
\begin{環境名}
...
\end{環境名}
 
    首先是居中, 左對齊, 右對齊環境, 這三者的環境名分別是
center, flushleft和flushright, 在環境中的正文以\\斷行. 這
三個環境比較簡單, 就不舉例子了. 需要注意的是, 緊接這環境
後的正文和環境如果沒有空行隔開, 那麼系統認為是一個段落,
就是說環境後的正文行首沒有\parindent的縮排.
 
    小頁環境大家在第一個完整的TeX例子中已經看到了, abstract
就是小頁. 小頁環境的格式是:
\begin{minipage}[位置]{寬度}
...
\end{minipage}
{寬度}可以用TeX的任何合法距離; [位置]是可選項, 可以選擇t
或b來表示小頁是和正文是"頂部對齊"還是"底部對齊", 請看例子:
NORMAL TEXT
\begin{minipage}[b]{1 in}
This is a minipage aligned on its bottom line.
\end{minipage}
AND
\begin{minipage}[t]{1 in}
This is a minipage aligned on its top line.
\end{minipage}
END
注意的是, 小頁的footnote(腳註)是緊跟在小頁後面, 而不是在
整個頁面的下面, 所以在minipage巢狀時, 可能系統會放錯腳註
的位置.
 
    抄錄環境(verbatim)在\begin{verbatim}和\end{verbatim}
的任何字元都將原樣輸出, 包括\等TeX保留字. 而"verbatim*"與
verbatim的區別是, 它將把空格用|_|表示出來. verbatim有一個
簡寫形式, "\verb識別符號 字串 識別符號", 其中識別符號可以是空
格以外任何字元, 它與\verb之間沒有空格. 如:
\verb+
This is \

[email protected]#$%%^&*&*({ All you want to type.
+
當然, 字串裡就不能出現你作為識別符號的符號了.
 
    列表環境itemize, enumerate, description.
\begin{itemize}
\item 列表項1
\item 列表項2
...
\item 列表項n
\end{itemize}
自動編號; 如果超過一行, 自動縮排以突出編號. 而enumerate與
itemize的區別是, 它不出現數字編號, 而是以小黑圓點來標識.
description一般用於類似於名詞解釋的情形:
\begin{description}
\item[名詞] 解釋
\item[名詞] 解釋
...
\end{description}
一般, 還在[名詞]中加上\bf或\heiti以突出名詞.
列表環境還可以巢狀使用, 具體就不細述了.
 
+----------+
| 表    格 |
+----------+
表格環境tabular
\begin{tabular}[豎向位置]{列格式}
....
\end{tabular}
豎向位置:t、b 預設居中
列與列間用&分隔,每行\\[長度:改變行間間隔]結束
列格式:l左對齊,c居中,r右對齊
邊界線:|,||
 
橫線:
\hline
\cline{m--n} m--n列水平線
\nline與行等高豎線
 
\multicolumn{列數}{列格式}{文字內容}
列數=1時,改變當前列對齊方式
 
    TeX專門提供了一個製表環境, 用來排印有線或無線的表格.
\begin{tabular}[位置]{列定義}
...
\end{tabular}
這裡[位置]和minipage一樣, 可選t或b, 但我們通常用的表格都
是獨立表格, 所以通常不定義位置, 而直接獨立一段. {列定義}
類似於array的列對齊, 可以用c,l和r來表示對齊方式, 這裡的列
定義還可以在列對齊字母間用"|"以畫出表格中列的豎線. 表格內
容如array一樣, 用&隔開, \\換行, 同樣要注意&的個數. 表格的
橫線可以用\hline來表示, 如:
\begin{tabular}{|c|c|c}
\hline
1 & 2 & 3 \\
\hline
4 &   & 6 \\  %這裡要注意, 若最後行要畫橫線, 則此處要有\\
\hline
\end{tabular}
而"\cline{列號1-列號2}"則是表示從列號1到列號2的一條橫線.
而如果要在表格元素中畫豎線, 則可以用"\vline". 有時我們還
會遇到需要把某行表格的幾列合併起來, 這就要使用
\multicolumn{欄數}{欄定義}{內容}
{欄數}是要合併的欄的數目, {欄定義}類似於表格的{列定義}, 如:
\begin{tabular}{|c|c|c|}
\hline
\multicolumn{2}{|c|}{1} & 2 \\
\hline
3 & 4 & 5 \\
\hline
\end{tabular}

\begin{tabular*}{寬度}[位置]{列定義}
...
\end{tabular*}可以自己定義表格的總寬度, 如\textwidth等TeX
的合法距離.
 
