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驗二 路由器配置方式及基本操作

實驗二 路由器配置方式及基本操作

【實驗目的】

通過對路由器裝置的幾種配置手段、配置模式和基本配置命令的認識,獲得路由器的基本使用能力。

【實驗任務】

1、認識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2、按照給出的參考拓撲圖構建邏輯拓撲圖。

3、按照給出的配置引數表配置各個裝置。

4、練習路由器的一些基本命令。

建議實驗學時:2學時。

【實驗背景】

路由器是計算機網路的橋樑,是連線網路的主要裝置。通過它不僅可以連通不同的網路,選擇資料傳送的路經,還能阻隔非法訪問等。對CISCO路由器進行配置的一個方法是通過控制檯將PC機的串列埠直接通過反轉線與路由器控制檯埠(Console埠)相連,在PC計算機上執行終端模擬軟體,與路由器進行通訊,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另一個方法是通過虛擬終端遠端登入(Telnet)路由器,這種方式要求路由器已有一些基本配置,即至少有一個埠(如Ethernet 口)有效連線網路並可用IP協議通訊,這樣就可通過執行Telnet程式的計算機作為路由器的虛擬終端遠端登入路由器,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在使用路由器作業系統時(Cisco IOS),首先需要熟悉路由器的不同的配置模式和每種模式下的基本命令。這是各種路由器功能配置的基礎。

【實驗拓撲與引數配置】

實驗的參考拓撲圖和參考配置引數如圖所示。

圖2.1  參考拓撲圖

表2.1  配置引數表

路由器的資訊(子網掩碼均為 255.255.255.0)

路由器名

型別

IP 地址

RIP路由網路

時鐘頻率

Router a

2620XM

Fa0/0:

192.168.1.1

S0/0:

192.168.2.1

192.168.1.0

192.168.2.0

56000

Router b

2620XM

Fa0/0:

192.168.3.1

S0/0:

192.168.2.2

192.168.2.0

192.168.3.0

PC資訊 (子網掩碼均為255.255.255.0)

主機名

IP地址

預設閘道器

所屬網段

PC0

192.168.1.2

192.168.1.1

192.168.1.0

PC1

192.168.1.3

192.168.1.1

192.168.1.0

PC2

192.168.3.2

192.168.3.1

192.168.3.0

PC3

192.168.3.3

192.168.3.1

192.168.3.0

Hub資訊

名稱

型別

所屬網段

Hub 0

Hub-PT

192.168.1.0

Hub 1

Hub-PT

192.168.3.0

(以上均為實驗報告內容)

操作步驟:

1.首先將裝置都選好(兩個路由器+兩個集線器hub+四臺pc)。

2.進行連線(因為路由器之間連線是使用序列線,而路由器自身不帶序列線介面,所以要對路由器進行模組擴充套件,選擇T埠即可)。

(擴充套件如圖,將WIC-2T模組新增上去即可,此時為關機狀態)

3.連線完成後會發現,僅有pc和集線器之間是綠燈,這裡說明一下集線器與路由器之間要將路由器的乙太網介面配置完成才會綠燈,路由器之間要將序列介面配置完成才會綠燈

4.首先我們要將他們之間的線路都變為綠燈狀態,先配置路由器,有三種配置方法(利用pc機命令列進行配置+路由器命令列配置+直接對路由器),我們大部分都是考察命令列配置方法,稍後會對三種方式都進行介紹。

5.配置完路由器後發現連線之間都是綠燈。但是要發包驗證依舊需要行不通,因為一個pc機發到另一個pc機要有可以識別的標示,也就是ip地址以及閘道器,所以還要對pc機進行配置,有兩種配置方法(命令列配置+直接配置)。

因為我們使用的軟體好像利用pc機配置路由器會有一些問題存在,所以直接進行路由器的命令列配置。

路由器的命令列配置:開啟路由器,切換到CLI,根據提示,我們輸入no跳過根據引導配置,直接進入命令列模式。

輸入enable、configure、interface、line vty或者line console進入特權、全域性配置、介面配置、連線配置模式(初始為使用者模式),特別注意一點 不同模式下可使用的命令是固定的,並不是級別越高能使用的指令越多。

配置乙太網介面口令:

(如圖,開啟路由器,找到CLI,輸入N後提示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後按回車即可進入使用者模式下的命令列)

Router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配置FastEthernet0/0 ,注意是否使用的該埠

Router (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為該介面配置IP地址,第二個路由器為192.168.3.1

Router (config-if)# no shutdown  //(預設時,介面都是關閉的。輸入此命令開啟介面)

配置序列介面口令:

Router(config)# interface Serial0/0 //配置Serial0/0 ,注意是否使用的該埠

Router(config-if)# bandwidth 56    //(序列線兩端都需要設定頻寬)

Router(config-if)# clock rate 56000 //(序列線中DCE端需設定時鐘,DTE端則不需要)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第二個路由器192.168.2.2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預設時,介面都是關閉的。輸入此命令開啟介面)

配置路由協議口令: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啟用RIP路由協議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加入路由通報網路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直接配置方式:

(開啟路由器,直接選擇Config後可以看到介面,因為我新增的2T模組,所以有兩個Serial介面,選擇已經連線或者將要連線的介面進行配置,上圖XXXXX處即ip地址,注意:配置完成後要點On開啟介面。配置過程中下面命令列提示和命令列配置基本相同)

pc機配置方法與路由器大致相同,兩種(直接配置+命令列配置)方式都可以參考路由器的配置方式完成。

(此圖為配置pc0計算機的FastEthernet0埠)

(通過pc0的Desktop介面也可以配置,IP Configuration可以直接配置ip地址、閘道器等,通過Terminal使用命令列可以遠端配置路由器,通過CommandPrompt可以通過命令列配置本機資料)

驗證是否能進行資訊傳遞:

第一種方式:電腦本機適用ping命令驗證

第二種方式:使用電腦自帶的快捷發包(此欄位於介面右端,藍色選中的即為發包)

沒有涉及到的問題:

1.遠端控制可能需要建立超級終端,並且pc0與路由器之間藍色線為遠端控制所需要的線(若不採用此方式,可以不新增藍線)。

2.命令列中很多檢視相關以及修改資訊相關的指令未涉及(大家做的時候可以按照教材練一練)。

常見問題:

1.pc機與路由器之間無法進行資訊傳遞->pc機可能未設定ip地址或者閘道器(閘道器即為連線的路由器的連線埠的ip地址)。

2.資訊無法通過路由器->路由器配置問題,檢查ip地址是否正確,是否配置路由協議以正確性。

【實驗思考】

1、CiscoIOS及其配置資訊各存放在怎樣的儲存器中?

執行配置資訊:RAM,診斷程式碼以及裝置執行命令:ROM,開機配置資訊:NVRAM,IOS檔案資訊:FLASH。

2、路由器的幾種配置手段分別在什麼場合使用比較合適?

普遍使用的為使用pc端進行配置,其他方式還真不太瞭解。

3、你認為本實驗中的那幾種命令的使用頻率會最大?

配置型別的- -。

4、路由器為什麼不需要固定的操作器和鍵盤?

路由器往往一次配置後就很長一段時間不需要更改,外加往往採取外部pc連線進行配置,完全沒有鍵盤滑鼠的必要性,甚至螢幕也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