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oogle免費雲端環境colaboratory的初次使用

google免費雲端環境colaboratory的初次使用

我自己的操作過程如下:
1.第一次使用,首先要登入自己的google賬號,沒有的要建立。跟著提示一步一步建立就好了。

2.開啟google drive的硬碟,並在“我的雲硬碟”
這裡寫圖片描述

3.右鍵點“我的雲硬碟”新建資料夾

4.然後在資料夾中“右鍵”選更多,點選“關聯更多應用”,然後手動輸入“colab”會找到colaboratory,然後點選進去,便可關聯上colab。
這裡寫圖片描述

5.然後右鍵“更多”->”colaboratory“建立ipython notebook,建立後可重新命名。

6.然後開啟notebook,可以從雲盤上直接開啟,也可以從colab中開啟。
在硬碟中開啟notebook,點選notebook,然後選擇“用Colaboratory開啟”
這裡寫圖片描述

7.在notebook的”修改”中可點選“筆記本設定”,即可配置GPU。
這裡寫圖片描述

8.執行vggnet 16.
將vggnet 16(tensorflow版本)的程式複製到notebook中跑,執行速度是我的8核64G記憶體的CPU的15倍。

9.檢查device

from tensorflow.python.client import device_lib
device_lib.list_local_devices()

結果是這樣的
這裡寫圖片描述
cpu限制260M左右的記憶體,GPU是Tesla K80,限制250M左右的現存。

10.如果提示未連線,點選這裡便可以連線
這裡寫圖片描述

初次使用,發現連線很容易斷,不知道是網路原因還是一段時間沒有執行,雲端會自動斷開。以後還是要把程式除錯很好,再弄上去跑,畢竟資源有限,大家共享,不能浪費。總的來說,這種免費的共享GPU資源,對我這樣的窮程式媛來說,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