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學習小筆記] 三層架構基本理解

[學習小筆記] 三層架構基本理解

    在我目前的學習中,也已經開始學習在敲程式碼的時候採用三層架構,今天在這裡簡單寫一下對三層架構的理解。
    首先是為什麼在開發中要採用三層架構,官方的解釋是:三層架構(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義上的三層架構就是將整個業務應用劃分為:介面層(User Interface layer)、業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 Layer)、資料訪問層(Data access layer)。區分層次的目的即為了“高內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軟體體系架構設計中,分層式結構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結構。微軟推薦的分層式結構一般分為三層,從下至上分別為:資料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又或稱為領域層)、表示層。
    採用三層架構開發專案,可以保證工程之間的各個層次互不受影響,當某些地方因需要要進行修改的話,就只需要更改那部分的程式碼塊就可以,而不需要更改整個專案。
    打個比方說,在一個餐館中,收銀員、服務員、廚師、蔬菜,每個成員各司其職,互不干涉,煮菜的就只煮菜,收銀的就只收銀,那麼,當某一天,如果覺得這個廚師做飯不好吃,我們就可以直接換掉這個廚師,而不用擔心會影響到收銀或者端菜,當某一天收銀員因為偷錢而被開除,也不用擔心因為他的離開會導致沒有人做菜端菜,這就是三層架構開發的好處。

在我目前專案中三層架構需要的包有:

  • dao包:這個就是資料訪問層,用來處理和資料庫之間的互動

  • util包:這個是工具包,裡面存放工具類,比如連線資料庫的Db幫助類

  • entity包:這個包就是實體類包,裡面存放的都是實體類

  • servlet包:這個包是伺服器類,在JSP中需要有一個伺服器類來處理和介面的互動

                             **那你很棒棒喲**