    最後, 我們講講製表環境的四個引數, 這四個引數都是區域性
引數, 也就是說只要用分組限定命令的作用範圍, 就可以調整某
個表格的引數而不影響其它表格. \tabcolsep是兩列間水平距離
的一半, 預設為6pt; \arrayrulewidth為定義\hline, \vline,
\cline及列定義的分隔線|的線寬, 預設為0.4pt; \doublerulesep
為連續兩個\hline或列定義中連續兩個|所畫的線段之間的間隔,
預設為2pt, 如果設為0pt, 則可以用連續的\hline或|來加粗表格
的某些線框; \arraystretch是一個實數, 預設為1.0, 定義行距
的一個因子, 用\renewcommand來改變.
 
  +----------------------------------------+
  |  本節內容: 在TeX文件中插入eps圖形檔案  |
  +----------------------------------------+
 
    plain TeX的圖形功能非常弱, LaTeX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這
方面的功能, 但是也只能畫由文字, 直線, 向量, 圓等組成的很
簡單的圖形. 這裡我覺得沒有多大必要花不少精力去學這不大實
用的東西. CCT對圖形, 影象功能方面作了補充, 具體大家可看它
所附帶的man.dvi檔案, 裡面有詳細的說明. 而windows下的TeX或
如sci-word一般的環境, 可能提供了插入一般windows下剪貼簿圖
形的方法, 具體可看該軟體的幫助.
 
    這裡, 我們僅就如何在TeX文件中插入EPS的PostScript圖形
作些說明, 因為現在的很多windows下的作圖軟體, 如mathematica
都能產生EPS檔案, 這類檔案的圖形是向量格式而不是點陣格式的,
可以以較高精度輸出而不會出現鋸齒狀不光滑現象.(mathematica
3.0中, 只要點選所做的圖形成為選中, 然後點滑鼠右鍵, 在選單
中選擇Save Selection As..., 那裡有EPS格式)
 
    插入EPS圖形的TeX檔案所生成的dvi檔案, 無法用view看到其
中嵌入的圖形, 只能用dvips將dvi以及內嵌的EPS圖形一起轉化成
PS檔案, 然後用Ghost View來看.
 
    首先, 我們先要安裝"dvips". 現在假設我們已經把CCT EMTEX
5.13安裝在C:\EMTEX目錄下了(如果裝在其他盤, 那麼dvips就要改
設定config.ps了, 估計有麻煩), 那麼解開dvips.zip(下載請到
http://202.38.68.78/~chencs/math/
), 裡面有一部分檔案展開
在emtex目錄下, 還有一個texfonts目錄(大概是為dvips提供字型
用的). 大家使用CCT之前, 應該執行過emtex目錄下的setenv.bat
(這是CCT emtex要求大家設定的TeX的環境變數, 建議將setenv.bat
的內容加到autoexec.bat中去, 因為這裡的環境變數沒設好, 會影
響dvips的使用).
 
    有了上面準備工作之後, 以後如果我們要在TeX中插入EPS檔案,
只要按TeX格式編好源程式; 然後用patchdvi把dvi檔案中可能有的
漢字字型檔剝離出來, 以供不依賴漢字環境的dvips使用; 然後用
dvips32就可以將dvi檔案以及EPS圖形一起合成為ps檔案, 回到95
環境, 用GhostView就可以閱讀或列印了.
 
    在打包的dvips.zip中, 我們加入了一個ll.bat檔案(使用格式
是ll filename, 這裡, CCT的檔名為filename.ctx), 大家可以從
中看到怎麼使用patchdvi和dvips:
           call patchdvi -y %1.dvi ~~tmp.dvi
           dvidrv dvips32 ~~tmp.dvi
 
    最後, 大家就看看怎麼在TeX檔案插入EPS圖形了. 如果我們用
\documentstyle{}, 那麼, 在{}前的選項[]中加入epsfig; 如果用
的是\documentclass{}, 那麼就用\usepackage{epsfig}調如該庫.
然後在要插入圖形的地方使用\epsfig{figure=filename.eps}, 當
然, 也可以把這句話加在浮動圖表的環境中而形成浮動圖表, 或直
接使用直接插在文中.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打包在我們的dvips.zip中
的sample.ctx中插入了sin.eps.
 
    這裡補充說一下浮動圖形figure環境, 它能自動調整圖形在頁
面中出現的位置:
[Math Processing Error]

這裡[位置]可以是h(當前位置),t(頁頂),b(頁底),p(另頁).

  +----------------------+
  |  一個英文文件的例子  |
  +----------------------+
一個英文文件的例子,儲存為:**.tex
\documentstyle{article}                 %使用article格式
\topmargin=0pt                          %以下頁面設定
\oddsidemargin=0pt \evensidemargin=0pt  %
\textwidth=14cm                         %
\textheight=21cm                        %
                                        %
\title{This is a sample of \LaTeX}      %文章題目
\author{Bigeyes(\tt{[email protected]})\\  %作者. 多行用\\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USTC, Anhui, Hefei, 230026      %
                                        %
  \and                                  %如有多作者, 用\and
        A\_A                            %
  \thanks{Supported by ...}             %致謝, 在author裡
        \\                              %
        BBS of USTC\\                   %
        bbs.ustc.edu.cn[202.38.64.3]}   %
\date{Mar. 1, 1999}                     %日期, 如果沒有此項,
                                        %則以當前日期代替, 若
                                        %不要日期, 則用空{}
                                        %
[Math Processing Error]                          %document結束
 
  +-------------------------+
  |  如何編輯、編譯TeX檔案  |
  +-------------------------+
 
    我們已經講過, TeX原始檔是文字檔案, 就象一個C語言的源
檔案一樣, 那麼我們也象編譯C語言程式得到可執行程式一樣, 我
們編譯TeX原始檔, 以得到能在計算機上瀏覽或列印的格式檔案,
那就是字尾為.DVI的檔案(我們就稱它為DVI檔案). TeX原始檔我
們通常把其後綴取為.TEX. 當然, 如果你在中文TeX的環境中編排
你的中文文章, 那麼你的原始檔字尾可能就是那個中文TeX給你約
定的了, 我們現在常用的CCT EMTEX, 所用的字尾是.CTX, 系統的
操作是將.CTX原始檔中的中文經過預處理, 產生標準的TeX檔案,
然後再照平常的TeX文件一樣操作, 得到DVI檔案.
 
    今後, 我們均以DOS下的CCT EMTEX環境為例, 來講述TeX文章
的編排. 因為TeX的標準, 所以在不同的TeX環境, 其實文章編排
的內容格式是一樣的, 只是可能它得到DVI的途徑不同而已. 而我
們就以現在比較流行的LaTeX為準來講述TeX的使用, 其它如amstex,
amslatex等, 僅是文件的最外層框架以及少數擴充套件的命令不大一
樣之外, 其它命令都是相同的.
 
    一個最最簡單的TeX文件可能是: (比如我們用EDIT, 當然也
可以用寫字板或UltraEdit等甚至是UNIX下的vi編輯器等編輯一個
文字檔案如下四行, 取名為'1.tex')
\documentstyle{article}
[Math Processing Error]
現在流行的TeX格式似乎已經不是documentstyle而是documentclass
了, 但是它們除了一開始的寫法不大一樣之外, 正文的命令排版
等等都沒有任何區別. 以CCT EMTEX環境為例, 我們用'latex 1.tex'
來編譯TeX檔案來得到DVI檔案, 然後用'view 1.dvi'來瀏覽, 用
'dvi24p 1.dvi'(24針打)或'dviljp 1.dvi'(激打)來列印文章.
(以上三條命令的字尾均可以省去, 僅用'latex 1','view 1'和
'dviljp 1'等.)
 
    如果你的TeX檔案不符合TeX語法, 那編譯將可能出錯, 這時
可以讓系統忽略錯誤產生DVI檔案(這時可能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
的排版效果了), 或者你應該修改原始檔中的錯誤, 重新編譯, 直
到全部通過. 在LaTeX編譯出錯時, 會在螢幕上顯示出錯資訊, 並
顯示"?"以接受使用者進一步的指示. 在"?"後, 輸入:
 1. 回車: LaTeX儘量忽略此錯誤, 繼續執行;
 2. s: LaTeX繼續執行, 並之後還有錯誤, 也不停止執行;
 3. r: 類似s, 比上者更強硬, 甚至連打不開檔案這樣的嚴重錯誤
    也不停止;
 4. q: 同r, 但錯誤及提示均不在螢幕顯示, 直接寫入.LOG檔案;
 5. I: 之後跟一個字串, 用來插入替代出錯的字串. 比如在
    正文需要縱向空出1cm空白, 用"\vskip 1cm", 但是輸入錯誤
    成為"\vship 1cm", 則編譯出錯:
      !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l.102 \vship
                 1cm
      ?
    表示在第102行, \vship是未定義的命令, 這時在?後輸入
    "I\vskip", 則用\vskip替代出錯的\vship, 繼續執行. 這裡
    需要注意的是, 這條指令只是編譯中臨時修改錯誤, 並沒有
    真正地修改原始檔;
 6. 小於10的數: 表示刪出從當前位置開始的那麼多個字元;
 7. ?: 顯示提示
 8. h: 顯示幫助, 對當前錯誤提出進一步動作的建議;
 9. x: 中斷編譯, 將已編譯的結果寫入.DVI中, 出錯及提示寫入
    .LOG中.
 
 
+----------+
|製作幻燈片|
+----------+
xcolor巨集包
\usepackage[選項]{xcolor}
選項:
彩色驅動程式名:dvips,dvipdfm,pdftex
彩色模式:natural,rgb,cmyk,..
預定義色彩集合:dvipsnames,dvipsnames*,...
 
red,green,blue,yellow,cyan,magenta,black,white,orange,violet,purple,brown,pink,...
 
使用彩色
\color{色彩名}-->宣告
\textcolor{色彩名}{文字}-->命令
\pagecolor{色彩名}-->宣告,指定背景色(ps,pdf有效)
色彩名必須是已經有定義的
可以使用不同色彩的混合,如
\color{green!40!yellow}-->40%的綠色與60%的黃色混合
\color{-green!40!yellow}上述顏色的補色
色彩混合公式:
C0!P1!C1!P2!...!PN!CN=????
另一種方法
\color[色彩模式]{資料}
\textcolor{色彩名}{資料}{文字}
\pagecolor{色彩名}{資料}
例:
\textcolor[rgb]{0.3,0.8,0.1}
\textcolor[cmyk]{0.0,0.5,0.1,0.5}
\definecolor{色彩名}{色彩模式}{資料}
\providecolor{色彩名}{色彩模式}{資料}
色彩模式:rgb,cmyk,gray等
逗號分隔的十進位制小數,表示每個分量的力度
如:\definecolor{red}{rgb}{1,0,0}
\definecolor{yellow}{cmyk}{0,0,1,0}
如色彩名已有定義,\providecolor不起作用,\definecolor覆蓋原來的定義
彩色盒子
\colorbox{色彩名}{文字}
\fcolorbox{色彩一}{色彩二}{文字}
\colorbox{色彩模式}{資料}{文字}
\fcolorbox{色彩模式}{資料一}{資料二}{文字}
\normalcolor:恢復正常色
 
使用pdfTeX
dvipdfm-->div 轉 pdf
dvipdfmx-->dvipdfm的擴充套件
pdfTeX處理Plain TeX and AMS-TeX檔案
pdfLaTeX處理LaTeX檔案
直接生成pdf檔案,可以增加一些LaTeX中沒有的pdf功能
支援圖片格式:pdf,png,jpg,tif,但不支援eps
 
建立書籤:hyperref巨集包
\usepackage[選項]{hyperref}
 
\usepackage[選項]{hyperref}
hypersetup{...}
 
例子:
\usepackage[dvipdfmx,CJKbookmarks]{hyperref}
 
\usepackage[dvipdfmx]{hyperref}
hypersetup{CJKbookmarks=true}
 
hyperref巨集包常用選項
驅動選項:dvipdfmx,dvips,pdftex,....
pdf屬性:pdftitle,pdfauthor,pdfsubiect,...
pdf開啟方式:pdfstartview,pdfpagemode,...
書籤:bookmarks,CJKbookmarks,bookmarksnumbered,bookmarksopen,...
連結屬性:colorlinks,linkcolor,citecolor,...
 
slides文件類:製作透明膠片
\documentclass[選項]{slides}
字型較大,\normalsize-->20pt
預設字型為sffamily
三種環境:slide,overlay,note
 
pdfscreen巨集包
\usepackage[選項]{pdfscreen}
常用選項
screen:產生適合螢幕輸出的pdf檔案
print:輸出列印版
panelleft,panelright,nopanel:設定導航面板
paneltoc:將目錄放在導航面板上
sectionbreak:每節分頁
導航面板配色方案:blue,gray,orange,...
pdfscreen巨集包自動輸入graphicx和color巨集包
 
pdfscreen定製幻燈片命令(導言區)
\screensize{高度}{寬度}:螢幕大小(必須)
\margins{左}{右}{上}{下}:定義頁邊空白,(放在\screensize前)
\overlay{pdf圖形檔案}:幻燈片背景
\paneloverlay{pdf圖形檔案}導航面板背景
\urlid{CRL地址}:設定主頁連結地址
\emblema{圖形檔案}:在導航面板加入圖片
導航按鈕:
\bottombuttons,\nobottombuttons
\topbuttons
\notopbuttons
 
按鈕中文化
\panelhomepagename:主頁
\paneltitlepagename:標題頁
\panelabstractname:摘要頁
\panelcontentsname:目錄頁
\panelgobackname:返回
\panelfullscreename:全屏顯示
\panelclosename:關閉
\panelquitname:退出
\panelpagename,\panelofname,\panelofnamep
 
slide環境
[Math Processing Error]
一個slide環境生成一張幻燈片
 
頁面過渡命令(需使用巨集包texpower)
\usepackage[display]{texpower}
\pageTransitionBlindsH
\pageTransitionBlindsV
\pageTransitionSplitVI
\pageTransitionDissolve
\pageTransitionSplitVO
\pageTransitionSplitHI
\pageTransitionSplitHO
\pageTransitionGlitter{270}
 
+------------------+
|beamer巨集包(最佳)|
+------------------+
是latex製作slide的一個文件類
用pdflatex編譯,不需要其它後處理程式
同票latex結合度高
直觀而方便的建立遮擋(overlays)
及其它各種漂亮的演示效果
利用theme實現內容和風格的獨立,可以輕鬆的改變風格
 
在latex中使用beamer的一般步驟
將latex的文件型別從article改為beamer
用section和subsection組織latex的文件結構
用frame環境製作獨立的幀
執行pdflatex編譯tex檔案
 
beamer文件類
\documentclass[11pt,CJK,compress]{beamer}
\usetheme{Warsaw}
\usecolortheme{lily}
...
幻燈片主體結構
\section{....}  %用於書籤和導航條
\subsection{....}  %用於書籤和導航條
[Math Processing Error]
一個幀中可以包含覆蓋,逐段顯示內容
一個有用的選項:plain
 
標題頁
[Math Processing Error]
標題,副標題,報告人,。。。
\title{...}
\subtitle{...}
\author{...}
\date{...}
\institute{...}
\titlegraphic{...}
 
目錄頁
[Math Processing Error]
 
\tableofcontents-->逐段顯示目錄
hideallsubsections,hideothersubsections
currentsection
currentsubsection
若不想使用自動生成的目錄,可以手工輸入
 
中文支援-CJK巨集包
 
中文模板
\documentclass[CJK]{beamer}
.......
\usepackage{CJK}
......
[Math Processing Error]
 
beamer中的一些預定義環境
theorem,lemma,corollary,definition,...
Theorem(費馬)
block環境-->類似定理環境,可自選標題
[Math Processing Error]
 
colums環境
[Math Processing Error]
 
beamer中的羅列環境
應多使用羅列環境
可以巢狀使用,但通常不要超過2層
羅列條目的自動逐段顯示
\beamerdefaultoverlayspecification{<+->}
手工指定逐段顯示的內容:<數字範圍>
如:<3>,<-3>,<2-4>,<2->
 
抄錄環境semiverbatim
[Math Processing Error]
使用該環境,需在frame後加[fragile]或[containsverbatim]選項
\,{,}仍然保持特殊含義
verbatim仍然可以使用
 
條目不同性質內容用\newblock分隔
 
插入圖片
\includegraphics[scale=0.5]{***.png}
 
插入多媒體:multimedia巨集包
插入電影
\movie[autostart]{}{***.wmv}
插入聲音
\sound[autostart]{}{***.wav}
插入logo
\pgfdeclareimage[height=.8cm]{logo}{math}
\logo{\pgfuseimage{logo}}
在幻燈片右下角插入logo
 
幻燈片的切換
\transblindshorizontal
\transblindsvertical
\transboxin
\transboxout
\transdissolve
\transglitter
\transsplithorizontalin
\transsplitverticalin
\transsplithorizontalout
\transsplittverticalout
\transwipe
 
導航圖示
\setbeamertemplate{navigation symbols}%{\insert***navigationsymbol}
其中***可以為
slide,frame,subsection,section,doc,backfindforward
多個導航圖示,用逗號分隔
取消
\setbeamertemplate{navigation symbols}{}
 
 
+--------------------------------------+
|beamer中動態時間和倒計時的最終解決辦法|
+--------------------------------------+
 
 
摘自 bbs.ctex.org
 
pdflatex通過。不可以用web巨集包,否則和beamer衝突。
顏色字型,時間格式等引數自己設。
有些要參考JavaScript,如時間格式。
 
 
\documentclass[pdftex,8pt]{beamer}
\mode{
\usetheme{CambridgeUS}
\useinnertheme{default}
\usecolortheme{orchid}
\usecolortheme{whale}
\usefonttheme{default}
}
 
\usepackage{pgf,pgfrcs,pgfarrows,pgfnodes,pgfautomata,pgfheaps,pgfshade}
\usepackage{xcolor}
\usepackage{amsmath,amssymb}
\usepackage[latin1]{inputenc}
\usepackage{colortbl}
\usepackage[english]{babel}
\usepackage{times}
\usepackage{hyperref}
\usepackage{graphicx}
\usepackage[final]{pdfpages}
\usepackage{textcomp}
\usepackage{multicol}
 
%****************************************
\usepackage{eforms}
[Math Processing Error]
%************************************************
 
 
\let\oldfootnote\footnote
\renewcommand\footnote[1]{\oldfootnote{%
\renewcommand\baselinestretch{1}%
\large\scriptsize\ignorespaces#1}}
\addtolength{\footnotesep}{1pt}
 
\setlength{\abovecaptionskip}{2pt}
\setlength{\belowcaptionskip}{1pt}
\makeatletter
  \newcommand\figcaption{\def\@captype{figure}\caption}
  \newcommand\tabcaption{\def\@captype{table}\caption}
\makeatother
\setbeamertemplate{caption}[numbered]
 
\usepackage[absolute,overlay]{textpos}
\usepackage{tikz}
 
 
\title[Title short]{Title long}
\subtitle{Subtitle subtitle}%
\author[authorshort]{\large{authorlong}}%
\institute[Schoolshort]{\large{School of ......}}%
%*************************
\newcommand{\timemark}%
{\textField[\BC{0.2 0.2 0.7}\BG{0.2 0.2 0.7}%
 \textFont{TiRo}\textSize{5}\textColor{1 1 1 rg}]{datetime}{2cm}{4bp}}
%引數可以自己改
\date[\timemark]{\today}%時間標籤
 
%****************************
[Math Processing Error]
 
 
倒計時
[Math Processing Error]
+-----------+
|例     子 1|
+-----------+
% 13-4-1.tex 用 pdfLaTeX 編譯
 
\documentclass[cjk]{beamer}
\mode<presentation>
{
  \usetheme{Warsaw}
  % 可供選擇的主題參見 beameruserguide.pdf, 第 134 頁起
  % 無導航條的主題: Bergen, Boadilla, Madrid, Pittsburgh, Rochester;
  % 有樹形導航條的主題: Antibes, JuanLesPins, Montpellier;
  % 有目錄豎條的主題: Berkeley, PaloAlto, Goettingen, Marburg, Hannover;
  % 有圓點導航條的主題: Berlin, Dresden, Darmstadt, Frankfurt, Singapore, 
Szeged;
  % 有節與小節導航條的主題: Copenhagen, Luebeck, Malmos, Warsaw
 
%  \setbeamercovered{transparent}
  % 如果取消上一行的註解 %, 就會使得被覆蓋部分變得透明(依稀可見)
}
 
\usepackage{CJK}
[Math Processing Error]
 
[Math Processing Error]
 
+-----------+
|例     子 2|
+-----------+
% 13-4-2.tex 用 pdfLaTeX 處理
 
\documentclass[table]{beamer}
 
\mode<presentation>
{
  \usetheme{default}
  % 可供選擇的主題參見 beameruserguide.pdf, 第 134 頁起
  % 無導航條的主題: Bergen, Boadilla, Madrid, Pittsburgh, Rochester;
  % 有樹形導航條的主題: Antibes, JuanLesPins, Montpellier;
  % 有目錄豎條的主題: Berkeley, PaloAlto, Goettingen, Marburg, Hannover;
  % 有圓點導航條的主題: Berlin, Dresden, Darmstadt, Frankfurt, Singapore, 
Szeged;
  % 有節與小節導航條的主題: Copenhagen, Luebeck, Malmos, Warsaw
 
  \setbeamercovered{transparent}
  % 如果取消上一行的註解 %, 就會使得被覆蓋部分變得透明(依稀可見)
}
 
\usepackage{times}
\usepackage{pifont}
 
\begin{document}
\begin{frame}
\begin{itemize}
\item<1-| [email protected]> First point.
\item<2-| [email protected]> Second point.
\item<3-| [email protected]> Third point.
\end{itemize}
\end{frame}
 
[Math Processing Error]
 
[Math Processing Error]
 
[Math Processing Error]
 
\begin{frame}
\rowcolors[]{1}{blue!20}{blue!10}
\begin{tabular}{l!{\vrule}cccc}
  Class & A & B & C & D \\\hline
  X     & 1 & 2 & 3 & 4 \\\pause
  Y     & 3 & 4 & 5 & 6 \\\pause
  Z     & 5 & 6 & 7 & 8
\end{tabular}
\end{frame}
 
[Math Processing Error]
 
\newenvironment{ballotenv}
{\only{%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item}{\ding{56}}%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subitem}{\small\ding{56}}%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subsubitem}{\footnotesize\ding{56}}}}
{}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item}{\ding{52}}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subitem}{\small\ding{52}}
\setbeamertemplate{itemize subsubitem}{\footnotesize\ding{52}}
 
\begin{frame}
\begin{itemize}
\item<1-| [email protected]> First point.
\item<2-| [email protected]> Second point.
\ite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